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職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職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互聯網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高職院校在此背景下,也積極開辦互聯網金融專業,但在新專業的建設中,存在著人才培養定位模糊、課程設置不合理、實踐教學缺乏和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本文從高職現有的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利弊方面進行探討,提出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進行創新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專業建設

      一、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分析

      (一)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急劇增加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迅速發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結合傳統金融產生出現在的各類金融業態,催生出大量的專業人才需求。據報道未來5-10年內,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人才缺口將達100萬以上。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行業不但未達到人才飽和,而且擁有巨大的人才缺口。

      (二)企業對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方向

      從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等招聘網站上對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方向上來看,目前行業最緊缺的是產品類人才以及風控類人才。需要同時具備互聯網思維和金融背景的人才,并關注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高尖端技術,數學、統計、自動化等相關專業背景人才。社會對金融專業的人才需求,現在不僅僅集中在傳統金融上了,在互聯網金融的大背景下,對金融人才的需求更加偏好于基礎應用型人才。

      二、現有高職高專院校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培養存在主要問題

      從現有的高職高專院校互聯網金融人才專業培養模式上來看,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定位模糊

      目前,高職高專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仍然是定位于面向商業銀行與證券公司等金融企業一線業務崗位,要求掌握金融基礎理論知識與臨柜業務、產品營銷、客戶理財等業務操作處理專業技能,能從事個人儲蓄業務處理崗、現金出納業務處理崗、對公結算業務處理崗、銀行卡業務處理崗、授信業務客戶經理崗、金融企業臨柜業務操作崗、客戶開發崗、客戶管理及關系維護崗等工作的高技能應用型專業人才。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高職高專院校把互聯網金融專業課程體系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實踐課程,在實際課程設置上,還是以傳統理論課為主,很少涉及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新知識和新理論。專業核心課程比如金融數據分析、網貸與眾籌、互聯網金融支付、移動應用開發、互聯網金融營銷、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征信知識與實務、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及法規等課程的設置普遍缺失,另外專業實踐課程的設置也較少。課程設置體現不出技術性和信息化特色,金融科技的應用性突出不明顯。

      (三)實踐教學缺乏、師資力量薄弱

      高職高專院校在授課過程中,還是遵循過去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授課方式,對互聯網金融的知識傳授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缺乏一定的實踐教學。有一方面原因也是因為專業教師的師資培養不夠,沒能定期參加互聯網金融師資培訓,缺乏到金融企業中了解學習行業中的最新發展,實際操作能力欠缺。

      三、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鑒于上述高職高專院校在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存在的諸多問題,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應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加以創新。

      (一)互聯網思維與傳統金融相結合的模式

      金融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而互聯網行業是一個新興的技術型行業。互聯網金融行業需要既懂金融又懂互聯網技術的人才,雖然從事的還是金融業務,但是需要運用互聯網的技術、手段和渠道去支持業務操作。高職高專院校在專業的設置上,可以以傳統金融學業為依托,以“互聯網+”相關專業融合為途徑,以夯實“互聯網+”核心技術為切入點,培養面向“互聯網+”國家戰略需求的復合型精英人才,打造包含行業精英和創新創業人才相關融合的“精英人才生態圈”。在課程設置上不再只是針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知識、業務技能,而是增加基于互聯網金融思維的金融變革的相關課程,有效地將互聯網與金融課程知識相互融合,從而使高職學生在掌握金融業務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互聯網思維、創新和互聯互通等能力。

      (二)學校和企業通力合作,通過校企合作、建立產學研基地、建設實驗室和定向委托培養等“產學融合”的模式

      以浙江金融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14年開始與杭州知名互聯網金融企業微貸網、盈盈理財連續四年組建校企合作訂單班,企業累計招收訂單學生280人。通過校企合作、定向委培等方式,向企業輸送人才。高職高專院校可以探討訂單培養模式,為學生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打通教學與就業相連接的通道。通過建立產學研基地、建設實驗室等手段,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的平臺和機會,以促進實踐教學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后能直接與崗位對接。

      (三)改革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實行“課賽”模式

      高職高專院校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根據課程具體情況靈活使用教學方法,除了常用的講授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手段以外,多使用如合作式學習、任務驅動教學法、分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角度扮演法等,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充分利用立體化教學資源進行課堂授課,如課程網站、案例、時事新聞、項目實例、視頻教程、微課等,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另外,在校內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專業技能比賽活動,比如模擬股票大賽、理財規劃方案大賽、互聯網投資理財產品的營銷大賽等,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課賽結合來加強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結語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高專院校應順應時代需求,及時抓住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機遇,將人才培養模式定位于具有互聯網思維的金融人才方向上,進行“產學融合”的模式調整,更新專業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其業務水平,培養出滿足地方企業用人需求的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倩.高職院校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05).

      [2]熊建宇.高職互聯網金融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7,(07).

      [3]邊海寧,張春輝,王靜.高職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探析[J].商貿人才,2016,(06).

      作者:劉嘉星 單位:潮汕職業技術學院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亚洲不卡1卡2卡三卡2021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无套内射|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亚洲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