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當代中學生道德教育管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學校教育
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教育對學生道德的形成,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學校應通過教育,讓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具有艱苦奮斗的精神等。加強道德教育,要注意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和制度。對學校來說,建立道德建設的激勵機制十分必要,這種激勵機制應該包括兩個方面:
(1)鼓勵措施對于在道德踐行方面做得好的同學要表揚,如:在評優秀、評先進、入團、升學評價上給予充分肯定。在這方面,最值得推行的是在學生中樹立榜樣。
(2)鞭策措施對于在道德方面表現不好的學生要加強管理,從多方面給予教育,對于在操守方面有嚴重錯誤的學生給予必要的處分。通過紀律約束來抑制學生中的不良行為,最終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風貌。總之,要通過激勵機制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使“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先進者光榮,后進者可恥”。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子女良好思想、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職能,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師,不論家長素質的高低和有意無意,家庭教育歷來都是傳遞社會道德的重要渠道。家庭通過它的特殊的教育力量———經濟經紐帶、親情的紐帶等作用,對孩子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在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中,某些生活態度、個性習慣、價值觀念、行為規范、情感模式,生活作風等,主要是在家庭熏陶下形成的,任何教育機關都取代不了家庭的作用。家庭教育過程中,關愛孩子首先要關懷他們的品德形成,引導孩子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作為家長,首先要加強學習,加強道德修養,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職業道德觀等主觀世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等,以不斷提高家庭文化的品質,來教育孩子。其次,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的偶像。家長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教育并影響著孩子。
3.社會教育
人都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和社會大環境中生活、成長的,處在學校教育階段的青少年學生也不例外。社會環境中的各種因素,對青少年的道德品質的形成,也有著重要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德的養成與提升,離不開客觀環境的影響。我們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不僅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還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很多學生在學校及家庭中都能夠規范自己的言行,而一旦走入社會就變成一個道德缺失的人。所以,社會環境的凈化對于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有關部門應該加強文化市場、娛樂市場及網絡的管理,凈化社會環境。如:通過加大網絡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勵進步健康有益的網絡信息,防止反動、迷信、淫穢、庸俗等不良東西的傳播。網絡機構和廣大網民要增強網絡道德意識,共同建設網絡文明。通過對社會環境的整治,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良性互動?,F實社會生活中,有的場所隨時向青少年開放,如:網吧、營業性舞廳、酒吧、電子游戲室,這些場所嚴重影響青少年良好道德的形成。要提倡“網絡文明”,加強文化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強化執行信息網絡法規,優化道德建設和管理。對一些只求經濟利益、不為中學生健康成長著想的黃色網站和網絡犯罪毫不留情,堅決打擊。要使用高科技手段建立“防火墻”,從技術上進行過濾,把一切危害中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毒的垃圾信息拒之于視聽之外。在新的形勢下,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至關重要。中學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21世紀中國的面貌,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實現,關系到能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甚至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而提高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任重道遠,它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整體化體系建構,德育工作者要強化德育的責任,使學校、家庭、社會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并形成合力,這樣才有助于培養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俸源保單位:云南省雙江縣第一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