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媒體視角下學生道德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新媒體開展道德教育的新途徑
在新媒體時代,各個高校師生的交流方式也不斷變化發展著。在一系列新媒體應用,如微博、QQ、微信等的影響下,師生們可以跨越空間方便快捷地對話,方便師生快速有效地對問題形成統一的認識。這種溝通方式改變了高校傳統道德教育的遲滯性,提高了交流溝通的效率。微博——道德教育的新平臺微博是一種時尚的新媒體工具,相比過去的網絡工具而言,它的優勢更加明顯:時效性顯著,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具有雙向性和互動性。微博的操作方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它不需要有完整的格式和整體的思想,也無需刻意地組織語言,只是簡短的只言片語就能讓人了解你的感受,體會你的思想動態。道德教育工作者使用微博可以實時地以言傳身教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學生中產生共鳴,讓追求新奇、大膽活躍的大學生在思想上融為一體。微信——道德教育的新載體微信是大學生個性發展的體現,微信的出現為學生提供了個性發展的平臺,滿足了他們彰顯個性、實現話語權的需要。微信使用用戶的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性格特征自由發表言論、觀點,參與話題討論,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微信使得每一個用戶成為一個真正的自媒體,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并發揮其創造力和對他人的影響力,也成為吸引高校大學生使用微信的動力所在。
2.新媒體對學生道德教育的影響
新媒體對道德教育的積極影響新媒體中的網絡社交極大地開拓了大學生的社會交往空間,豐富了高校學生的人際交往,加強了學生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以及非大學生群體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的路徑。大學生能夠使用新媒體這一形式消除面對面交往過程中的羞怯和不自信,更加容易敞開心扉,流露真實感情,及時地傳遞自身情感,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提高自身交際水平,獲得人際交往的自信心和認同感,以使大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積極健康的網絡言論、網絡音樂和視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的價值觀和生活信念,能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安慰,幫助其勇敢面對遇到的問題。新媒體平臺提供的廣闊言論、交流途徑,名家名師的健康引導,為大學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天地,對于大學生正確、積極的道德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促進作用。新媒體對道德教育帶來的挑戰新媒體易導致青年大學生產生消費主義觀念和攀比心理新媒體的到來帶動了快餐式消費文化,容易使大學生產生無節制的物質需求,并以此為追求,奉行為人生格言。開銷沒有節制,簡單的樸素消費變味了,變成了空想消費,喪失了消費的本來意義。新媒體對青年大學生價值觀形成了沖擊高校大學生雖然已經準備進入社會,有了一定的自我決斷能力,可是總體而言他們經驗不足,涉世未深,尚顯青澀,很多認識不正確或者不完全正確。多姿多彩的網絡信息豐富了高校學生的精神世界,可是參差不齊的信息的出現,使得一些自控能力欠缺的大學生長期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危害大學生身心健康。新媒體容易導致學生沉迷網絡據統計,65.5%的大學生是網絡游戲用戶,很難想象大學生對于網絡游戲的喜愛和追捧竟達到如此程度。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并且具有相當的知識素養,但是大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淡薄、自我控制能力差,因而容易沉迷網絡游戲,進而影響到大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另外,虛幻、暴力的網絡游戲也容易使學生在情緒上產生較大的波動,導致道德品德的缺失。
3.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開闊學生道德教育視野
就當前的發展動向來看,新媒體不單單只是為傳統的教育模式添了一舀新水,更是為當代的學生們提供了極為方便快捷的信息獲取途徑,加深了當代的學生們對現代社會的認識,使其步入社會后如魚得水。可是從另一方面看,新媒體所帶來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會使學生們的道德理念受到沖擊,顛覆中國傳統道德體系。所以,如何正確應對新媒體所帶來的挑戰,在新媒體視角下學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如何開展研究,是我們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許多人不能接受新媒體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媒體上的信息質量良莠不齊,一些負能量信息會對腐蝕、顛覆高校大學生的道德觀。要解決這一問題不能從單向解決,要多面出擊重點突破,才能見到成效。第一,我國政府應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督管理,規范其行業行為。對于一些危害大學生道德教育的信息,不光要靠限制“敏感字符”這種直接的方式,更要對海量信息進行系統分析,使具有潛在危害性的信息在源頭得到遏制。第二,各大高校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性。大學生剛剛離開父母和家庭,不易把控自己,學校有責任引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分辨信息優劣的能力,規范其對網絡的使用,使大學生文明合理地使用網絡。第三,高校大學生要加強自律性,面對參差不齊的網絡信息,自身應保持時刻謹慎,甄別和分辨各類信息,抵制不良信息對自身的危害。在新媒體時代下,不成為制造和傳播不良信息的元兇。新媒體帶來的交往方式的改變被廣大高校大學生所接納、喜愛甚至追捧,歸納其原因就是這些交往方式的特點迎合了大學生的自身特點,在新媒體平臺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而又緊迫的戰略任務,是學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環節。在今后的日子里,高校教育者應借助新媒體手段,融入道德文化精髓,增加宣傳推廣的力度,使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教育學習意識,在水滴石穿的作用下,讓道德教育深入到廣大學生心中,被眾多高校學生接納并喜愛。
作者:許永莉熊開生單位: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建筑工程系講師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