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策略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策略

      摘要發(fā)達的信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時代給高校法制教育搭建了廣闊的平臺。與此同時,開放信息網絡條件下,信息大爆炸又給高校法制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挑戰(zhàn)。本文梳理網絡時代給高校法制教育帶來的歷史機遇,明晰網絡時代高校法制教育面臨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探討網絡時代提升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策略,對搞好新形勢下青少年法制教育具有積極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網絡時代法制教育實效性高校

      一、網絡時代給高校法制教育帶來的歷史機遇

      2016年1月,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末,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6.88億,互聯(lián)網普及率超過50%,近半數(shù)中國人已經接入互聯(lián)網,步入了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同時,移動互聯(lián)網塑造了全新的社會生活形態(tài),互聯(lián)網對于整體社會的影響已進入到新的階段。網絡時代給高校法制教育搭建了全新的平臺,發(fā)達網絡為高校法制教育開辟了空間,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為豐富高校法制教育的內容,改善高校法制教育的形式,扭轉高校傳統(tǒng)課堂說教為主的法制教育模式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教育”的推動下,徹底打破了高校法制教育“一個教師,一本教材,一間教室,一個課堂”的傳統(tǒng)格局。借助網絡可以有效整合在線法制教育課程資源,推動優(yōu)質法制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有效拓展法制教育資源應用主體——在校大學生接受的法制教育選擇空間,促進數(shù)字教育資源實現(xiàn)高效整合匯聚,擴大法制教育“名師課堂”和“名校法制教育網絡課堂”的覆蓋范圍,形成優(yōu)質法制教育資源共享機制。以互聯(lián)網為支撐,創(chuàng)新高校法制教育課堂教育教學環(huán)境,徹底變革了傳統(tǒng)法制教育教與學的關系,培育和推廣了新型的法制教育教學模式,從而引導大學生依托信息技術實現(xiàn)“主動學法、自助學法、交流學法”,提高法制教育效率,增強法制教育實效。可以說,網絡時代給高校法制教育帶來了新的歷史發(fā)展機遇。

      二、網絡時代使高校法制教育面臨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

      就高校法制教育而言,開放發(fā)達的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網絡時代為法制教育提供了機遇,另一方面高校法制教育又面臨嚴峻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2015年6月1日,在第二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2014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青少年網民總規(guī)模達2.77億,與網民總量的占比達到42.7%,同時,青少年網民與青少年總數(shù)的占比達到79.6%。從研究報告來看,青少年網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分享信息以及參與評論的意愿均高于網民總體水平。具體而言,就以上維度,從網絡依賴的角度看,對網絡非常依賴或比較依賴的占比達58.4%;從信息分享意愿的角度看,愿意在網絡上分享信息的青少年網民占比達64.3%,遠遠超過半數(shù)水平;從參與評論的角度看,有近50%的青少年網民愿意參與或直接在互聯(lián)網上發(fā)表評論。此外,從對互聯(lián)網信息的信任程度來看,有超過60%的青少年網民信息互聯(lián)網信息,暴露出網絡安全意識欠缺。事實上,網絡世界作為一個虛擬的空間,人人都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這種虛擬性造成一些人無所顧忌地在網上不負責任甚至非法的信息和言論,這給網絡開放環(huán)境下的高校法制提出了新的難題。由于互聯(lián)網的開放性,以及青少年自身發(fā)展階段的限制,高校法制教育工作只有熟悉開放網絡環(huán)境下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規(guī)律,較為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動態(tài),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揚長避短,才能切實提高法制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網絡時代提升高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豐富高校法制教育內容

      網絡時代背景下的法治課堂亟待“翻轉”,不僅要扭轉法制教育課堂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而且要對傳統(tǒng)法制教育的內容進行豐富和更新。網絡時代法制教育的內容要鮮活、豐富,必須與法治實踐緊密結合。充分發(fā)揮信息網絡資源優(yōu)勢,圍繞高校青年學生的法治興奮點組織教學內容,讓身邊的法治事件進課堂,增強法制教育的說服力和真實感,以內容的時效性和近距離感來增強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充分發(fā)掘彰顯法律尊嚴和正義的法治大事件的教育意義,讓法治事件進課堂,讓法治實踐去教育在校大學生。此外,還要注意結合不同專業(yè)的學生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增強法制教育實效性。

      (二)創(chuàng)新高校法制教育形式

      提升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離不開鮮活的法制教育內容,同時也離不開靈活的法制教育形式。法制教育不僅需要走進課堂,法制教育更需要走出課堂,高校法制教育的形式亟待創(chuàng)新。網絡時達的信息技術,為高校法制教育形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借助現(xiàn)代網絡視頻技術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法庭直播引入課堂,通過法庭現(xiàn)場進行法制教育,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法庭環(huán)境中學法、懂法,進而達到用法的目的;還可以通過觀看法制題材影視記錄片、法制節(jié)日進課堂等各種靈活的教學形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電子教學資源,將法制教育滲透期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法熱情,使法制教育內容深入人心,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評價能力,并以法律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提稿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三)健全高效法制教育機制

      建立健全高校法制教育工作機制,將法制教育工作和成效納入領導和教師考核的內容。把大學生法制教育納入學校整體工作安排,而不僅僅局限于法制教育課堂、法制教育課程和法制教育活動。設立專門的大學生法制教育機構,由專任領導負責,從組織和機構設置的角度,明確學校領導的工作職責,明確工作要求與目標考核指標,形成學生法制教育的工作網絡,逐步實現(xiàn)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認真組織教師法制宣傳教育,在教師的入職培訓、崗位培訓中,明確法制教育的內容與學時,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重要的和新出臺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要實現(xiàn)教師全員培訓。定期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有關落實國家教育方針、規(guī)范辦學行為、維護教師合法權益、保障教職工民主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利。多渠道提升高校教師依法執(zhí)教的意識與能力,借助教師群體的影響力來對青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四)搭建高校法制教育平臺

      高校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積極應對互聯(lián)網對學生法制教育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建立法制教育網站,開辟專門的法制教育網絡空間,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法制教育。網絡教育平臺要鮮明的法制教育特色,將可讀性、服務性、權威性與引導性有機的結合起來,使網站內容圍繞法制、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高校具有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法制教育的先天優(yōu)勢,一方面高校法制教育人才資源集中;另一方面高校對法制教育規(guī)律的研究比較深入,把法制教育人才資源的理論優(yōu)勢與青少年法制教育規(guī)律相結合,取得比較理想的法制教育成效。此外,在全球互聯(lián)、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通過網上法制教育工作平臺,彰顯法制正義,傳播法制最強音,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法制引導。針對一些事關青年法制教育、事關法律尊嚴的敏感性法律事件或法律問題,要有正面的聲音,從而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法制教育效果,借助網上法制教育平臺提升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五)實施法制教育“強師工程”

      目前,就國家層面而言,不僅重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而且重視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質量。高校作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陣地,在借鑒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經驗的基礎上,強化法制師資隊伍建設對提升法制教育的有效性具有積極意義。2011年12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聯(lián)合《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強法學師資隊伍建設”。主要措施包括:“探索建立高校與法律實務部門人員互聘制度”,“鼓勵法學骨干教師到海外學習、研究”,“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教學團隊”等,著力提升高校法學教師整體水平。此后,于2013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實施高等學校與法律實務部門人員互聘“雙千計劃”的通知》,《通知》對落實《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若干意見》給出了細化的實施方案,并對具體操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合作機制,推動高等法學教育與司法實務相互融合,這一方面增強高校法制教育師資的整體實力,有利于培養(yǎng)卓越法律人才,另一方面也將對提升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產生積極影響。

      四、結語

      總之,網絡時代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教育工程,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更需要全體大學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社會上司法行政部門與法制工作者的積極配合。通過各方的相互協(xié)作,形成法制教育合力,使大學生樹立法制思維,擁有法制精神,科學的認識法律,全面的理解法律,使法律知識進入頭腦,法律精神引導行動,做到懂法用法,為法治社會的建設增磚添瓦。

      參考文獻:

      [1]姜美琴、章淑蘭.網絡時代學校法制教育:挑戰(zhàn)、機遇與對策.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36(3).

      [2]高久勝.網絡化時代高校法制教育的理性思考.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24(4).

      [3]曾利、趙海程.信息時代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中國成人教育.2008(11).

      [4]王彩婷、張旭.高校學生網絡法制觀教育問題探究.經濟研究導刊.2015(10).

      [5]何慶江、石浩旭.高校利用網絡開展法制教育的制約因素.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5,(2).

      作者:婁自強 荊秋 單位:青島工學院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v野草社区|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粉嫩美白在线| www.亚洲色图.com|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