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提升音樂審美能力音樂的感悟
首先來源于意識,再經過藝術思維的加工來理解音樂。音樂需要審美來欣賞,音樂審美的提升則通過理解音樂的能力來體現。且審美過程中首先要認知美、理解美才能欣賞美。音樂本身表面由音色、音強、節奏表現出來,再結合音樂深層的意象塑造、意境表達展現出來。有了美的體現和表達,才能更好的闡釋音樂。因此實際在演奏作品之前,需要真正讀懂音樂,領悟音樂內涵。為了使學生能夠將音樂作品通過鋼琴生動的演奏出來,塑造正確的音樂形象,表達準確的音樂情感。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練習演奏之前,除了要正確指導學生對曲譜中的重、難點進行解釋說明,對曲式結構和調性進行簡單分析之外,對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曲家的作曲意圖進行闡釋是值得注意的環節。講解是表面,理解是關鍵。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音樂的理解,要求我們具備音樂審美的能力。同時在音樂審美的前提下,才能準確把握音樂風格特征。只有具備這樣的能力,演奏者才能更好地演奏完成作品。所以,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不要僅僅以講解練習方法,解決技術問題為宗旨。結合實際,創新鋼琴教學方法,尋求新的教學模式是鋼琴教學中值得探討和追求的目標。
二、不斷探索、創新每一門學科或領域意識和能力的創新
新道路的探索研究是知識躍進的必經之路也是前提保證。鋼琴教學中也并不例外。
(一)傳教者的創新如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
采用更科學、更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完善課堂教學,那就需要鋼琴教師首先具有對鋼琴教學過去和現狀發展過程的充分了解,運用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需求新的突破。這不僅教學的需要,也是知識的需要。創新能力的探究包括:
1.傳統教學模式的解讀新形勢人才培養模式和要求的背景下,以時俱進的教學方式的實踐探討。
2.鋼琴本身過去和現在發展歷史的掌握.其中涵蓋鋼琴結構的進化;鋼琴樂曲的產生發展;不同形勢和內容變換的前提下,鋼琴觸鍵法的轉換發展。
(二)受教者的探究教學的含義包括教與學
教學的過程需要教和學兩個主題配合完成。教是老師的職責,學是學生的義務。鋼琴教學中需要教師具有創新的意識,提升探究、創新能力。因為教學過程的雙向性,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不僅‘教’中師需要從教的角度進行改進完善,對‘學’中生也需研究。例如:對學生性格的了解;學生心里的探究;不同差異的學生在學習鋼琴這門課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針對個別差異性,幫助他們尋求解決的辦法。這也就是在鋼琴教學中需要采取一對一課堂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三、促進個性發展不同的學生有不一樣的性格
不一樣的天性成就不同能力。每個學生對于鋼琴技能的領悟接受能力不同,對音樂的感悟、理解、表達能力也明顯的不均衡。因此在同一樂曲的演奏上會產生不同音樂。教師要盡量保存學生的天性成長,不要磨滅以致扼殺個體中個性的發展。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鼓勵式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表演的熱情,使學生建立起強烈的表現欲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和認知能力。讓學生從內心中真正對演奏音樂產生熱情,對鋼琴課程產生興趣。通過個性教學使學生“人人愛鋼琴、人人愛音樂”。鋼琴教學模式的探討,最終目的是改變傳統觀念里的教學方法,不僅與時俱進,而且符合時代的發展和要求。讓受教者雖在個體差異的情況下,但都能喜歡音樂,熱愛鋼琴,快樂學習。
作者:田雪婷 單位: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