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校能力分層式鋼琴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能力分層”要堅持學生自主自愿與教師觀察、考評相結(jié)合的原則
首先,“能力分層”要有科學依據(jù),即客觀的鋼琴音樂基礎知識測試以及由若干教師組成考委會進行的鋼琴基本技能入學摸底考試。通過這些測試的開展,再加上教師對學生日常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等方面的觀察,共同構(gòu)成“能力分層”的標準。在此基礎上,鋼琴教師還要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用“春風化雨”的方式闡述“能力分層”的價值和意義,同時也要聽取學生的主觀意愿和對“能力分層”的見解。最后,在綜合考慮師生雙方意見的基礎上進行“能力分層”,盡可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意愿,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產(chǎn)生心理落差。
二、“能力分層”需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
顯性的“走班制”能力分層在客觀上較為明顯地展示了學生之間的鋼琴能力差異,因而在鋼琴教學實踐中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不可或缺。除了師生之間的談心、交流外,最為有效的心理疏導莫過于日常的學業(yè)評價。比如,針對分到C層(基礎較差、進度較慢)的學生,教師應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在鋼琴學習策略、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方面取得的點滴進步,以“多鼓勵、少批評、多寬容、少挑剔”的學業(yè)評價方式激發(fā)并維持其學習鋼琴音樂的興趣。對于分在A層(基礎最好、進度最快)的學生,要注意糾正其可能潛在的驕傲心理。
三“、能力分層”要實行動態(tài)管理動態(tài)管理
意即“能力分層”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在分層之后鋼琴教師要密切注意學生的進步情況,隨時調(diào)整教學。比如,A層學生如果出現(xiàn)跟不上總體學習進度的情況,則可在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基礎上,將其調(diào)入B層(基礎較好、進度較快);反之,如果B層有學生進步較快,已超出本層學習進度計劃,則可以嘗試將其調(diào)入A層,以便更好地發(fā)揮其優(yōu)勢。這樣一來,在學生之間就會形成良性競爭機制,促使學生積極、努力學習鋼琴音樂、熱愛鋼琴。另外,“能力分層”在日常鋼琴授課中也非一成不變,而是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進行教學組織形式的調(diào)整。比如,迫于高職院校鋼琴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問題,“小組課”已成為當前高職鋼琴教學開展的重要組織模式之一。通常來說,“小組課”當中結(jié)為一組的成員同屬于一個學習層級的學生。但有時也可以采取A組與B組學生混合結(jié)組,或B組與C組學生混合結(jié)組的方式展開“小組課”教學。這樣一來,上一層級鋼琴能力較好的學生就有可能在共同學習中,為下一層級的后進生發(fā)揮良好的示范作用;而鋼琴能力較弱的學生,也可以借此平臺聽辨鋼琴基礎較好的學生所彈奏的鋼琴音準、音色,以便更全面地觀察他們的鋼琴彈奏方法。由于高職院校的鋼琴專業(yè)學生都屬于同齡人,模仿同齡人的鋼琴學習行為對于鋼琴基礎較弱的學生來說,效果更好一些。這樣一來,能夠形成“先進帶后進,比學趕幫超”的學習場景,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全面促進學生進步。
四、鋼琴教師要在“能力分層”的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團隊合作是高職學生走向社會工作崗位之后必然面臨的崗位要求。因而,在高職院校鋼琴“能力分層”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尤為重要。具體來說,鋼琴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采用四手聯(lián)彈、輪奏、齊奏、接力奏等多種演奏方式,鍛煉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以及相互合作的默契能力。這種合作式的鋼琴教學,尤其適合鋼琴“小組課”組織模式。教師可以鼓勵在相同層級的學生之間開展合作演奏,也可以在不同層級的學生之間開展。這種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重在使學生在鋼琴學習中取長補短,在“與眾樂樂”當中“寓教于樂”。總的來說,高職院校鋼琴專業(yè)的“能力分層”教學是現(xiàn)今鋼琴教學中非常具有針對性的一種教學方式,有效解決了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可以看出,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的“能力分層”有著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對高職院校鋼琴人才的全面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作用。筆者認為,在鋼琴教學中只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注重心理疏導和教學中的靈活組織,一定能夠最大程度發(fā)揮這種教學組織模式對于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促進作用。
作者:李瑜 單位:晉城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高職教育理論 高職數(shù)學論文 高職教育培訓 高職院校教育 高職會計教育 高職畢業(yè)論文 高職教育論文 高職文化論文 高職英語論文 高職教育 紀律教育問題 新時代教育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