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學生個性素質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特定社會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個性分析
90后學生,是個性彰顯的一代。他們在很多方面跑在老師的前頭,在他們眼里老師有些甚至完全落伍。我們的學生,很多認為自己是高考發揮不理想,在理想與現實有很大差距的情況下來讀書的。他們內心很無奈,有的甚至會自卑,還有少數人厭學怕學直至破罐子破摔。厭學怕學的學生似乎認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對自己的能力和前途持懷疑態度,而且很堅持。高考的失利,是他們自出生以來一直很優越的人生的第一個大的挫折,令他們脆弱的心理情感難以修復。他們容易沖動,自制能力差。家長和社會也是高職院校學生個性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對高職教育缺乏充分理解,一部分家長認為小孩進這種學校沒有前途,純粹是混日子,對孩子的態度自然不會很積極,往往是消極打擊,甚至放縱。受傳統觀念影響,他們認為讀大學的目的是為了一份清閑的有前途的工作,而我們學生畢業后,除了做操作工一類似乎不上學也能做的工作,沒有更好的選擇。還有部分經濟條件好的家長,灌輸給孩子的思想就是混個文憑,有個找工作的憑證。家長對大學教育的功利態度,使得我們的學生一方面很自卑,另一方面又很功利,輕視自己,看不起學校,甚至老師。高職院校的學生兼具90后的普遍特性,同時又有社會賦予的獨特個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學生的個性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二)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個體性,注重開發人的身心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具有如下特點:全體性、基礎性、發展性、全面性和未來性。
1.全體性
全體性強調接受教育是每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為每個人的繼續發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條件。
2.基礎性
基礎性強調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基本素質,才有可能實現向較高層次的素質或專業素質的“遷移”。教育是塑造、培育人的事業,教育是一種人為的、優化的控制過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預定目標持續發展。
3.發展性
發展性強調“學會如何學習、學會生存”。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能力的直接動力是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素質教育倡導尊重、發揮和完善學生的主體性。
4.全面性
全面性強調促進學生個體的最優發展。最優發展是力求取得對具體條件來說是最大可能的最佳效果。只有這樣,每個學生才能有信心根據他自己的特點找到發展的“突破口”或“生長點”,打破千人一面的格局。
5.未來性
未來性強調立足于未來社會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學目標或就業需求。
(三)實施基于高職院校學生個性的素質教育的體會
我的教育目標即:①有良好的行為素質;②有良好的心理素質;③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在教育教學中注意尋找切入點,掌握方式,力爭幫助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找到發展的突破口,實現其個性的最優發展。
1.良好的行為素質教育
一個人的行為是其綜合素質的外在體現,涉及德、智、體、美、勞等幾方面的素質。我們的學生進校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偏重于考試多一點,有條件的同學甚至一切服從考試。報到時,家長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宿舍里有沒有空調,家長走后,有很多事得他們自己處理,有不少學生會不耐煩。這時候,我們需要把握時機進行集體教育,告訴大家,從今以后大家得自立了,學會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包括吃飯、洗衣服、打掃宿舍等。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時間意識、集體意識、合作意識以及與人相處的意識。高考過后,大家都把時間這一緊箍咒扔一邊去了,滿心期待地享受傳說中大學的自由自在,對于這一現象,一方面我們表示理解,但另一方面得身體力行,不管是開班會還是找個別同學聊天或者其他事情,我都會提前10分鐘,跟上課一樣,我從來不踩著鈴聲匆匆忙忙走進教室,這樣學生會感受到我很尊重他們,而且在遇到類似情況需要教育時,也比較有說服力。在尊重學生個體多樣性的前提下,通過耐心細致地說服教育,讓學生能夠自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良好的心理素質教育
在這個充滿競爭與壓力的社會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使他們能積極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狀況。高職院校的學生存在某種程度上的自卑,我們必須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使他們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我是兼職班主任,有較多的機會發現并幫助學生。作為專業課教師,我富于理想,積極進取,兢兢業業,努力建立自己的學術魅力,力爭贏得學生的尊敬與信任。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以點切入,講一些專業發展和就業相關的信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在課堂上我會以提問討論的方式,多給機會大家思考,并發表見解,發現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與表揚。我們的專業特點是理論與實踐并行,理論課好說,實踐課卻是真刀真槍,最能磨練學生了。喜歡動手的學生,好學愛問,往往越挫越勇。不感興趣或者動手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得動腦筋想辦法讓他們動手,當然這一過程得耐心講解,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的真誠。調試過程最能考驗學生的耐心和信心,最磨練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增進了大家的合作與相處。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人做任何事情的基礎和保證。作為老師,學會冷靜地分析學生的特質,找準切入點,以寬容和表揚為主,努力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非常重要。
3.較強的學習能力
較強的學習能力是建立學生堅強個性的載體。我一直告誡我的學生,沒有人能做好所有事情,我們的課程很多,但是我們必須把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學好,并把相應的實踐技能錘煉扎實,等到畢業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學生歸根到底是要以學習為重,在學校獲得步入社會賴以謀生的本領,這些本領中最關鍵的是學習能力。我們指導學生有選擇地學習,指導學生如何學習,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整個教學中,我始終尊重學生的個性,從來不作統一標準,這樣經常會有意外收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此我的體會非常深刻。教學中給我驚喜較多的是平時偏科,或是平時不太引起我注意的學生。有位學生上電工理論課,幾乎默默無聞,上實踐課的時候著實令我大吃一驚,他的排線布線接線工藝讓我非常滿意,動手能力很強。我有意識地培養他看電氣圖的能力,分析能力,培養他對強電的興趣。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從而勝任自己的工作。
(四)結束語
個性是一個人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特質,一個有個性的人,必須要有良好的行為素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學習能力,這樣才會在今后的人生中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冒險,追求自己的理想,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