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美國信息素質教育對我國的啟發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信息素質(InformationLiteracy)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自1974年最早由波爾提出后,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定義與內涵。
1.1波爾的定義與內涵1974年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波爾(PaulZurkowski)在向全美圖書館與信息學委員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首次使用了信息素質一詞,他對信息素質的定義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決或解答的技能”,他又作了解釋“人們在解答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術和技能”。波爾這個定義,其內涵有三個方面:一是在具體問題中使用相關信息;二是具有利用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源的技能與知識;三是利用信息的目的是解決具體的問題。
1.2信息技術迅速發展階段的眾多定義與內涵自1980年以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得到了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同時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普遍地應用。在這種新形勢下,有眾多學者對信息素質定義與內涵進行了詮釋。1982年美國信息產業協會在一份報告中提出,新技術將成為信息素質的重要特征之一。ForestHorton認為“相對于計算機素質而言,信息素質反映了整個社會對知識爆炸的認識水平,是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在問題處理和決策過程中,對所需信息進行標識、存取等提供支持的水平”,這一定義標志了計算機信息處理已被引入信息素質之中。1987年美國信息學家PaterieiaBreivik定義是“信息素質是一種了解信息系統并能鑒別信息的價值,選擇獲得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獲取和存儲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數據庫、電子表格軟件、文字處理等技能”。1989年美國信息素質主席委員會的定義是“具有確定何時需要信息、查找、檢索、利用信息的能力”。1996年美國學院和學校協會南部學院委員會的定義是“具有確定、評價和利用信息能力,成為獨立的終身學習者”。2002年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圖書館館長HanneloreB.Rader認為“信息素質是判斷何時需要信息,并有效地定位、獲取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總和”,她提出信息素質的內涵包括圖書館素質、媒體素質、計算機素質、因特網素質、研究素質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綜上所述,信息素質既是一種能力素質,更是一種基礎素質,其主要內涵可以歸納為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個方面素質。
2美國大學圖書館與信息素質教育
2.120世紀80年代后期美國大學信息素質教育1974年波爾提出信息素質一詞時就指出:要在未來10年內,在美國實施普及信息素質的教育目標。很快受到美國教育界和圖書館的重視。20世紀80年代后期,信息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受到美國各界人士的廣泛認同,并且正式將信息素質教育納入大學教學大綱之中,作為一門課程,主要由大學圖書館來講授完成。1987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召開了全國性研討會,探討大學圖書館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會議總結報告提出:為了更好地適應終身學習的新目標、新任務,大學生必須具備很強的信息素質,圖書館應在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中擔負起重要作用。同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成立了信息素質教育委員會,其宗旨是:明確信息素質在學生學習、終身教育和成為一個良好公民過程中的作用;設計正式或非正式環境下,圖書館對大學生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模型;決定繼續教育和教育培養的發展方向。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a•培養大學生的信息意識和對信息的理解能力和評估能力。b•圖書館是重要的信息源,但不是唯一的信息源,在信息社會中,信息素質可以視為是圖書館素質的延伸。c•信息素質是每一位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要求上進的美國公民的必備素質,同時也是獲得終身學習能力的人必備素質。d•具有信息素質的人必須擁有信息能力,主要包括:當需求信息時,具有選擇信息源的能力;檢索信息能力;評估所檢索信息的能力;高效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e•信息素質教育需要圖書館界和教育界的通力合作,圖書館員在其中擔當重要的教員角色。這個時期,美國將信息素質教育納入大學教學大綱之中,通過教學實踐,為建立基于圖書館的信息源的教育模式和確保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教學框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21990年以后美國大學的信息素質教育1990年美國高等教育委員會制定了“信息素質教育結果評估大綱”。美國加州大學在信息素質教育領域中,先行了一步,該校較早地就把信息素質教育課程定為公共基礎課,圖書館為各類公共基礎課的信息素質教育都詳盡地制定了培養目標、規格、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等。具體如下:在基礎技能課程中,主要講授利用圖書館的方法和技能;在數理、人文和社會科學課程中,主要講授相關學科的主要信息源及利用技能,并且培訓學生如何利用信息源及信息工具來開展研究工作和科研活動;在終身教育課程中,主要講授電子圖書館和知識的利用技能。加州大學曾明確指出:信息素質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對學生信息素質水平的測試評估應該針對大學的不同時期,如在本科生入學時、就讀中期時和畢業時持續進行。1994年~1995年美國高等教育委員會對全美3200多所大學的信息素質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1995年美國學校圖書館員協會針對大學信息素質教育提出了一份信息問題解決技能課程基本培養計劃,該計劃的基本組成是確定信息的需求、評估與理解信息、闡釋信息、傳播信息、評估產品與程序。1996年美國又確定了“信息素質教育在普通教育計劃中的作用框架”。佛羅理達大學由圖書館和教學研究所共同設計了七個系列的課程,對大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其中四個系列的課程是對低年級學生開設的,另三個系列是對高年級大學生開設的,并且由圖書館將七個系列的課程制成多媒體課件,供學生上網具體操作。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大學信息素質教育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都有了深入研究,而且在全美大學得以實施,逐漸成為美國大學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美國大學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與地位也越發凸現出來。
2.3目前美國信息素質的標準美國大學信息素質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的一大熱點問題,吸引了眾多教育界和圖書館界人士深入研究與探索,并且有大量的專著與論文問世。1998年全美圖書館協會和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在其出版的《信息力量•創造學習的伙伴》一書中提出具有信息素質的學生必須具有的能力是:能夠有效地、高效地獲取信息;能夠熟練地批判地評價信息;能夠精確地、創造地使用信息。目前美國大學研究圖書館協會批準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質能力標準》,它指出了具有信息素質教育學生必須具有以下5個標準:a•確定信息需要的范疇;b•有效地索取所需信息;c•鑒別信息質量及其來源,并將所選擇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識和價值系統;d•有效地利用所獲信息完成某一具體任務;e•了解信息使用的經濟、法律和社會等問題并能合理合法地獲取利用信息。目前美國大學和研究圖書館協會批準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質能力標準》已在美國和墨西哥、西班牙、澳大利亞、歐洲、南非等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地應用。雖然信息素質教育在世界范圍內掀起廣泛研究的時間不長,并且是一個長期的研究、探索、實踐過程,但是美國成功的經驗已經證明,在大學信息素質教育中,圖書館的作用和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信息素質教育是今后大學圖書館“推銷自己”的優勢所在、強項所在。
3我國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的現狀和啟示
3.1我國對大學生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緊迫性我國高校信息素質教育現狀與美國相比,差距很大。雖然高校圖書館界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學者對信息素質和信息素質教育進行了研究,但并未能很快地受到更多的研究人員的重視。盡管我國信息技術教育開展已有十多年歷史,也取得長足進步,但是它只是信息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無法取代信息素質教育,所以信息素質教育在我國是近幾年才引起社會的關注,剛剛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我國教育界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到2010年在全國建立起終身學習體系,信息素質是終身學習的條件。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要“重視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目前高校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質,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在終身學習中,能夠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敏銳地捕捉所需信息,主動、有效地檢索和吸收信息。筆者認為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中心主題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其重點是培養大學生信息素質,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因此,我國全面開展對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刻不容緩。
3.2我國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目標自1984年以來,我國高校開展的文獻檢索與利用課是作為圖書館素質教育課程中進行的,其內容著重于文獻檢索、中外文工具書利用,這對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術能力大有作用。但是近十多年來信息瞬時變化,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單純的“文檢課”無法代替信息素質教育。因此,現在必須確定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目標。筆者認為我國高校信息素質教育的目標只能是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信息知識、較強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識、較好的信息道德,其中特別應加強對大學生信息搜索、鑒別、判斷、評價和利用信息的素質和能力的培養。
3.3我國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內容關于信息素質教育體系,筆者認為應該根據信息素質內涵所)包含的層面進行設計:a•信息知識教育可設置:計算機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能,網絡與多媒體技術,數據庫基礎知識等。b•信息能力教育可設置:信息的采集、鑒別、評價,文獻信息的檢索與利用,信息管理與決策,網絡信息檢索與利用,信息與科研設計,信息語言有關知識。c•信息意識可設置:信息主體意識,信息的傳播方式,信息的更新,信息的價值,人類社會與信息化。d•信息道德可設置:信息道德,信息安全信息傳播法規與知識產權,信息的合理利用。
3.4高校圖書館的歷史使命對大學生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是新時期圖書館的重任。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中心,是為大學生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近20年來高校圖書館在自動化、網絡化、信息化建設有著長足的發展,具有良好的信息環境,擁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這些都是圖書館對大學生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基礎;高校圖書館擁有一批受過圖書情報學、信息管理學、計算機、外語等專業教育的業務能力強、信息素質高的館員隊伍,他們在對大學生開展信息素質教育中是稱職的教師。因此,我們認為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具有4點優勢:a•文獻信息資源的優勢;b•信息學術環境的的優勢;c•信息素質人才的優勢;d•信息技術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