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思想教育特點強化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大學生思想的基本特點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從主流來說是好的,但是處在社會轉型和文化碰撞特殊歷史時期,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一是具有矛盾統一的特點。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構成具有鮮明的復合型,這不僅體現在構成要素的多元化,而且更為突出地表現在相互矛盾的因素往往共同存在于同一個體之中。如他們向往理想的社會形態,認同社會主義制度,但又常常因現實生活的困惑而對理想社會產生模糊認識,并在社會主義信念上存在搖擺狀態。他們熱愛祖國,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但又有盲目比照西方發達國家的不良思維習慣。他們對生活有著美好的向往,也有為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的意愿,但在現實困難中卻常常表現出無可奈何的茫然。二是具有趨同存異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在基本要素的構成上具有一致性,但個性化傾向明顯。他們不僅存在著明顯的個性化差異,而且主觀上具有追求個性的強烈意識,有時甚至為了體現自身的個性而標新立異,盲目選擇,莽撞行動,忽略了正確的價值標準。三是具有失衡分化的特點。由于高等教育正在經歷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這樣就把以前的大學生與社會青年的素質矛盾,即高校與社會的矛盾帶到了高校內部,出現了兩個比較集中的問題:一方面,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差異明顯,這在同一學校的垂直分布和不同學校的水平分布中都有體現;另一方面,由于素質差距明顯,形成高低明顯的階層分布,同一素質階層的學生相互影響、相對獨立影響并發展,造成了學生整體素質開始向不同的方向分化。四是具有隨機變化的特點。當代大學生生活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中,由于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定型階段,一旦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就會產生思想和行為的較大波動,有的甚至會做出違反道德標準、觸犯法律法規的事情來。比如,他們中有的人為了趕時髦會穿奇裝異服,會整夜泡在網吧;為了經濟利益驅動,會加入非法傳銷的行列等等。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應注重解決的問題
一是社會階層的分化現象。社會分工的不斷加深和價值取向多元化,造成了社會結構日趨復雜;效益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方式帶來利益關系的深刻調整,使道德教育如何體現交易標準和公平標準成為一項全新的課題,大學生對此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二是等價交換的泛化現象。物質利益的交換原則被錯誤地運用到其他領域,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利交易等消極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客觀上對大學生造成消極影響。三是精神價值的淡化現象。集中表現為社會和群體重視物質利益而輕視精神價值,一些大學生背上了過重的功利包袱,人文素養嚴重缺乏。四是理想信仰的退化現象。不少大學生缺乏理想和信念,代之而起的是與生存就業緊密相關的務實態度,反映出他們在理想信念上一定程度的缺失。五是道德約束的弱化現象。由于社會缺乏對公民不道德行為的有效監督與約束,也使一些大學生對遵守和維護公德的責任感不夠強,公共意識淡漠。六是教育教學中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首先,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銜接存在問題,導致學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死角。其次,理論教學中存在理論教育與學生接受的矛盾,理論課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存在不足,專業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工作存在欠缺。再次,教師隊伍中存在著重視業務能力提高、忽視理論素質養成的現象。
三、進一步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1.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要針對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發揮課堂教學正面引導作用。發揮“兩課”教學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的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揮各教學系的思想和政治教育的滲透功能,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成才觀、正確的擇業觀。
2.通過情感溝通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一位心理學家提出:“積極、健康而愉快的情感對學生的理解、認知能力,對學生的智力水平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愛護學生是每一位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同時,教師充滿愛心的積極情感對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也有重要意義。尤其是班主任應該有寬容和理解的胸懷,對待學生的個性發展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愛,就會使學生朝氣蓬勃、心存大志。
3.全力引導學生發揮主體能動作用。要根據學生實際,積極開展成才意識教育,鼓勵學生在學業上不斷進步,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知識保證;注重加強對學生實際能力培養,通過教學實驗基地建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通過扶貧助學、互助互幫活動增強同學們友愛互助的良好風氣;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發揮同學們在文體方面的特長,展示大學生們的整體風貌,增強樂觀向上、銳意進取的信心和決心。
4.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一是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配置熱愛學生工作、了解學生情況、掌握學生心理的專職班主任隊伍,在思想上教育學生、工作上幫助學生、生活上關心學生,密切關注學生的呼聲,時刻體現學校對學生的關懷,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二是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吸收政治素質好、學習成績好、工作能力強的學生,充實學生干部隊伍,發揮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及聯系和紐帶功能。三是建立和諧平等、互相尊重的師生關系。每個教師不僅要懂得愛學生是自己的職責,更要做好心理的溝通。與學生的溝通一方面是個體的溝通,師生相互理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另一方面是整體的溝通,班主任要經常過問班級整體情況,及時總結、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圍繞學校發展建設中心工作,通過主題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要發揮宣傳媒介的輿論功能,用科學的理論、正確的輿論、優秀的作品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向學生介紹學校發展的最新信息,使學生樹立銳意進取、刻苦學習的信心和決心。要充分發揮學生會、團委、學生社團在學生思想工作中的模范帶頭作用,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積極進取的風貌,帶動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要充分抓住重大節日、革命紀念日等有利契機,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6.加強制度建設,嚴肅學生管理紀律。注重對學生的制度管理與學生自我管理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積極參與到學校管理的各項工作之中,使學生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和建校成才的使命感。要以制度建設保證學生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形成全校范圍內的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教育的良好機制。使學生在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上,思想上不斷進取,學習上不斷進步,工作上取得新的成績。
7.加強對學生的關心與幫助。學校要注重在思想上引導學生、在工作上幫助學生、在學習上教育學生、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學校要美化校園環境,改善辦學條件,完善學生食堂管理,加強學生宿舍監管力度,為學生提供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要為家庭困難的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為其完成學業提供必要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