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心理學發展與突破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當代的教育心理學
早在20世紀初,西方心理學家就開始專注于研究教育與心理學之間的關系,以桑代克為代表的一批心理學家對教育學與心理學進行了最為深入的研究。桑代克所著的《教育心理學》就是第一本講解教育學心理學之間關系的著作,我國也對該書進行了翻譯,并形成了具有中國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學體系。桑代克在他的書中分別對人性與心理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并對心理學教育的觀點與發展方向進行了歸納,后期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方向和內容與之大致相同。所以,我們可以將其看作教育心理學的開山之作。現如今,教育心理學得到了深入的發展,它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心理學在教育界的作用,研究課題方面也開始變得多種多樣。它已經將研究方向深入到教育心理學對社會教育的影響,將原本理論化的觀點進行社會實踐,從而對教育心理學理論的正確性進行檢驗。這種實踐行為也促進了教育實踐活動的推廣,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
2.教育心理學獨立性發展
在20世紀前期,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心理學體系脫離而出,但缺乏心理學理論的支持,教育心理學開始變得空洞起來。值得慶幸的是,這種發展模式并沒有持續很久,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教育工作者開始自覺擴展教育心理學內容,并盡可能地脫離課堂式、說教式的教育,使教育心理學走進社會,從而實現了教育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這兩大心理學的最廣泛的結合。這就是所謂的教育心理學的獨立發展時期,該時期的教育心理學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它不斷涉及新的領域,提高教育心理學在社會中的地位,使它不再僅僅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而是作為教育學與心理學兩者結合后的一種服務于校園與社會的實踐性學科。
3.教育心理學研究課題的變化
我們可以從各種學科研究課題的變化上看出其研究重點的改變,這種改變有時候是方向性的改變。其中作為這一領域的代表人物,維特羅克提出了他自己在教育心理學上的理解,他將教育心理學從單一的理論研究轉變為實踐教學,這種不同于傳統的教育方式在推廣初期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教師既是參與者,又是傳播者,學生既是教育對象,又是試驗對象,這種復雜的關系能否得出正確的結論本身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后期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課題開始向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能力與教育對象的學習方法方面進行轉變。我們以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的教學改革為例,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單純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得很多學生理論豐富,但實踐不足,導致學生無法在畢業后直接進入心理醫學領域獨立工作。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將真實的心理疾病案例引入課堂教學,這種更為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這種實踐性的教育模式在豐富了課堂內容的同時,還培養了心理學專業學生的獨立性。因此,傳統心理學的純理論研究方式向實踐教學研究轉變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這種轉變必將是成功的。
4.教育心理學啟發與影響
教育心理學自20世紀初發展到現在,無論是從理論教學到互動式實踐教學,還是從單純的心理學到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統一,都對社會有著不同的啟示作用。受這種啟發影響最大的是教育界,以美國教育界為例,加德納就曾對美國教育進行過批評,他認為教育要結合文化,文化的豐富性和包容性直接影響到智力的發展,早期美國對外界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采取排斥的態度和政策,導致美國民眾無法了解中國,更不用說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這種在心理學界對美國政府的批評直接影響到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態度,之后美國逐漸放開了對中國文化進入美國的限制,將中國文化作為美國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美國也通過對這種文化的包容和學習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也是心理學家運用心理學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對政府決策進行影響和啟發。
5.總結
作為一名教育從業者,應當全面學習心理學知識,并在教育心理學的未來發展上提出新的見解,通過實踐性教學對其進行檢驗,為未來我國的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尋求正確的方向,使其更好地服務校園,服務社會,服務國家,這也是每一位教育從業者所應承擔的偉大責任和義務。
作者:易峰 單位:攜程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