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問題及策略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問題及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問題及策略

      摘要:開放教育資源(OpenEducationResource,OER)是指不受版權限制的或者在知識產權協議下,可供他人免費使用或復制的教學、學習和研究資源。我國的開放教育資源建設發展至今日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推廣與應用不足、課程質量參差不齊、配套資源較少等。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開放教育資源,應從思想上開始轉變,從根本上做到資源的共享;其次,我國高校開放教育資源應積極向國際靠攏,同時完善開放課程資源的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鼓勵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參與使用開放教育資源。

      關鍵詞:我國高校;開放教育資源;問題;發展建議

      開放教育資源(OpenEducationResource,OER)是指在網上可以免費使用和重用的課程資源,包括但不限于課程描述、課程大綱、授課視頻、練習測試、參考文獻、配套軟件等學習資料。OCW與其他以往教學資源不同的是,“開放”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例如,有些OCW并不受版權限制,或者是在知識產權協議下,是允許他人免費使用或復制的,正是這樣開放的使用權限使得OCW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真正地突破了限制實現了資源和知識的共享。進入21世紀,隨著計算機硬件水平和網絡傳輸速度的飛速提高,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更加推進了高等教育的革新,同時不斷增強的自我提高需求也使人們對于高等教育資源擁有了更加強烈的渴望。2001年,開放課程運動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興起,MIT通過互聯網向社會免費公開了該學院從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部約1800門課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下載并觀看這些課程,幾乎同時,中國也出現了興趣愛好者自發翻譯的同步字幕。可以說,自此開始OCW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潮流。直到2003年我國教育部啟動了“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到2009年共建成國家精品課2千余門。

      一、我國高校開放教育資源存在的問題

      雖然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的開放教育資源已經初具規模,但是在高校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和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第一,目前我國高校開放教育資源課程的質量參差不齊。開放課程資源的質量在課程的推廣、應用和可持續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為什么MIT、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的開放課程能夠在短時間傳播到世界各地,除去這些大學的名牌效應,讓很多學習者趨之若鶩之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這些課程的高質量。這些開放課程在知識的客觀性、準確性、教學內容的時效性等因素上都具有較高的質量,因此必然會吸引大量的學習愛好者觀看和傳播。當然不可否認,開放課程資源的優勢是可以取各家精華、集各家所長,同時能夠為世界范圍內的研究者、學習愛好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非常有序和極其優質的教育資源,但即便是像MIT這樣國際一流大學,也不能夠保證所提供課程內容的絕對客觀性和完全準確性。其原因在于,其一,開放教育資源通常是由教師個人或者某個有教師參與的制作團隊制作的,由于提供者的學識和眼界所限,在課程內容的準確性上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其二,任何一名教師或者制作團隊在開放教育資源的制作過程中無法避免地會加入一些個人的主觀看法,因此無法保證所提供課程內容的絕對客觀性,這一問題在社會人文類課程中則更為多見。其三,無論國外還是國內,教師同行之間的學術交流與研討機會和深度都很有限,資源建設上的廣度和深度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個體和團隊學識、研究興趣等因素的局限。

      第二,開放資源的推廣、共享與應用。開放課程資源的重點本質在于資源的開放與共享。但從目前我國高校開放資源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我國各高校多是在本院校平臺上課程資源,人們想要瀏覽這些資源必須擁有一個該校校內賬號或者使用校內IP才可以訪問。可以說,各高校開放教育資源平臺之間缺乏交流,并且兼容性差,很多想要使用課程資源的人往往是不具備上述條件的。因此,這種相對封閉的渠道使我國的精品課程資源推廣困難,應用性不強。我國高校的開放教育資源若希望能夠得到高效率的利用,建立一個綜合、開放的教育資源平臺則勢在必行。因為,一個能夠整合各高校開放教育資源、并且面向全社會的開放性平臺能夠使任何對其感興趣的人都能夠通過訪問該平臺從而非常容易地獲得各種開放教育資源,以此實現開放教育資源的最終目的。

      第三,我國開放教育資源課程缺乏配套資源。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教育行業中永恒的利益訴求就是課程質量。而課程質量中的兩個支撐核心要素就是資源和服務。調查顯示,有82%的開放課程愛好者認為除了授課視頻外,最好能夠列出相應的參考文獻、資料和提供上課使用的講義和課件下載,以便于學習者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和研究課程相關知識。如果設立課程的專題網站也最好能夠設置專題論壇區、主講教師答疑區、公開課訂閱區、學習筆記發表區等多項不同的分區,由主講教師或課程開發團隊針對各分區功能有針對性地提供一些幫助,重點在于為開發課程的學習者提供答疑解惑的后續服務。但是,就目前我國各高校提供的公開課程資源情況來看,主講教師或開發團隊大多將主要的重點放在了新課程的開發上,而對于能夠由學習者自由下載的課程配套資源開發和答疑解惑等服務上的關注卻太少,甚至無人問津。第四,開放課程缺乏有公信力的評價機制。目前我國很多高校提供的開放課程資源都是單純的講授視頻,學習者似乎回到了很久以前的“電大”,教師講,學生學,至于學習效果如何則沒有任何評價標準。學習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固然其中有部分學習者是受興趣或者愛好的原因驅動,但也有部分學習者是為了掌握某種知識和技能為自己的工作服務,因此希望能夠較為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成果,獲得評價證書。很多國外的大學是可以通過付費的測試提供相關證書的,但是目前我國的很多高校并不能提供這樣的評價證書。

      二、我國高校開放教育資源的未來發展建議

      第一,轉變思想,真正的做到“開放、共享”。放棄由我國的精品課程評定流程決定的在建設精品課程時“重評輕用”思想,不再浪費建成的精品課。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引進來”“走出去”。所謂“引進來”,是指各高等院校要打開學校的網絡大門,歡迎各類人士瀏覽、觀看,甚至可以下載精品課程及其配套資源,吸引用戶到高校自己的網站上進行學習。所謂“走出去”,是指國家精品課程項目管理組織者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可以通過網絡、報刊、新聞媒體等多種方式向學校、教師、社會大力宣傳我國建設精品課程的用意,以及精品課程共享對社會、學校、個人所產生的積極影響。目前已經有很多高校意識到“走出去”的重要性,與很多開放課程資源網站例如網易公開課、Coursere等進行密切而深入的合作。高校將開放教育資源上傳至這些網站,免費開放給人們使用。

      第二,向國際靠攏,完善開放課程資源的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從國際范圍上來看,優秀的開放教育資源所包含的教學體系必然包括客觀有效的評價方法,這既是對學習者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對其學習成果的肯定。由于開放課程資源的學習完全依靠學習者的自覺性,學習過程中沒有學業壓力和教師的督促,在時間要求上也比較隨意,學習者非常容易半途而廢,無法堅持,堅持下來的學習者也無法得知學習效果如何。而一個合理的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的建立,能夠激勵學習者認真學習,準確評價學習成果,發揮開放課程資源的最大作用。因此,建立一個切實有效的評價體系和獎勵制度對于我國高校開放課程資源的推廣與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備上述作用的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必須符合以下幾個要求:首先,對于開放課程資源的評價體系,必須能夠客觀全面的評價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并且評價結果能夠簡單量化,以便于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衡量。其次,評價方法要符合國際習慣,以滿足不同國家學習者的評價需求。最后,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必須公正客觀,具備國際上的公信力,只有具備這一特點的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才能夠真正地成為國際通用的“通行證”。

      第三,課程資源更新及后期服務必須得到重視。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應該是與學科發展保持一致、持續性的建設過程。學科的不斷發展,帶來的是新知識和新需求,開放教育資源也應該隨之更新,這樣才能夠滿足新的學習者的學習要求。因此,我國高校提高開放教育資源的后期服務必須要充分了解學習者和研究學習者心理,改進教學質量,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通過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培養學習者的“忠誠度”。開放教育資源建設者和維護者,可以通過與學習者的溝通交流來保持這種“忠誠度”。

      就當前技術水平而言,資源提供者和課程建設者完全可以通過論壇、微信、微博、各種文件共享平臺來保持資源的更新并與學習者保持交流。各種即時通信工具能夠幫助開放教育資源的建設者和維護者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習者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保持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唐偉.高校開放教育資源建設的探索與研究[J].職教研究,2013,(3).

      [2]李益,范雅琳.對中國視頻公開課的幾點建議———基于淘課族的視角[J].資源建設,2012,(2).

      [3]王愛華,汪瓊.精品課程與國外開放課程共享利用的對比研究[J].學術論壇,2010,(6).

      [4]王美靜.國內開放教育資源研究現狀分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2,(2).

      [5]王龍.開放教育資源的社會化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1,(7).

      [6]卞文獻.開放課程資源對大學生學習觀的影響[J].中國科技信息,2009,(10).

      [7]蔡明燁.網絡公開課求知新平臺[N].人民日報,2011-01-21.

      [8]賈義敏.國際高等教育開放課程的現狀、問題與趨勢[J].現代遠程教育,2008,(1).

      作者:趙磊,唐偉,朱娜 單位: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亚洲男人av香蕉爽爽爽爽|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2022中文字字幕久亚洲|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 日本亚洲高清乱码中文在线观看|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