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學校的外部環境和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果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善于發現并利用校園文化環境對學生進行教育,尤其是班級文化的設計更要體現教育性、時代性、育人性的完美結合,要選擇又有激勵性和感染穿透力的中外名人畫像、名言警句、校風校訓等條幅懸掛于校園內或者教室和走廊里,充分利用學校的校刊校報、校園廣播等媒體進行宣傳校園的好人好事,使學校的每一塊墻壁、每一幢建筑物都會“說話”。學生每天都處于這種氛圍中,就能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和激勵、鞭策作用,從而起到“潤物細無聲”效果。其次,小學教師要結合中華經典誦讀和讀書活動,使學生通過閱讀提高自身素質并感受人生的美好,以充分發揮讀書育人的作用。學校應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尤其應提供相應的讀書資料,使全校學生有書讀、有好書讀、讀好書、好讀書。因此,學校保證有供師生鍛煉和閱讀的時間與場所,不僅有閱覽室,更應建立班級學生讀書角,充分利用各種有效資源,使全體學生的讀書活動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同時,營造濃郁的班級文化氛圍,使整個班級充滿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與健康的教育氛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耳濡目染,感受并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提升個人專業素養,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教師的職業理想是其獻身教育事業的源動力,教師的魅力主要是從其人格特征表現出來。蘇霍姆林斯基說:“是什么推動了學生追求學尚的美感?是教師精神和道德的表率作用。教師的生活目的和生活準則能使學生為之傾倒和激動。”因為學生要成人成才,其中教師的榜樣作用至關重要。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道德的化身、社會的典范、權威的代言人,學生往往從教師的言談舉止中發展其性格,從教師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從教師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在一定程度,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尊重、愛護并保護學生,就是履行教師的社會責任。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則更困難。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表,就會“親其師”“聽其言”“信其遵”。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理了其根本功能。教師應發揮教師的高尚人格塑造人的榜樣示范作用。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素質。知識是無窮的,教師不可能精通百科知識,但倘若仍囿于原有的知識結構,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教師向學生傳播的主要是以課本(間接)知識為主,只有具備了比較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必要的自然科學知識和比較淵博的文學修養,他的教學才能如同室中蘭花,散發出一種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因此,教師要從實際出發,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一要充分利用現代傳播媒體接納新知識,完善其知識結構和知識容量;二要適應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課程綜合化的趨勢,以專業理論知識為中心,廣泛涉獵各學科的知識尤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體育等方面的知識,以充實教學內容,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三要注重自身的全面發展,從文學、美學、音樂、繪畫、體育、戲劇等方面發展自己的才能,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教師的知識越淵博,講課時越能旁征博引,能使教學理論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越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是使人變得崇高的精神力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第三,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教“法”意識。這里的法有兩層意思:一是教育科學研究方面的知識,二是教育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作為一名稱職的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具有從事語文教學理論和技能、教育科研知識,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規律,求創新,形成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強《教師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資格條件》等方面的修養,依法執教。從法律方面來講,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增強服務意識,處處關心、體貼學生。因此,加強小學語文教師的法制觀念,依法治教,依法執教,勢在必行。
作者:楊國威單位:山東省微山縣歡城鎮田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