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信息技術是當前最活躍、發展最迅速、影響最廣泛的科學技術。隨著信息化時代到來,隨著學生獲取知識和學習渠道的多樣化,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認識到信息技術以驚人的速度進入到教學的各個領域的形勢,而且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已經成為了教師必不可缺的一項要掌握的技能。通過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融合來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創設新型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給學生提供視覺以及聽覺上的直觀感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課堂的互動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視聽并用,提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所以在教學中,能夠讓學生視聽并用,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一些簡短的影片,使英語課堂的教學顯得更豐富。例如,人教版pep小學英語Book4Unit4PartBLet’slearn,這節課目標是讓學生能聽說表示農場里動物的單詞horse,cow,sheep,和hen,能用句型Theseare...介紹農場里的動物。教師基于這個目標可以為學生播放影片《BatandFriends》中的theredbarn,豐富有趣的卡通情景和可愛的動物形象瞬間能抓住學生的目光,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影片里出現幾個熟悉的動物和顏色的英語名稱對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鞏固,還引出了新學單詞cow,讓他們真正地融入到了英語的視、聽、說的情境中。
二、動感節奏,練口語
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部分學生發音帶有自己本土口音。所以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基礎,要有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到在英語教學起始階段,語音教學主要應通過模仿來進行,教師應提供大量聽音、反復模仿和實踐的機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例如教學PEP5Unit1Let’sspell,目標是學習y在baby,sorry,sunny,funny,candy等詞中的發音規律,可以插入書中沒有的chant,如nocandyforthebaby,nocandyforthebaby,Iamsorrylittlebaby,butnocandyforthebaby.動感的節奏讓枯燥無味的語音課突然有趣起來,此時發現學生們個個坐得端正,聲音響亮,手拍節奏整齊,此舉還讓學生們潛移默化中模仿了口語的重音、連讀等。另外教師還可以選擇利用上課時的前5-10分鐘,將一些動感的英美原版的動畫、歌曲、視頻呈現給學生,每節課一開始的這個環節是學生非常期待的,能受到歡快節奏的感染,將“我得學”變成“我想學”,同時跟著動感節奏一起說唱,感受了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提高了學生的口語水平。
三、創設情境,促交際
在一堂課中,教師用到了電腦,用到了多媒體,用到了網絡,就是融合,但最多只能算是淺層次的融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課程應根據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所以我們要創設貼近實際的情境,讓學生進行交流和實踐。例如在多媒體中運用繪本英語教學。在教學《PEP1U-nit5Let’seat》運用毛毛蟲吃各種顏色的東西變成彩色的毛毛蟲,身體變得越來越長,學生們對這樣形象可愛,色彩豐富的“主角”非常喜歡,不僅復習了顏色,而且還鞏固了CanIhavea/an…的句型,更是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四、滲透文化,知異國
在英語教學中,異國和中國差異的歷史地理、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文化意識的滲透,有益于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培養世界意識。因此,使用多媒體和網絡搜索功能可以為學生提供文化背景知識,配合幾個圖文并茂的小笑話、小影片,這樣會更加形象直觀,使學生記憶深刻,學生會覺得更加有趣。例如教學PEP5Unit1What’shelike?這單元可以呈現小視頻,讓學生了解到在異國最有趣的是親人、朋友之間常直呼姓名,以示親密無間,如“Hi,Bill”;有時用名字的昵稱則顯得更加親密,如“Hi,Sue.”而在中國直呼長輩的姓名可能會被視為極不禮貌的,甚至是“犯上”的。在詼諧幽默的比較中,學生笑聲一片,并增加了記憶力,對異國的文化產生磁鐵般的吸引。
五、結語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已經成為了教師必不可缺的一項要掌握的技能。封閉、靜態、個體學習時代將一去不復返,合理的將信息技術融合到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從“我得學”到“我想學”,提高英語課堂有效性。
作者:嚴可棵 單位: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鎮勝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