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議中美素描教學異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世紀末至今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觀念影響、高校的迅速擴招和考生高學歷的追求,中學的美術教育被虛化,考前應試型、突擊型教育泛濫,導致了高校美術類新生的素描整體水準在下降。設計類素描作為新觀念在20世紀90年代被提出,但至今還處于發展階段,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為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
美國素描教學發展史
在美國教育課程設置上,藝術類課程也被分為基礎課、專業課和理論課。素描也是屬于基礎類課程。但是由于美國的教育體系和觀念的影響,傳統定義的學校已經不存在,很多大學都有自由藝術組和藝術教育組,每個班都有自己的教授,每個教授都有著自己獨立的、極具特點的大綱和教學方式。以《美國當代素描教學》的作者約瑟夫穆格奈尼為例,他的教學體系強調對于一個形態基本性質的探索中,要去除多余的細節,把一個看上去極為復雜的形概括成為一個有邏輯的圖樣;使用宇宙的自然法則來啟發學生對于自然形態本質的認識,并在闡述一切技法之前強調了藝術家的“精神觀點”;要求學生多方面體會在空間中安排形的感覺問題以及造成體積和距離的因素,嘗試不同的個性化語言。這些方面都體現了畫家對待藝術教學的嚴肅性和富有創意的探索精神,這種方法不僅提供了一個寬廣的藝術表現范疇,更重要的在于激發為學生的藝術創造性開辟了道路。
兩國素描教學比較
與美國的素描教學觀念相比,我國的素描教學注重對對象的外形及結構的描繪,強調造型能力的訓練;而美國的素描教學則更加注重構成、節奏、時空觀念、肌理、媒介材料等要素的訓練,從工具到內容、從極端寫實到表現性寫實、從具象到抽象大大豐富了傳統素描的內涵。在基本功方面比較,中國的學生更為扎實,素描作品充分表現出豐富的層次和空間的深度,意蘊讓人回味無窮。但是美國的學生創造性更強、思維更寬泛,其素描不是以描繪對象的準確性為唯一標準,而是建議使用多種工具及材料,表現不同的質感、畫面效果,關注設計基本元素——點線面三者的關系,采用或具象、或抽象、或兩者兼而有之的形式,注重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以及審美理念,這使他們能夠更快更好的融入社會藝術氛圍。從作業時長比較,我國的素描教學依然存在大量的一至幾周的大作業,強調對于形體的深入理性分析、畫面的客觀表現。而美國的素描教學中往往是短期作業,通常情況以幾十分鐘的作業為主,有些甚至只有幾十秒。這些練習訓練的并不是對物體刻畫的深入程度上,而是將注意力放在畫面的結構和張力、表現力上,強調的是畫家本身對于物體的感知、情感以及物體本身形態與結構的空間關系。
綜上所述,中美兩國的素描教學其在藝術規律方面都有共同之處,但在發展史、現代素描教學觀念上都有著很大的不同。為了滿足藝術創作對表現力、創造力的要求,我們需要注意總結兩國素描教學的優缺點,再結合不同專業要求得基礎上,在不同專業的教育實踐中出現了不同面貌的素描,這才是現今素描教學應該面對的問題。
作者:張彩紅單位: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