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體育教育現狀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職教育直接為我國經濟社會提供服務,主要是給社會培養一些相關的技術型人才,其最重要的特點是實用性。而高等職業教育中體育教育的發展和變化,直接關系院校的科學發展。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不僅起到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還將在保障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習生活質量、改善學習生活方式等方面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學校體育教育發展的主流即要求高職院校體育教育達到生活化和終身化以及健康化目標。
一、高等職業院校體育教育的教學現狀
在體育教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即體育的理論知識和將其如何應用到實踐中。體育這門學科本身就具有專業技能強的特點,因此需要與其相匹配的理論指導以及因材施教的重點培養方法。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和我國其他領域的教育相同,教育觀念較為傳統和陳舊,這種教育模式如何應用到較為靈活的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仍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1.缺乏體育理論和專業教育。
在我國的教育發展中,針對體育理論來說,其歷史并不是十分悠久,如今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有待成熟。不管是從運動學上的人體,還是與其相關的一些體育保健和體育心理理論,都是對西方國家的理論照搬照抄,缺乏自己的系統體育理論體系。然而針對不一樣的體育項目,將其應用在不同人種的身上,其發展的重點不可能是一樣的,每個國家的發展重點和現狀不一樣,那么也應該對不同的體育項目所適應的體育理論和心理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
2.體育專項教育實施過程出現偏差。
我國人才輩出,雖然針對體育的教育是從娃娃抓起的專項項目,但是還是要求相關教育工作者具備相應的專業判斷能力,對于每一個受教者來說,并不都能通過刻苦勤奮的努力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而有些體育教育相關工作者只是為了達到一些硬性規定的指標,便十分盲目地選擇一些暫時擁有較高成績的學生,從而往往忽略了那些具有潛能和專項優勢的學生們。
3.教授的目標定位不準確。
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教育往往只是參照普通高校的體育教材和教學內容,沒有形成與自身特點相結合的教學目標。這些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以實踐為最終目標的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高中的體育課本目的只是讓學生了解體育學科的重要性和掌握一些簡單的實踐方法和體育規則,而在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教育中只是單純為了培養一批專業的體育人才。盲目選擇教材的結果就是直接導致了混亂的教育目標,從而使得學生的專業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4.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合理。
一些高等職業院校在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時,不僅沒有結合自身的教學性質和特點,也沒有考慮高職受教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導致沒有形成合理的教育方針。那么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會考慮其自身的教學目的,即給社會培養具備體育專項技能的人才。
5.對體育教學缺乏應有的重視。
高等職業院校中,有很大一部分院校都是私立的,而小型院校資金往往比較緊張,甚至無法保證在校學生能夠享有進行體育教學的標準室外場地,室內體育館就更不用說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學生充分地掌握了體育的相關理論知識,但由于缺乏實踐就很難真正掌握,體育教學也就變得沒有意義。此外,在一些高等職業院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從事體育教育的工作者都不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證,而僅僅是有一些相關的實踐經驗,由于缺乏系統的教學理論構架,體育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6.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缺乏科學性。
在體育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學的評價是一項關鍵的內容,要想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就必須建立和形成全方位的教學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根據每個學生具備的自身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然而在許多高等職業院校中,教學評價體系還只是停留在關注學生體能的階段,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發展沒有引起重視,并且也沒有學生對教學結果的反饋和良好的溝通,使得學生身心發展不平衡,對于發現和開發學生自身的體育潛力和需要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高等職業院校中的體育教育的改革措施
1.轉變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念。
首先,高職學校要轉變傳統的體育教育理念,不應該只是一味加強學生的體育運動負荷,應該重視學生的參與性。應將“以學生為本”樹立為高職體育教學的重要思想。其次,更應該將“健康第一”列為高職體育教學的中心指導思想,將“終身體育”設定為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
2.調整體育教學的授課模式。
我國未來體育教學的發展方向是趨于多元化。日本等國家,已經改進了體育的教學方法,將傳統教學方法逐步發展成為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因此,高職院校要想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就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授課模式進行調整和改革,充分分析本校的自身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通過調查發現,近年來,有部分院校已經對其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和調整,比如采取音樂課堂教學法、主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以及能動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體育教學中,從而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開辟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3.使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要想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先要使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充分提高。要在競爭中選擇體育教學人才。在管理過程中,應該秉承優勝劣汰的用人管理機制。一批新任教師上崗之前,首先,要對他們進行系統和嚴格的崗前教育培訓。一是為了使他們的業務能力得到充分提高,二是為了加強新任教師的師德教育。其次,學校還應該建立相關的激勵機制,可以讓體育教師能夠自覺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最后,還應該給體育教師提供一些進修的機會,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4.加大對體育設施的投資力度。
高職院校要想跟上高等職業教育的步伐,高等職業學校就應該加大投資力度,積極地籌建自己學校的體育館等體育教學場地。除此以外,還應該在建設初期,對體育場館的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充分地考慮教學的使用率和實用性。
5.不斷完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在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注重速度、高度和強度的評價,更要注重體育成績的評價。雖然更快、更高、更強是當今奧林匹克的體育精神,但是高校的學生并不是真正的職業運動員,也就不能強迫學生達到專業運動員的水平。所以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成績的評價過程中,還應該著手于學生是否勇于突破自己。
三、高等職業院校體育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
1.高職體育教育會更加開放。
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教育應該對全社會開放,把自己的觸角延伸到廣闊的社會生活領域,成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還要讓社會參與到高職體育教育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通過多種教育途徑,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且和諧的發展。
2.高職體育教育會趨于終身化。
在終身體育教育系統中,學校所實施的體育教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總體來說,這種教育形式相對比較正規。為此,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教育應該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造,并將其合理地納入終身體育教育的體系,從而使其主干作用得到發揮。
3.高職體育教育面向信息化。
當今時代已經由一個知識、技術、智力相互交融的密集型社會,逐漸步入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急劇膨脹和迅速傳播被普遍視為信息時代的最顯著的特征。因此,發展當今的體育教育應是在掌握計算機技術、高超的解決問題技能、通訊技術以及培養現代科學方面基礎上的體育教育。發展高職體育事業的重中之重是加強基礎技能運用的培養,不僅傳授給學生最基本、最重要的體育科學知識,還要著重開發他們的智力水平和運用科技的能力。著眼當前,高職體育教育改革仍然面臨許多瓶頸,且在漫長的教育大環境下已經形成了重視文化課教學、輕視音體美教育的不良風氣,要完全實現素質教育下的高職體育教育目標仍需要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但是,素質教育的理念作為我國乃至世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已在廣大教育工作者心中生根發芽,高職體育素質教育的實現也是體育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當前我們首要做到的是,從多方面、全方位著手,集教育部、體育教師、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力量于一體,做好各方面的準備,爭取早日實現高職體育素質教育的轉變。
作者:張付海 單位: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