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教育理念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育觀
“誰掌握了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略主動地位?!甭摵蠂炭莆慕M織在德洛爾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提出:“教育必須圍繞著培養學生的四種基本能力,即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事,學會生存?!边@四大支柱“反映了21世紀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的需求,也反映了教育從原有的局限性向跨世紀的新目標的轉變,對我們有著十分重要的啟迪,中小學教育不應該單純地追求升學率,而應該為現代教育的提高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學生構架科學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綜合素質,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提供有利的條件?!保?]而我們目前的教育,特別是一些落后地區的教學,教師在學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時,固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不能自覺地研究它的思想精髓和指導內涵,僅僅局限于簡單的模仿,甚至是機械的照搬,從學校領導的考核制度出發,師生唯成績是問,真正的教學改革與研究只是撞鐘和尚的一件袈裟,對自己的育人目標與育人過程顯得茫然,所以,教學效果不佳,教法改革半途而廢,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被扼殺。殊不知,任何一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或課堂教學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的支配下進行的,只就淺層面地“鸚鵡學舌”模仿幾個步驟和技巧,不在思想觀念上更新,不顧教師與學生的個性來推廣成功的教學法,是對教育的瀆職,這樣的教改無異于東施效顰。教育的本質是促進生命的成長,教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的心靈看到生命的光明,教育所指向的正如馬克思所昭明的人類的終極目的:“人類全部力量的全面發展成為目的本身?!保?]時至今日,時代的發展呼喚著教育的創新,而教育思想的轉變必將引動創新教育的形成和發展,為此,我們只有解放思想———相信學生,才會轉變觀念,進行教改。即使“最不完美的創新要比完美的守成偉大一百倍?!?文蘭森語)只要擁有正確的教育觀,才會擁有相應的人才觀、科學的教學觀和辯證的質量觀。
二、人才觀
人才培養是一個戰略性的課題。要利用好今天,設計好明天,預想到后天。要以超前的眼光和思路,推動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但當前人們的心理失衡現象呈上升趨勢,并且在知識經濟與信息化社會里,國際上所有的競爭都是以經濟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蒂是科學技術與國民素質的競爭,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而在經濟領域里,道德是一只無形的手,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必須冷靜地認識到物欲橫流、道德淪喪而導致的人性淡化給人類文明的前景所罩的陰影。這一切表明,當前人才培養是一項具有艱巨性、復雜性、緊迫性和重要性的歷史工程。一個面向2l世紀的優秀人才必須德才兼備,德才兼備是成才立業、奮發有為的前提,先成人,后成事,是教育的歸宿,“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寧無才。”人才是多種多樣的,工農商勞動者、科技人員和學者專家、行政管理人員,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傳統教育往往看重的是學生的共性,卻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即人格),素質教育就是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能與世界對話的具有健全人格的現代知識分子,要樹立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統一的新的人才觀,這是創造型人才培養的核心,因為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性,沒有個性的發展就不成為人才。全面發展是個性發展的基礎,個性發展是全面發展的核心,而創造性是個性充分發展的必然,又是靈魂。所以,以思想教育為主軸,把培養富有創造性思維的實用性與國際性人才作為我們的育人導向。在現代社會里,教育肩負的更為重要的使命是為人類的明天培養具有現代健全人格的創造性和諧發展的人才。因為真正的人才必須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同時,一切成功者、杰出者,不是他們的智力如何超群,而是他們的非智力因素比一般人突出,所以說一個人成才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完美統一,而且往往非智力因素起主導作用。
三、教學觀
首先,是如何確定教師角色的問題,現代教育觀教師角色的轉換應該是“由經師變為人師,由講師變為導師”,改變原有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這是改革教學理念的核心任務,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知識是不能傳授的,而是學習者自己建構的,正如英•羅素所說的:“教育就是獲得運用知識的藝術。這是一種很難傳授的藝術?!敝R既是認知的結果,更是探索新知的過程和方法。說明真正的知識是有利于創新的。所以說教師角色應該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協作者、指導者和終身的學習者?!笆裁词墙逃?,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思考,作出獨立的判斷,并作出一個負責的公民參加工作?!?赫欽斯語)愛因斯坦說得更簡潔:“什么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边@就是說學生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教學效果越好,實質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用德國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話講:“如果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彼J為:“學校里必須使思維的工作高于一切。”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變講堂為學堂,使課堂教學活動由單向度直線往復向網絡式輻射型轉變,使教學活動成為一種“交往”式的學習活動,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教師不再是教書,法在教材,應充分挖掘教材中能激活學生思維火花的因素給予點撥。正如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的:“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知識,而是為學生設置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由選擇、自行決定,他就會學到他所需要的一切。”其次,“教師要把學生造成怎樣的人,教師也應成為怎樣的人?!?車爾尼雪夫斯基語)所以,教師要培養創造性人才,自己先要創造,“只有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育,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前教育部長陳至立語)而且,人格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創造性人才的核心,所以,“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烏申斯基語)塑造完美的人格是新世紀教育的靈魂。一個優秀的教師,首要的是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因為“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