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德育教育有效途徑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國教育歷來提倡五育并舉,德育為首。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中小學生守則》,落實課程育德,建立學科德育精品課程資源庫,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是新時期德育工作的目標任務。為此,我們必須多途徑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促使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開展。
一、小學德育育德分類
(一)品社課程直接育德
目前,小學品德課程在一、二年級是《品德與生活》,三——六年級是《品德與社會》,這是向學生直接進行思想教育的一門學科,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它為學生全面發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思想品德課程內容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和良好品質的培養的作用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比擬的。一堂成功的品德課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要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另外,教學內容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獨立思考。
(二)其他學科滲透育德
思想品德課只是學校教學中的一部分,單靠品德課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在其他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科內容都具有教育意義,學生學習每一個學科都是為更好地系統學習服務的,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挖掘教學內容的德育因素,找準結合點,加強德育,但切忌安“德育的尾巴”,為德育而德育。
(三)集體活動專題育德
除了課堂教學外,學校德育很多時候是通過集體活動來完成的。學校德育處或者少先隊大隊部要通過集會、集合、專題講座、主題班隊會、課外實踐活動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專題德育教育,發揮學生自我教育和集體教育的作用,使學生在各方面都受到啟發和教育。在實施德育教育的時候,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使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并能選擇正確的方法積極改正。
二、小學德育實施途徑
(一)說服教育,曉之以理
說服教育是教師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這種方法學生容易接受。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能夠使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在談話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放下架子,和學生處于平等的位置,耐心和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語言要生動、具有啟發性,態度要和藹、親切,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在交流溝通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學生溝通交流是說服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這種談話是雙向互動的,教師可以回答學生的問題,學生也可以回答教師的問題,體現了民主和開放,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談話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要有說服力和啟發性,真正走進學生心中。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談話,因材施教,做好工作后及時向學生提出要求,使每一次談話都有實質性的進展。做好談話要滲透到日常工作中,不能只是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才找學生談話。談話的時候,教師要明確談話的內容;采用恰當的談話方式,要讓學生愿意和教師溝通,愿意和教師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否則教師做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勞的。
(二)潛移默化,陶冶情操
陶冶情操是通過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這和說服教育相比,是一種暗示的德育教育方式。情感陶冶可以通過教師對學生的關心、信任等,也可以通過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成為學生的榜樣,進而影響學生,熏陶學生。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使環境成為一種具有親和力的道德影響源。這樣,通過多種情感陶冶,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環境中,產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學校通過打造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把學校的辦學思想、培養目標、三風建設上墻;注重更新學校文化長廊、文化櫥窗和黑板報,讓學校的每一個地方、一磚一瓦都發揮德育的作用。
(三)示范引領,樹立榜樣
教師可利用別人的好思想和好品德的榜樣示范作用,影響學生和教育學生。榜樣示范相對于教材中的知識更吸引學生,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比較受學生的歡迎,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模仿。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希望找到心中的偶像和榜樣,進而去模仿和學習。因此,榜樣示范的教育作用更大。教師運用榜樣示范教育學生,要選好教育的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實際。比如,通過學生了解革命英雄人物事跡,引導學生學習和發揚他們的崇高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通過身邊的好人好事,可以是學校的、班級中的,也可以是學生的朋友。這些人物和事件所表現的好品德、好行為,學生都不陌生。因此,他們更容易接受和模仿。這些更具有說服力,具有更高的德育教育意義。
(四)表揚激勵,批評糾錯
表揚和批評是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種方式,這是對學生品德行為的一種評價,從而使學生判斷自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表揚是對品德好的學生的一種肯定,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增強自信。這種方式可以用于個人,也可以用于集體,對個人的表揚,可以使學生受到鼓舞;對集體的行為進行表揚,可以使學生樹立集體觀念。批評是對學生不良品質的一種否定,批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找到努力的正確方向。總之,德育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是培養人類靈魂的偉大工程。學校、教師要積極開展貼近學生實際的德育教育活動,開拓有效途徑。
作者:胡永學 單位:重慶市墊江縣坪山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