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幼兒教師專業情意素養優化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幼兒教師情意素養概念的認定
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教育的起點,幼兒教師要在日常的教育中讓兒童感知真善美,認知社會,把健康、快樂、勇敢、智慧作為人生的起點。與其他階段的教師相比,具有更高的情意素養要求。
1.1情意素養的概念
“情意”是指“對人的感情”;“素養”通常指人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在某一方面所達到的高度;而情意素養是指人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所獲得的態度體驗和情感水平。包括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對他人、對國家、對事物的熱愛程度等。
1.2教師情意素養的概念
盡管不同時代、階級對教師情意素養的要求不同,但是歸納起來,教師的情意素養是指教師在從教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即對教師職業的態度、意愿、情感。這是教師事業取得成功的內驅力,包括教師對所從事的教學工作、學生的熱愛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質,自主學習新知識、追求真理的熱情。
幼兒教師以女性為主,負責教育學齡前的3歲到6歲的兒童。這一時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和贊揚,但是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需要教師加倍的細心與呵護,需要教師無私的奉獻與愛心。因此,幼兒教師的專業情意素養就是指幼兒教師對其所從事的幼兒教育這一職業的情感態度。包括熱愛幼教事業,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關愛兒童,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能夠認真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格,自尊自律自省,能真正啟蒙和指引兒童的健康成長。
2幼兒教師情意素養優化對兒童健康成長及幼教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2010年11月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幼兒教師情意素養的提升對于我國幼教事業健康發展、幼兒教師自身的發展和幼兒的健全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
2.1推動幼教事業健康發展
近些年,不良的社會風氣、強大的競爭壓力以及自身情意結構缺失等原因導致了一些幼兒教師情意素養偏低。各地幼兒教師虐童案屢屢發生,甚至有些幼兒教師以虐童為樂,這些不良行為引起了整個社會的普遍關注并且挖掘根源。因此,為了兒童的身心和諧發展,推動幼教事業健康發展,必須營造兒童安靜的學習生活環境,凈化幼兒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情意素養。
2.2滿足幼兒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
研究表明,情意因素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兒教師作為施教者,必須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幼教育事業中的重要性,應對幼教事業有無私的奉獻與熱情,有認同感和滿足感,對高尚美好情感有不懈的追求。與此同時,幼兒教師還要克服職業倦怠感,適時調整心態,以保持良好的狀態。在高質量的完成幼兒教育的同時,不斷促進自我發展,使自己在知識、技能、情感方面緊跟時展。
2.3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心智發展
學齡前是兒童的個性和道德品質形成的萌芽期,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處于懵懂期的幼童帶來深遠的影響。一個情意豐富、情感高尚的幼兒教師會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和技能,教孩子以知識和智慧,為孩子打開認識世界的窗戶;用自己對事業的執著忠誠去耐心、細心培養、教育孩子們,讓他們感到生命的美好和成長的快樂,為孩子們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3幼兒教師專業情意素養的優化策略
我國最早的教育專著《學記》對教師素養曾提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師也”的觀點,意即作為一位老師要懂得教學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放眼今天,優化幼兒教師的情意素養,需要探究提高教師情意素養的切實可行的方法。
3.1內因上:教師個人的努力和自我調適
3.1.1熱愛幼教事業,具有崇高的專業理想和專業道德作為從事教育的專職人員,任何一個階段的教師投身于教育實踐都需要強大的情感力量作為支撐。對于幼兒教師而言,從事職業的態度、意愿、情感,是使其事業取得成功的內驅力。為此,幼兒教師需要樹立崇高的專業理想,加強專業道德修養。幼兒教師的專業理想,是對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的真誠向往和熱情追求,是促使教師不斷走向成熟、發展、成功的動力。幼兒教師應該把尊重幼兒權益,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活動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作為自己的專業理想。幼兒教師的專業道德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處理人際關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職業操守。它要求幼兒教師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格,敬業奉獻,為人師表。為此,幼兒教師要心中有愛。只有心中有愛,愛自己所從事的幼教事業,愛自己的從教對象,愛自己從業的環境,才會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有不竭的動力督促自己提高情意素養。
3.1.2適時自我調整,交流情感經驗
對于大部分幼兒教師而言,他們的專業情感不是瞬間生成和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從教工作中的點滴積累。幼兒教師所面對的教學對象———幼童,是正在成長中的人,具有豐富的獨特性,他們情感不穩定、情緒反應強烈,依賴性強,言行不一,這種狀況容易讓幼兒教師產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需要教師本人適時調整,自我反思,控制自己的情緒,具備并自主學習一些控制情感的技巧和方法,能夠換位思考和合理釋放。幼兒教師不僅要對自身情感因素進行認真的反思,還需要經常與同事進行交流,探討成因和補救方法、取長補短,這樣才可以明確自身的不足,吸納他人長處,完善自己,成為真正為幼兒喜歡、家長放心、學校滿意的合格老師。
3.2外因上: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加強專業學習的合理性
3.2.1提高幼兒教師經濟收入,進行人文關懷
幼兒教師是一個社會人,生活、工作難免各種會有壓力和不如意,如何讓他們堅信自己的從業選擇,始終保持高漲的工作熱情,不把消極情緒帶入工作中,為幼兒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整個社會應該倡導尊師重教,給予幼兒教師充分的理解。行政部門增加幼兒園軟硬件的投入比例,提高幼兒教師經濟收入,緩解他們的生存壓力,使他們能夠和中小學教師一樣享受到國家的待遇,在評職、晉級方面一視同仁。幼兒園的管理者不能因為一味強調幼兒教師滿足教師社會、家長的需要而忽略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發展和心理的需求。要給予他們人文關懷,充分激發他們的主動性,滿足他們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需要。不僅如此,還要創造條件,盡可能地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幫助幼兒教師釋放各種壓力,勇敢面對生活。實現自身的價值,具有從業的滿足感。
3.2.2加強對師范學前專業的重視,明確情意素養的要求
師范教育的學前專業對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力。所以,學前教育專業在素養結構上應該明確對學生情意素養的要求,加強對情意素養的重視。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能過于側重對學生認知過程的指導,而忽視對情感過程的指導。要從入學開始就加強對學生進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明確職業要求并且為此付出努力。我國應積極主動學習其他國家在此方面的優秀成果,學習其他國家將社會與情感課程、生命技能、社會發展、情感判斷與分析等課程納入正式教育中,根據實際情況考慮開設一些類似的專門培養教師情意素養的課程。同時,學前教育專業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要重視社會實踐和教育實習,通過實習,使學生在從教前一方面具備了一定的職業技能,優勝劣汰,為未來工作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情感上可以堅定職業理想,對未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一種理性的審視,這樣才不至于因在工作中倉促應戰,準備不足而導致挫敗感,以至于情感失控,遷怒于學生,無法勝任幼教工作,影響兒童身心的和諧發展。
4、結語
總之,要優化幼兒教師的情意素養,不僅需要幼兒教師自身的努力,還需要師范教育對提高幼兒教師情意素養的重視以及尊師重教的氛圍。這樣,才能充分通過內因、外因的決定作用和促進作用,使提升幼兒教師情意素養的優化策略落實到實處。
作者:蓋麗娜 單位:大連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