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幼兒教師教學語言問題與對策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教學語言素養培養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體現,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是推動幼兒全面發展的保障。同時,教師的語言表達是影響幼兒學習效果的關鍵性因素,對幼兒今后語言表達存在一定影響。本文筆者將以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為出發點,分析幼兒教師語言表達存在的問題,介紹表達不當的原因,探究提高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前言:
語言表達能力,即基于表達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過程中,對字、詞、句、段的運用能力。具體而言,即準確用詞,語意表達清楚,符合語法規范,能清晰、準確、連貫的表達客觀概念,且不存在語病現象。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教師必須掌握的專業素養,本文所涉及的語言表達能力指的是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啟蒙者,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則是影響幼兒學習的重要因素。鑒于此,提升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一)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基礎
托爾斯泰曾提出: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興趣。興趣是以主觀意識為指導,激發的從事學習積極傾向和感情狀態,是基于學習對象某種積極心理特征所引發的。針對幼兒,其智力和興趣發展尚不完全,因此,教師的語言成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基礎條件??梢姡處熣Z言表達能力關系著幼兒學習興趣的形成,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是搭建良好師生關系的保障
充分的交流與溝通是搭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而語言表達能力是師生建立融洽關系的保障。幼兒教師通過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且蘊含一定的趣味性和親和力,避免幼兒對教師產生陌生感與恐懼心理,愿意靠近老師,并積極、主動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且配合教學活動的開展,促使幼兒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由此可見,幼兒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搭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存在必然聯系,而提高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是推動幼兒發展的可靠手段。
(三)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
幼兒教育以智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處于發展期的幼兒為主體,從而對幼兒教師的語言表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教師通過具有親和力的語言表達技巧,促使幼兒學習需求得以滿足。在幼兒教學過程中,若幼兒教師的教學語言富含趣味性、啟發性和感染力,有助于增加幼兒學習興趣,達到提高幼兒學習效果的目的。因為,只有幼兒興趣得以激發,或者說幼兒被教師的語言所感染和鼓舞,進而產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幼兒學習效果則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二、幼兒教師語言表達存在的問題
(一)模糊不清
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教學語言模糊不清是導致幼兒學習效果不佳的關鍵因素之一。若幼兒教師語言表達模糊,致使學生對老師講解的內容聽得也十分模糊,導致幼兒難以正確、全面理解教師教授的教學內容。目前,句尾字音弱化現象在各地區幼兒課堂教學中頻頻發生,即使弱化音量并未出現過小的問題,但幼兒已經適應原本的音量,致使幼兒對弱化音聽得不夠清楚。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幼兒教師聲音過于渾濁厚重,易導致幼兒無法聽清教授內容,嚴重影響幼兒的學習效率。
(二)重復啰嗦
在授課過程中,幼兒教師語言重復啰嗦現象頻頻發生。一方面,諸多情況下,幼兒教師擔心幼兒跟不上自己講課的節奏和進度,重復講解同一內容。另一方面,部分幼兒教師因過于慌亂和緊張,句子與句子間無法有效銜接,導致學生難以正確理解該部分內容,迫使幼兒教師重復講解該部分知識點。
(三)發音不準
普通話是教師必備的專業素養,應用普通話授課是幼兒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針對諸多幼兒園,均明確提出普通話教學需求。但是,在地方語言、口語語調和語匯組合等因素影響下,諸多幼兒教師普遍存在普通話發音不標準的問題,進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幼兒教師與幼兒使用的方言若存在差異,且幼兒教師普通話中夾雜著方言腔調,致使幼兒教師所表達的教學內容缺乏清晰度,導致幼兒學習效果受到影響,阻礙幼兒正確發音。
(四)語速失調
針對幼兒教師,語速失調仍屬于授課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幼兒教師由于自身語速問題,在授課過程中,以自身習慣為出發點,隨意更改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語速。然而,在授課過程中,幼兒教師語速若較快,幼兒難以跟上教師的步伐,語速若過慢,致使幼兒常表現出溜號等狀態。
三、表達不當的原因
(一)教學語言專業情感不強
教學語言專業情感是幼兒教師職業素養的重要體現。若幼兒教師對自身職業缺乏正視,致使其專業情感不強,對幼兒教學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時間不足,導致教學語言表達情感性未達到標準,幼兒感受不到來自教師的愛,使得幼兒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迫使幼兒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二)教學語言理解存在偏差
目前,教學語言理解偏差現象普遍存在幼兒教師中,授課過程中,幼兒教師認為語言表達只需生動、夸張即可,就好比電視動畫片中的主持人一樣,幼兒即會關注教師講解的內容,此現象即是幼兒教師對教學語言理解存在的偏差的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幼兒教師的語言表達應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保證語言表達能夠為幼兒理解,且具有一定趣味性和啟發性,為幼兒全面發展創造條件,而非單純的表演和夸張的肢體動作。
(三)語言表達能力不高
語言表達能力是課堂教學質量的保障,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關鍵。其中,影響語言表達能力強弱的因素,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先天條件,先天條件是個人無法決定的和更改的。同時,由于先天條件存在區別,部分幼兒教師先天條件好,語言表達能力較強,而仍存在部分幼兒教師因先天條件差,語言表達能力不高。另一方面,后天環境因素。若后天環境和訓練存在不同,亦會部分導致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不高,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四、提高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一)強化專業情感的培養
專業情感是對幼兒教師的基本要求,換言之,即幼兒教師需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秉承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且熱愛幼兒,促使語言表達更具感染力和親和力。一旦幼兒教師存在專業情感缺乏現象,不管教學設計多有趣、多豐富、多全面,都無法體現真誠和愛,使得所表達出的語言更多體現的是生硬晦澀?;诖?,強化幼兒教師專業情感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幼兒園應通過講座、教育等方式,迫使幼兒教師建立較強的專業情感,以飽滿的熱情對待課堂教學和幼兒,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主動、積極參與教學觀摩活動
教學觀摩活動不僅是評價別人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而且是提升自我語言表達的重要手段。通過教學觀摩活動,幼兒教師間可達到相互學習、共同發展的效果。幼兒教師在聽其他教師授課時,將其他教師的語言表達與自己的語言表達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別人的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取長補短,促使自我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為推動幼兒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三)提升普通話水平
普通話授課是幼兒園教學的基本要求,鑒于此,幼兒教師應以《國家普通話測試標準》為指導,嚴格規范自身語言表達,提高自我普通話水平。與此同時,在日常授課中,幼兒教師應堅持抑揚頓挫的基本原則,確??谡Z表達字正腔圓,語速保持適中即可,避免對幼兒語言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另外,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幼兒教師應盡可能保證流暢性和準確性,防止出現嚴重錯誤現象。
(四)合理利用中音教學模式
合理利用中音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幼兒學習效率。基于中音教學模式下,在授課過程中,幼兒教師與幼兒處于平等地位,對教師講解的內容,幼兒不會感到刺耳或不適,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同時,以幼兒心理發展特征為指導,幼兒教師將口語表達擬人化,增加語言表達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強化幼兒與教師間的交流與溝通,為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奠定基礎。
五、討論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影響幼兒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導致幼兒教師語言表達存在模糊不清、重復啰嗦、發音不準和語速失調等問題,嚴重影響幼兒教學質量。鑒于此,為提高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在強化專業情感培養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教師主動參與教學觀摩活動,提高普通話水平,科學應用中音教學模式,促使幼兒學習效率得到提高,為幼兒后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雷霞 單位:河南省文化廳藝術幼兒園
參考文獻:
[1]張芳芳.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言語行為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
[2]袁冰楠.幼兒教師教學語言的問題與對策[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Z1:60-62.
[3]張宏云.幼兒教師教學語言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10:47-49.
[4]逄紅晶.幼兒教師語言表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導刊(下旬),2015,02:62-63.
[5]祁盛楠.幼兒英語浸入式教師隊伍建設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6]李曉萍.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課堂提問的觀察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7]宋婷.幼兒教師教學語言存在問題及優化策略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