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整合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信息技術滲透在幼兒園教育中,主要是以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以及視頻、音頻等方式呈現。信息技術實現了在教學過程中的動態,形象、靈活生動地呈現。更容易激發幼兒對知識的渴求與興趣,對知識的掌握理解也更加具體深刻。
1.信息技術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
為了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為日后個人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幼兒園教育將美術教育擺在了突出的位置上。下面我們以川劇臉譜為例,來分析信息技術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作用。川劇臉譜是我國民族藝術的優秀代表之一,也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講授本堂課時,教師首先播放一小段川劇,幼兒處在對新生事物極其好奇的認知階段,學習川劇的興趣被激發出來。繼而通過視頻播放一小段川劇,并讓幼兒觀察視頻當中的人物有什么特點。學生通過動態的視頻,可以清晰地看到川劇中人物的衣著和臉龐與常人不同。教師通過制作好的PPT課件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各式各樣的臉譜,引導學生觀察每個臉譜的特點,幼兒們紛紛開始討論。由教師對不同的臉譜進行解釋與說明,臉譜都采用了多彩的顏色進行搭配,并且在樣式上多是采用對稱或者夸張的手法進行繪畫。最后讓幼兒在所給出的臉譜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臉譜進行簡單模仿完成一個幼兒的繪畫作業。
2.信息技術在幼兒語言活動中的應用
幼兒階段孩子的認知剛剛萌生,對語言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聆聽、模仿。信息技術由于它的智能化以及圖形化,使幼兒教育內容以更加生動,形象的畫面呈現在幼兒視野當中。在我們傳統的語言教學活動當中,主要是通過老師講故事、與幼兒談話的方式來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的表現方式不僅不夠豐富,而且學生的興趣也很難被激發。信息技術的融入解決了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以大班語言活動“巴喳——巴喳”為例,來闡述信息技術在語言活動教學中的應用。首先,教師播放音頻《巴喳——巴喳》,音頻中朗誦者感情豐富,普通話標準,可以把孩子們快速地引入情景,然后由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誦一次詩歌,并提出問題:小朋友們,你們來猜一猜“巴喳——巴喳”是誰的聲音?小動物們聽到“巴喳——巴喳”的聲音后,都躲到哪里去了?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教師播放制作好的Flash動畫,畫面上由上到下依次是茂盛的樹木、松鼠、草叢和樹洞。并且在不同的地方貼有不同的聲音符號。學生在觀看Flash動畫的過程中,聲音和動畫是同步的,所以幼兒很容易可以得到答案。
3.信息技術在幼兒常識教育中的應用
我們生活的大自然中,有些現象常常可以見到,而有一些則不容易見到。為了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生活中不常見的常識現象,信息技術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些動物具有再生能力,但“再生”對幼兒來講極其陌生,傳統課堂又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它。運用信息技術則可以輕松說明。本文以“小螃蟹的斷螯”來說明。教師首先提出,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是有再生能力的。由于幼兒初次接觸再生這個詞匯,所以學生紛紛提出什么是再生?所有動物都可以再生嗎?植物也可以再生嗎?等一系列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然后教師通過Flash動畫的播放,讓幼兒在動態視頻中觀察到螃蟹斷螯慢慢地自己又重新生長出來,為了進一步說明再生的概念,還可以用壁虎的斷尾以及斷了的蚯蚓重新長出和原來外形大致相同的尾巴或器官的動畫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
二、結語
在信息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整合的有效性研究中,我們的教學理念從傳統的教師教授為主體過渡到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為主體,信息技術滲透到幼兒教育的內容、教學形式和方法等各個方面,幼兒在動態、有聲的情景中掌握知識更加印象深刻,學到的知識也更加靈活有趣,在增加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讓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發揮更高的作用。
作者:董麗莉 單位:江蘇揚州市寶應縣魯垛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