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幼兒園教育因材施教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我國的教育事業中,幼兒教育是成就人才的基礎,在幼兒教育中參與教學活動者就是幼兒啟蒙教師,主要負責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與健康管理,并且要時刻注重對幼兒的個性發展,發現幼兒的個體差異,以此來培養幼兒的整體能力。這就要求在施教環節對幼兒進行因材施教方針,針對不同幼兒的個性進行不同方案的教育,充分挖掘幼兒的潛質。本文通過對因材施教含義的分析,來探討幼兒教育中實行因材施教的策略。
【關鍵詞】教育方式;因材施教;相關策略
一、因材施教的含義
1、字典中因材施教的意義
從字面上解釋因材施教,就是對每個人的能力、性格、興趣等方面進行不同的教育模式。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對受教者的智力程度進行教育方式,智力偏高的使用何種方式,智力正常的使用何種方式;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喜好方向選取教育方式;綜合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育方法。
2、結合幼兒教育理解因材施教
在幼兒教育中,因材施教就是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幼兒實施教育方式。一般都是從幼兒的年齡和性格上出發。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針對每個幼兒的差異,幫助幼兒發掘自身的潛質,在幼兒本身的程度上指引他們向更高水平發展;以自己的能力去到達可以發展的層次上。在教育中,一定不要對幼兒運用同樣的標準進行衡量。
二、如何在幼兒教育中實行因材施教策略
1、幼兒個性差異
每個孩子在各自的成長環境中都會有著不同的性格差異,教師要對幼兒彼此的差異加以了解。在幼兒沒有進入幼兒園之前,他的家庭教育就是他們的第一位教師,在幼兒邁進幼兒園的第一天起,第二位教師的重擔就落在了幼兒教師的身上;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幼兒教育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作為幼兒教師就要明白自己的責任有多么重要,自己的使命有多么光榮。
2、對幼兒實行素質教育
傳統的幼兒園只是家長將孩子托付看管的一個場所,幼兒園的相關人員也不能稱之為教師,最大程度就是保護孩子的健康及安全。如今的幼兒園在家長送孩子的第一天起就開展了素質教育的方式。幼兒離開家庭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中生活,難免會有抵觸情緒,內心會產生害怕、孤單、無助的心理,進而出現哭鬧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扮演家長角色的同時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幼兒進行安撫,教師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喜好的方向,在與孩子進行交流時讓孩子感覺到溫暖;并不是以主導的方式去對待孩子。讓幼兒喜歡與教師接觸,并把幼兒園當做是自己的家;只有這樣才可以將素質教育在幼兒階段貫徹落實。
3、教師要完善課堂教學方式
幼兒教育畢竟是一種學前教育,要區別與傳統的一刀切的教育方式,這樣才有利于保證孩子們的個性發展,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老師在教學方式上多下功夫,幼兒的特點就是紀律性比較差,這就需要老師有針對性的去調整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來施教。幼兒的表達能力還沒有成熟,在施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每個細節,來把握孩子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去引導,及時解決孩子們反饋回的信息,這樣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為孩子們以后的發展打下好的基礎。
4、教師根據幼兒的特點調整教學內容
幼兒教育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幼兒教學中應該引起各位幼兒教師的足夠重視,要針對孩子幼兒階段的特點設置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活潑生動,能充分調動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比如說開展學習游戲、手工小制作、主體性游戲等等,讓孩子們在快樂的玩耍中不知不覺就把知識掌握,教學內容不要采取強制灌輸,那樣只會是與違反,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5、幼兒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教師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在幼兒教育階段開展因材施教,教師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能是為學生授業解惑的基礎。沒有教師在教學中的辛勤勞動,幼兒教學的應材施教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更不用說深入的發展和推廣了。所以說我們必須加強幼兒教師的自身修養,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和專業素質,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來引導孩子們,這樣才能奠定好幼兒因材施教的基礎。
三、針對不同性格幼兒的教育方式
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著不同的性格,要區別對待。例如:同樣是表揚,有的孩子需要當眾表揚才能產生自信心,有的孩子只需要教師的一個微笑就可以勁頭十足;有的孩子需要教師的口頭表揚,有的則相反,需要物質上的獎勵,哪怕是一朵小紅花。對待批評也是,有的孩子必須嚴厲批評,才能認識到錯誤;有的孩子只要教師對他皺一下眉頭,就會難過好幾天。作為幼兒教師,就要爭取在最短時間內了解每一個孩子,把握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才有可能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1、對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
不少幼兒是家中唯一的寶貝,家長難免溺愛放縱,使這些幼兒養成了不良習慣。還有的幼兒家庭中就存在一定的暴力傾向,使得幼兒看樣學樣,認為這是正常行為。到了幼兒園之后,他們可能會打人、罵人,擾亂其他幼兒的正常活動。教師對待這類幼兒,一是不能完全置之不理,或者厭煩責罵;二是要盡快了解其家庭背景,分析其這樣做的深層次心理原因。在與這類幼兒交流時,教師的音量應適中,語速稍快,把危害講清楚,也就是為什么不要這樣做的道理。不需要講得太多太深,不要用成人化的語言。還可以通過故事教育,也可以視情況給予一定的處罰,使得幼兒盡快認識到錯誤行為的后果。
2、對待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拖拉的幼兒
有些幼兒在一段時間內,不能專注于某項活動,這常常使得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比其他幼兒慢一步,也影響了他們的自信心。教師應該多關注這類幼兒,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提醒。也可以用比喻和比擬的修辭手法,告訴他們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還可以陪他們一起做,直到帶動幼兒做完。
3、對待性格孤僻、內向的幼兒
有的幼兒性格比較內向、孤僻,自信心不足,對別人的態度比較敏感。這些幼兒與其他幼兒交往少,常常一個人玩。對這類幼兒,教師首先要多注意他們,多與他們親近;其次,引導他們多參與集體活動,多表揚和鼓勵,讓他們逐漸樹立自信心。教師跟這類幼兒說話時,語音要柔和親切,身體距離要近一些,聲音不要太大。還可以講一些有關的兒童故事,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幼兒教師必須首先做到了解幼兒的性格特點,然后才能在教育過程中針對不同性格的幼兒因材施教,最終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結語
總的來說,幼兒教育就是一種啟蒙教育,在幼兒心理及身體成長的路上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怎樣展開幼兒教育活動,并促進其身心發展,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點。因材施教策略有著豐富的教育理念,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其未來發展打下基礎,在幼兒園教育中實行因材施教策略,對幼兒最初的認知及心理、學習上都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田起宏,韓笑,雷涯鄰.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6).
[2]林金輝,鄢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重在理念和機制[J].人民教育,2010(21).
作者:姜海清 單位:寶泉嶺農場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