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商職業教育精準扶貧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電商人才短缺掣肘著電商扶貧在攀西地區的成效。面對攀西地區職業教育現有的條件與制度、布局與認知的障礙,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就業培訓和創業指導上的功能優勢,探索通過改善辦學條件、建立扶貧長效機制、提升高校服務能力等路徑實施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提升攀西地區電商精準扶貧效能。
關鍵詞:職業教育;電商精準扶貧;路徑
精準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前提,是黨和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戰略舉措。電商扶貧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于2014年正式被國務院扶貧辦納入扶貧的政策體系,次年,其作為“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實施。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能夠讓貧困地區的產業與外部的大市場直接對接,使得貧困地區的更多農產品可以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出去,促進就業,從而實現精準脫貧。2018年,全國貧困縣在阿里平臺的電商銷售即達630億,扶貧的效果較為明顯。根據人類脫貧發展的相關經驗,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職業教育作為提升農村貧困人口素質和就業能力的直接手段,應當在農村的脫貧攻堅中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強調社會性、普惠性和公益性,更適合于培養社會需發展和產業升級所需的技能人才。對于貧困農村地區,對貧困人群及其子女系統開展電子商務職業教育,可以促進貧困地區農民了解電子商務的運營技巧、更多的接觸外部的市場和獲得參與外部市場競爭和學習交流的機會,有利于提升貧困人口素質能力提升,甚至能夠主動參與到農村電商的經營中,從而變“輸血”為“造血”,達到真正的拔出窮根。
1攀西地區電子商務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現實意義
四川省的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攀西大小涼山彝區、川西北高原藏區、川北秦巴山區、川南烏蒙山區等四大連片貧困區,尤其是以攀西地區(包括攀枝花市和涼山州)的大小涼山彝區的連片特困地區地域跨度大,基礎設施條件差,信息不暢,且多為少數民族聚集、貧困程度深。但攀西高原,生態環境優越,特色農產品豐富,開展電子商務能有效的克服交通制約因素,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由于長期受到地理排斥、信息排斥和金融排斥等,本地的經濟無法與廣闊的外部大市場進行對接,缺乏有效的突破路徑,導致發展受到極大限制,電商人才短缺更是影響其電商扶貧效能發揮的瓶頸因素。因此,攀西地區電子商務人才的發掘與能力提升成了該地區發展農村電商的關鍵性問題。
2攀西地區電子商務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實際困難
2.1攀西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條件與制度支撐受限。在攀西地區發展職業教育首先受限于其貧瘠的經濟條件。該地區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教育發展水平滯后,客觀條件限制了職業教育發展。據教育部的《2018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表》公布的數據,通過將攀西地區所在省市中等職業學校生均預算教育事業費跟全國平均水平比較發現:在2017至2018年,四川省中職學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教育事業經費、公共經費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在逐年增加(表1)。表1四川省中職生教育經費執行情況與全國中職生
2.2職業教育的區域發展失衡與專業設置不當。攀西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同樣影響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就地域分布而言,四川省共有111所院校開設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涼山市與攀枝花市合計只有6所(表2)占比不足6%。從專業結構來看,現有職業院校所開設的專業普遍存在著結構不合理、專業與產業對接不緊密等問題。以教育部公布的高職高專指導性專業目錄為標準,對現有6所開設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的高校進行專業情況分析,結果顯示,6所院校總共開設的109個高職專業,專業的結構不合理,門類較為分散(表3)。對于電商職業教育而言,目前僅有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應用技術職業學院2所院校開始了電子商務專業,通過調研目前攀西地區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總在校生人數不足800人。電商職業教育人才供給不足。
3.1加大資金投入,改善攀西地區電商人才培養的條件。各級政府要把實施職業教育作為教育扶貧的重點措施,瞄準基礎設施建設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這兩大痛點,在財政投入、多渠道資本引入、多方式自籌增補資金基礎上,充分依托國家支持教育扶貧的政策導向,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在職業院校建設用地需求上的優先保障,對職業院校基礎設施建設規費施行減免優惠政策。貫徹“校際幫扶、校企共建”,構建依托工業園區、個體企業、職教集團的實習、實訓載體,通過優勢互補,改善攀西地區電商職業教育實習、實訓條件不足的現狀。在改進教學資源,提升教學軟件條件方面,一方面,應暢通外部借力渠道,通過區域間的校際幫扶、專業幫扶、行業幫扶,從外部找助力,積極對接現有優秀教學資源,提升電商教學資源的構建速度;另一方面,應推進內部發力機制,通過講座培訓、以賽促教等形式,督促教學技術、教學手段的信息化升級,從內部生動力,逐步實現電商數字教學資源全覆蓋,提升電商教學資源構建深度。
3.2提高資助力度、精準識別、精準施策,建立職業教育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加大職業教育資助力度,支持攀西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戰略。職業院校可從學校收入中和企業贊助中拿出資金通過增設獎助學金等方式資助學生,保證不讓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貧困而失學。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進行精準精細化培養。職業院校可以在行政班之外,再開設扶貧勵志班。開展以講座,班會實踐,心理輔導等為主要形式的第2課堂勵志教育活動,實現扶貧扶志。實行結對幫扶。每個貧困學生對應一個指導教師。教師及時了解貧困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困難。引導和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通過“教好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村”,提高人口素質,助力攀西地區學生成才,實現扶貧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阻斷“貧二代”。
3.3開展對外服務,職業院校助力攀西地區電商扶貧。職業院校師生利用業余或寒暑假時間前往攀西貧困村進行單次或短期電子商務知識培訓,通過科技下鄉等形式開展送教上門。攀西地區農民大部分的思想意識比較落后,對電商缺乏認知,通過開展培訓能夠提升攀西地區農民開展電子商務的參與意識,促使他們意識到發展電子商務的重要性,提高農產品質量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幫助貧困農戶以更快的速度實現發家致富。幫助部分青年農民掌握電子商務實踐運營技能,幫助他們盡快成長為農村電商從業者。政校合作、設立電子商務技術服務咨詢中心,職業院校選派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及優秀學生在咨詢中心長期開展咨詢服務,為貧困地區電商創業人員提供電子商務技術支持,手把手教農戶解決電商運營等實際問題。政校企合作,推進項目合作。政府積極引入優質電商企業落地攀西地區,政校企三方合作申請電子商務精準扶貧專項項目。職業院校組織師生開展走訪調研和技術幫扶帶動當地村民開展電商創業,實施扶貧工作。
4結論
電商人才短缺掣肘電商扶貧在攀西地區的成效,需要職業教育發揮就業培訓和創業指導上的功能優勢,探索通過加改善辦學條件、建立扶貧長效機制、提升高校服務能力等路徑實施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提升攀西地區電商精準扶貧效能。
參考文獻
[1]王霞.縣級市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J].時代貿,2019,(09).
[2]高亞娟,胡付照.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為例[J].技術與市場,2019,(05).
[3]肖雯,李庚云.鄉村振興戰略下郵政農村電子商務痛點剖析及對策[J].郵政研究,2018,(06).
[4]安帥,趙沖,周穎磊.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問題的研究—以回族聚居村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8,(14).
[5]蘇奎,何凡,劉玉洋.創新、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個案研究及其啟示[J].2018,(01).
[6]許軍林.基于農村電子商務的信息扶貧策略研究[J].中國商論,2019,(07).
作者:郭瑜 劉利 單位: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