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農產品品牌建設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國是人口大國,同樣也是農業大國,農業在國家經濟中占據重要性地位。隨著我國加入WTO,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農產品出口量雖逐年增加,但同時暴露出許多問題,尤其是農產品品牌化程度低,影響了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分析了我國農產品品牌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期為我國農產品品牌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產品;品牌建設;出口;農業強國
1農產品品牌建設的重要意義
隨著中國加入WTO,經濟發展的步伐在不斷地加快,全球化進程同樣在加速推進,國內的發展面貌煥然一新,人們不再滿足于溫飽問題,而是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質。單單就“吃”這一方面,過去市民僅僅要求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行,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日益改善,人們追求安全有保障、營養豐富的農產品。有品牌的農產品就相當于是有了一張身份證,是質量有保證的證明,是進入市場、出口到國外的通行證。由此可見,建設農產品品牌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具有重大意義。
1.1品牌建設對農業企業的意義
農業企業是農產品品牌建設的主體,品牌的成功建設,對于企業來說是具有巨大的影響的。企業利用品牌的輻射力,將產品的信息和內在價值呈現給消費者,消費者在品牌所帶來的保障下,會選擇繼續回購自己心中滿意的農產品,并且會口口相傳,推薦給身邊的親戚好友,因此品牌農產品的銷量在逐漸增加,企業的利潤自然在上漲。隨著知名度的提高,企業推廣農產品的成本也在下降,可謂是雙豐收。在豐厚利益的驅使下,農業企業都會積極構建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農產品行業也會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農產品結構也會不斷優化升級。
1.2品牌建設對農戶的意義
農戶是農產品品牌建設參與的主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名牌特優農產品代表著質量上乘,有安全保障的農產品,這就對農產品從選種、播種、澆水、施肥、驅蟲等環節有著嚴格的要求,需要遵循特定的時間順序,自然而然地,農戶就要拋棄過去傳統的種植方式,采取全新的培養模式,從源頭上選取高質量的農產品種源,獲得出類拔萃的農產品。因此農戶需要學習有關農產品的科學知識,通過書籍、電視、廣告等傳播媒介獲取最新的信息,從而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那么農戶的種植模式也變得現代化,個人的文化素養也得到提高,從而進入良性循環的模式,通過科學技術降低生產成本,農戶的收入得到提高,工作積極性持續高漲,整個農業行業也進入良性運轉狀態。
1.3品牌建設對消費者的意義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困擾大家最大的問題之一,尤其是2008年爆發的“三鹿奶粉事件”,它對人們產生的恐懼一直延續至今,人們從此對“吃”更加講究。品牌賦予農產品的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它代表著企業的理念和企業對消費者做出的承諾,因此能夠給消費者提供可靠的、安全的、綠色健康的農產品。一旦消費者認定某一品牌的產品,便會成為回頭客,而不再選擇其他品牌的產品,也節省了不同品牌相互比較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
2我國農產品品牌建設的現狀
農產品品牌建設是指農產品品牌建設主體對品牌進行的規劃、創立、培育的過程。我國本身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農業發展的問題,在中共中央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就提出“培育知名品牌”、“加大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力度”,這些都足以說明建設農產品品牌的重大意義。但是,相比于西方國家,我國各個行業的農產品能夠有耳熟能詳的品牌是十分有限的,這就暴露了目前農產品品牌建設中的一些現實問題。
2.1農產品種植結構單一,后期加工粗糙
我國各個地區的農產品種植模式基本是相似的,沒有相應的區域特色,也沒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實地調研,只是單純的種植農產品,大量的噴灑化肥和農藥,導致土壤本身的營養成分大量流失,土質疏松。在一開始,農產品的產量可能會有所增加,但隨著上述情況的持續發生,產量只會不斷下跌,農產品的口感和營養成分也會大打折扣。西方國家的農產品深加工與我國的相比,前者已經達到了90%,而我國還是大部分處于農產品初加工的狀態,沒有科技含量,與農產品現代化脫軌。即使初級農產品出口到國外,也只是貼牌銷售,沒有自己的品牌。要想解決農產品深加工這一問題,這就與科學技術有密切的關系。
2.2人才的匱乏和獎勵機制的不健全
縱觀全國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人員,大多數都是通過實踐得出一定的經驗,極少一部分人是受過專業、系統的農業知識培訓。那么這些人就不能在農產品品牌建設的過程中,起到領頭人的作用,無法根據市場的導向發揮積極主動性,只能被動地對市場動態做出回應。由此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必然產生不了經濟效益。在中國大多數人的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不愿意從事農業這一行業,覺得沒有利潤空間,反而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人數遠遠超過第一產業,這與農業機構的獎勵機制的不健全是有極大的關系的。沒有健全的獎勵機制,人們當然沒有工作的積極性,品牌建設也會很大的阻礙。
2.3品牌意識薄弱
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并不是很注重農產品的品牌,他們把關注點集中在農產品的新鮮度和價格上面。長期下去,劣質農產品在價格上占優勢,最后在市場上完全取代特優農產品,而且有的低質量的農產品假冒品牌農產品,在消費者無法辨別真偽的情況下,肯定會選擇價格低的產品,這樣反而會損害品牌農產品的名聲。所以,即使成功建設了農產品的品牌,對品牌的維護也是至關重要的。
3對策與建議
3.1政府給予政策支持,扶持當地特色農產品
在建設農產品品牌的漫長道路中,政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品牌建設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需要從宏觀上進行把控,制定縝密的品牌建設計劃,這就需要市場信息的及時性,將品牌建設的所有參與者聯系起來。但是,由于在現實生活中,企業和農戶雙方聯系的不緊密,導致信息的不對稱,對品牌建設造成很大的阻礙,這時候政府就需要在宏觀上領導雙方配合。除此之外,政府要在資金和技術上采用傾斜政策,對農業企業和農戶給予支持,幫助各個地方發現自己的區域特色,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
3.2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
農業企業要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緊跟市場的動態走向,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多參加國內和國外的大型科技展,學習最新的科學技術,增加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企業要加強和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利用他們的科研成果將其轉化成物質,提高轉化率。除此之外,企業要定期對內部員工進行專業化培訓,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這樣企業才能在市場上永葆活力。
3.3增加品牌意識,加大宣傳力度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品牌建設是一個復雜的、漫長的系統工程,良好的建設氛圍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和相關農業企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報紙、電視等傳播媒介,宣傳產品品牌化的重要性,以及品牌建設成功后對品牌的保護意識,為農產品產業化、品牌化和現代化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瑜.農產品品牌建設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0.
[2]張可成,王孝瑩.我國農產品品牌建設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9(2):22-24.
[3]王峰.山東省農產品品牌建設研究[D].山東:山東農業大學,2008.
作者:陳瑤 單位:浙江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