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率日趨增長,其根源是教育的失誤。鄧小平同志在1989年“6.4”風波后就曾嚴肅地指出“改革開放十
年來,最大的失誤是教育。”20多年后的今天,最大的失誤依然還是教育。這些失誤不在受教育者,而主要在教育者。其具體表現
為沒有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擺在應有的重要位置。那么,應如何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呢?
一、必須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擺在應有的重要位置
教育方針強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以德為本!為主導!但實施中卻未能很好貫徹,現在的教育評價體系片面地強調了
智育。智育第一,智育惟一,不論社會還是家長,對一個地區、一所學校,乃至一位教師、一位學生的評價仍然唯考試分數是舉。就
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講的那樣,“單純以分數取人,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學生,讓上課評分成為人們精神生活惟一的吞沒一切的領域”,
殊不知“人的行為總是由某種主導的,首要的東西所決定的,這個起決定作用的主導成分就是思想道德。”智主利己,德在益人。教
育首先要教育人有德。人是社會性動物,教育的第一天職就是把人培養成真正的人。即將自然人培養成社會人,善良、公正、誠實地
與他人和睦相處。否則對他們、對群體、對社會的安全就會造成極大威脅。
二、要準確地把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規律
德育目標要充實具體。可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卻表現為宏觀性的多,微觀性的少;方向性的多,具體指導少;抽象的概念多,
鮮活生動的事例少。我們認為:
1.德育的目標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誰也無法據此來檢查德育工作的抽象概念。空乏而不具體的目標常常難以把握,而易于背
離。未成年人究竟是未成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觀察、思維方法。他們認識事物往往依賴感性的直覺。通過說理辦法對未成年人進行
道德教育固然必要,但是必須照顧其年齡特點,應以未成年人的本能、需要、能力和興趣為基礎。否則,絕不會打開孩子的心扉。
2.要培養強烈的道德情感。德行是“知”與“情”的有機結合,是一個充滿活力強烈愛憎感情的褒義詞。對學生的德行教育,
不僅要向他們灌輸“善”與“惡”的基本道德觀念,培養其鑒別判斷是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其對善良、正義、誠信、節制、
人度、進取、勤奮、守紀、文明的熱愛,贊美、欽佩和渴求之情;對兇殘、白私、狡詐、貪婪、妒忌、懶惰、野蠻、骯臟之厭惡、憤
慨、抵制的感情。強烈的道德情感是對德行準則理解、把握的基礎。情感具有比知識更巨大的爆發、裂變力量。偉大的德行更多地表
現為情感的沖動。有高尚道德情感的人,能嫉惡揚善。否則,就會以麻木漠然之情對待善惡,甚至反把恥辱當光榮。
三、努力構建有利于品德教育的社會環境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哲學命題。人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不能離開社
會,不能把道德與社會分開,必須通過人去研究社會。通過社會去研究人。企圖把社會環境與道德分開來研究,結果是什么也弄不明
白。天性中美德孕育要依仗秩序井然,紀律良好的社會。
總之,只有我們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擺在應有的重要位置,準確地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規律,努力創造與品德教育
相互協調的社會環境,德育教育才能邁上新的臺階,我們的社會就能多一份安靜,人民生活就能多一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