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流動和留守教育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流動和留守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流動和留守教育

      一、家庭生活社會化結果的比較

      在現代變動的社會中,家庭關系及家庭形態發生了變化,但家庭關系仍然是最緊密最持久的紐帶,對于兒童而言,家庭對其影響是其他社會機構無法取代的。兒童的社會化發展首先是從家庭開始的,家庭是兒童社會化最早的執行者和基本執行者。在家庭中,通過父母的影響及指導,兒童獲得了最初的生活經驗、社會知識和行為規范。結合前面的分析,我們將對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社會化做一定的比較,具體內容包括橫向家庭關系、縱向家庭關系、主觀生活質量、生活獨立性等。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留守兒童與流動兒童在生活社會化上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縱向家庭關系、主觀生活質量與生活獨立性上也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對橫向家庭的評價上存在顯著差異。生活社會化總體水平及主觀生活質量差異的不顯著我們認為與農民工的總體社會地位及其生活方式有關,雖然農民工外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收入狀況,尤其是對子女的流動提供了可能,但他們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改變他們在整體社會結構中的農民地位,他們的人在城市中勞動,但他們并未享受城市的生活水平與生活方式,當然,他們的子女仍然過的是與在家鄉沒有本質區別的生活,他們與城市生活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兒童的獨立性是我們關注其生活化的一個重要指標。適當的家務勞動對于兒童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一方面培養他們的自立自理能力,另一方面讓他們作為家庭的成員,及早地體會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從我們的調查統計數據來看,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在洗衣服、買菜、洗碗、拖地掃地等四項的比較中都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從調查的狀況來看,參與洗衣服和買菜的民工子弟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56.3%孩子沒有幫父母洗衣服,74.2%的孩子沒有幫父母或監護人買菜;相對于這些比較困難的家務活,民工子弟參與洗碗和掃地或者拖地的狀況要好很多,56.6%的孩子會幫助父母和監護人洗碗,而77.3%的孩子會主動地幫助家里掃地或者拖地。在干家務這個問題上,民工子弟并不是嬌生慣養的孩子,他們都會幫助父母分擔一定的家務,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但是他們的參與還是有選擇的,大多數干的是他們力所能及的活,而像洗衣服和買菜這樣的活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于這些活的孩子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

      但是為什么留守兒童與流動兒童對家庭橫向關系的評價顯示出一定的顯著差異呢?橫向的家庭關系主要是夫妻之間的配偶關系,我國的家庭關系在改革開放以來夫妻關系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成為家庭關系的主軸,與親子關系并重甚至是超過親子關系的重要性。這與家庭結構日趨簡單、家庭代數減少、家庭結構日趨核心化有關,當然也與家庭觀念越來越趨向文明有關,家庭的平等觀念日益增強。作為民工子女為什么流動兒童對父母間關系的評價會低于留守兒童呢?筆者認為答案在于上述所有家庭橫向關系的變化,留守兒童覺察到的要少于流動兒童。因為當今農民工外出流動越來越傾向于夫妻雙雙外出的趨勢,而對于留守兒童來說,他們父母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化是被隱瞞甚至是屏蔽的,而流動兒童由于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更多地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沖突及其關系的變化,家庭中這一核心關系的感受是直接影響他們的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但本研究由于主題的限制對這一問題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

      二、教育社會化結果的比較

      我們對教育社會化的界定主要是指學校教育,因此,在考慮留守與流動兒童教育社會化的效果時,我們從學習習慣的培養情況、學習質量與水平、學習狀態、學習主動性4個方面(這4個指標都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流動與留守兒童在教育社會化結果進行比較。上述4個指標的操作化過程中,交作業晚或曠缺的次數越多,得分越低;作業越感到吃力,得分越低;學習興趣越小,社會化得分越低;求知欲越弱,得分越低。每一單項指標的賦分均為1-5分,此4項指標總分為20分,留守與流動兒童在此4項指標上所得分相加得該個案教育社會化維度的總分。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教育社會化的比較中,留守兒童與流動兒童在學習習慣的培養情況、學習狀態、學習主動性3個方面并無顯著差異,只有學習質量與水平即做作業時的吃力程度差異顯著。為什么前3個方面及教育社會化總體水平會無差異呢?我們分析發現,在我們的調查對象中,留守的兒童占67.5%;流動在公辦學校就學的占6.5%,流動在民辦民工子弟學校就學的占26.0%;這就是說流動出來的民工子女是以民工子弟學校就學為主——他們事實上享受的不是城市教育,大多數民工子弟學校的教育質量與水平與農村的教育質量與水平不相上下,在兒童學習習慣與素質的培養上與真正的城市教育有著相當大的差距,流動兒童在民工子弟學校中所處的學習狀態與農村留守兒童所處的學習:狀態也就不存在顯著的差異。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這一指標對民工子女的發展不重要。其實,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狀態、學習主動性是相近的指標,都是有“慣性”的因素。有關統計資料表明(來源:http:///xiguan/t20041124-14286.htm),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

      現有的調查結果證明,要塑造民工子女良好的學習環境,還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首先就民工子女享有教育資源的條件來講,必須改變農民工子女仍然以民工子弟學校為主的被動地位,讓民工子女與城市孩子一同接受城市教育;或者是改善民工子弟學校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三、身心健康社會化結果的比較

      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和社會適應功能良好三個方面。本研究中的研究對象相對來講業余生活不夠豐富,尤其是本研究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心理健康與精神食糧的測量對民工子女來說還比較遙遠,他們更多地是基本生存問題,所以我們在對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肌體健康社會化的比較主要集中在運動鍛煉情況、生病次數、身體素質評價、飲食習慣等等。

      從T檢驗結果可以看出,留守兒童與流動兒童在對健康狀況的目我評價之間并無顯者差異,在運動習慣、飲食習慣、客觀評價(生病次數)方面流動兒童優于留守兒童,所以總體的身心健康方面,流動兒童優于留守兒童。

      我們的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有70.2%是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有25.5%是與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只有4.3%是與其他親屬生活在一起的。這說明留守兒童大多是處于一種隔代家庭的生活環境中,為什么隔代家庭中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就差呢?

      首先,就生理條件上講,大多數留守老人撫養孫子孫女在力量上不堪重負,有學者的調查顯示,有63%的老人表示是自己心甘情愿地接受照看子女孩子,他們主要是基于“天經地義”和“生活所迫——自己不為子女照看孩子,子女就不能夠外出務工,家境就不可能變好”。而這樣一來,年歲已高的老人在經過多年的農村體力勞動的消耗之后,照看子女的子女時顯得力不從心,加上耕種田地的辛苦,他們對留守兒童的撫養與照顧的質量與流動兒童在流動地父母的撫養與照顧質量相比,無論是物質生活水平還是家庭氣氛、親子互動的頻率與親情感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而所有這些不同都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

      其次,就家庭代際關系上講,不少老年人是在子女的“壓迫”下撫養孫子孫女的,他們急切地想擺脫這一負擔,但由于子女的“啃老”而不得不承擔下來,如此被動地撫養,其對孩子照顧的質量及對兒童身心健康的影響是可以想見。

      第三,就兒童自身社會化的需求來講,處于隔代家庭環境的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祖輩的關系肯定比不上馬父母間的親子關系。我們發現留守兒童大多有急切與父母見面的想法,這種急切既有物質上改善的需求,更有情感體驗的需求;流動兒童由于與父母生活在一起,親子互動及家庭氛圍往往比物質生活本身更能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方面的內容雖然沒有列入我們的計分指標,我們調查了一項不宜計分的項目,即民工子女的理想定位。人生理想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一個人社會化的終極目標,也是影響未來社會化過程的重要內容。我們沒有設計成選擇項讓兒童來選的,而是直接由兒童自己講自己的理想,我們用文字記述,調查問卷進入數據庫時用字符串格式錄入,然后再歸類統計。

      當大老板、明顯是流動兒童的選擇比例顯著高于留守兒童,而考大學的選擇比例是留守兒童顯著高于流動兒童。應該說,流動兒童雖然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方式,但是城市生活方式對他們的影響還是顯見的,他們對城市生活的向往在人生理想定位上得以體現,城市人更現實的金錢觀念對他們影響很大,所以流動兒童在人生理想的選擇上更接近城市里的兒童——能賺錢的職業才是理想的。然而,留守兒童更大地還是屬于傳統觀念——考大學跳龍門,在我們的調查中也發現,考大學的觀念在留守兒童的腦海中是個相當朦朧與籠統的概念,他們并不確切地知道什么是大學,大學到底都學些什么,還有現在大學的改革所帶來的大學多元化——層次不同的大學對個人的影響是天壤之別的,在他們的觀念中,考大學就是翻身的代名詞。

      四、人際關系社會化結果的比較

      人類交往既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當代社會成員的一項基本技能,在社會和文化領域內,人際交往被看作是人們進行意義建構、文化分類、社會關系再生產的過程。在本文中是指兒童在性格上傾向于開放或是封閉,與家長、與老師和同學交往的程度,與同學有矛盾時處理矛盾的方式,這既包括兒童的性格傾向,也包括其人際融合能力,還有解決矛盾和爭端的能力。因此,對農民工子女進行人際交往社會化的比較分析,對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生存與發展將有更深入的理解。人際交往社會化的內容主要包括青少年的家庭成員交往、同輩群體交往、朋友數量、師生交往、人際關系需求與評價等。

      內容提要:本文對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的社會化過程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發現在智育社會化與生活社會化方面,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不存在顯著差異,在身心健康、知識面廣度方面流動兒童優于留守兒童,在人際關系方面留守優于流動兒童,總體社會化結果上流動兒童優于留守兒童,這意味著農民工子女選擇流動更能夠促進其健康發展。

      亚洲男人都懂得羞羞网站|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av综合av一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亚洲娇小性xxxx|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手机|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亚洲人成9999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