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學測量評價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怎樣編制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
化學習題包括化學練習題、復習題和作業題等,它反映著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規定,是幫助學生掌握有關知識技能、形成和培養能力的工具,在化學教學中有著不可否認的重要作用?;瘜W試題即化學測驗題(包括化學競賽題),是組成化學教學測量和評價工具——化學測驗的基本構件。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在化學教學中的主要功能有所不同。但是,它們都可以提供教學反饋信息,為進行教學診斷和改進教學提供依據。而且,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的形式、編制和內容有許多相同之處,常??梢曰ハ嗵娲㈦y以區分。下面,我們將把它們一起加以討論。
一、化學習題和試題的特點
化學習題和試題的特點決定于化學學科特點以及教學活動規律:
1.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的內容不外乎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鑒別、檢驗、存在、制取、分離或者應用等?;瘜W概念原理題、物質知識題、化學用語題、化學計算題、化學實驗題以及由它們形成的化學綜合題是中學化學習題和試題中常用的類型。
2.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既有經驗性的、又有理論性的,既有書面的、又有實驗操作的,既有定性的、又有定量的。除了采用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組合題等常見形式外,還采用一些特有形式,例如讀、寫、用化學符號,設計、繪制實驗裝置圖;進行實驗作業;撰寫實驗報告或者小論文等。
3.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要提供必要的化學信息,其解答是以化學知識、技能等要素為基礎,以化學語言、化學思維以及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為手段,運用化學認知能力、化學創造能力來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化學的再認識、再創造過程。
4.解答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需要的認知或操作水平不同,通常分為知道(了解)、領會或體會、簡單應用或初步學會、綜合應用以及創新等順序由低級到高級的層次,其中,前4個層次比較常見。
二、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的常見題型
要編制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需要掌握各類常見題型的特點:
1.選擇題由題干、備選項和作答位置組成。題干應能明確地規定一個問題,并且跟備選答案組成一個意思完整的陳述。備選項要盡量簡短和形式一致,共同的語詞成分應置于題干中,在邏輯上和語法上應能跟題干銜接;選項之間應相互類似(同向)但又相互獨立,不相互重迭、包含和暗示;錯誤選項應該具有迷惑性和思考性。作答位置可以用括號和空格附在每道選擇題的行末,也可以集中在專門設計的答題紙上,作答方式應在選擇題前的指導語中說明清楚。
選擇題的題量應足夠大,通常應在20道以上,以保證覆蓋面不致于過小,并且減少隨意猜對獲得高分的可能性,增加備選項可以減少隨意猜對的可能,但也增加了編題的困難,一般為4~5個。
2.填充題一般是一個不完整的陳述,其中夾有一處或幾處空缺,用橫線或括號標出,要求填入合適的字、詞、句,這些字、詞應該具有實質意義、不是無關緊要的。由于空缺而形成的問題指向要明確,對要填寫的文字有足夠的暗示,對知道答案的學生有特定的刺激作用,即只能引出一個正確的反應,必要時可加注解說明(但應盡量避免)。為此,在一道填空題中不應該有過多的空缺,以免影響問題指向的明確性。各空缺長度應該相同,以避免暗示作用。
3.簡答題由問答題衍變而來,一般是一個直接問句,在形式上跟問答題相同,但答案明確、唯一并且比較簡短,便于客觀地評分。當答案為數量時,應說明精確程度和單位要求。簡答題有時可以改為填空題形式,一些問答題可以化整為零改編成一組簡答題。
4.化學計算題跟一般的計算題不同,化學計算題要求以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識為基礎,運用化學量進行計算,從量的方面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或者解決化學實際問題?;瘜W計算常常要借助于化學用語。從數學的角度看,中學化學中的計算比較簡單。不注意化學計算題的這些特點,一味追求數學計算的難度、深度和復雜程度,就會使它淪為無意義的數學游戲。
5.組合題由若干內容關連、側重不同的填空、簡答、選擇或者計算等問題組成,形成對某化學事物的系列認知研究,有較強的綜合性。在問題前面通常是敘述部分,其作用是說明已知條件、提供必要的知識和信息、進行提示或示范,可以集中敘述,也可以分散安排在各小題之前。各小題之間可以是連環的,也可以是平行的、漸進(但非連環)的或者是綜合的。
組合題在第18屆以來的國際化學奧林匹克(Icho)中被廣泛采用,內容往往涉及物質的組成、結構、計量、性質、變化、過程、宏觀研究、微觀研究、定量研究和應用研究,各小題間具有一定的結構,其解答是一種信息處理——認知過程,故被稱為結構化認知題或者組合式認知題。受Icho這一動向影響,近幾年來在我國的高考化學試題中出現了涉及新材料、新反應、新實驗等新科技以及聯系社會、生活問題的組合題,它們通常被稱為新情境題或者新信息題,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能力水平和潛力,具有較好的教育功能和良好的導向作用。
6.化學用語題主要涉及各類化學符號的讀、寫、用和理解等基本內容,其形式難以統歸于填空題或簡答題,故通常根據內容特點單獨稱為化學用語題,在低年級階段比較常見。
7.化學實驗題化學實驗題的特點是由其內容規定的,它通常提出明確的實驗任務,涉及化學實驗裝置、試劑處理、實驗操作、現象推測與描述、實驗結果處理、計算、實驗方案設計與實施以及實驗的反應原理等,通常采取組合題形式,要求進行選擇、填空、簡答、繪圖、改錯、計算等活動。
8.化學推理題化學推理題的主要特點在于解題過程需要應用某些化學知識、技能合理地進行推理,作出正確推斷。解答化學推理題時常常要綜合運用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和化學過程規律等理論知識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識,有時還要進行化學計算;其推斷對象既可能是化學物質、也可能是化學變化,既可能是元素、也可能是化合物,既可能要求推測物質的種類、組成和結構,也可能要求推測物質的性質……化學推理題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綜合和推理(特別是演繹推理)能力,善于從題文中找出有關條件、作出符合邏輯和化學規律的判斷,對能力的要求較高;其形式可能是選擇、填空、簡答、填圖,或者是組合的,靈活多樣,沒有固定模式,有時還要求說出推理過程。化學推理題要提供推理需要的足夠信息,解題條件可能直接提供,又可以間接提供(即隱含的),各條件可以分別獨立作出某種局部判斷,最后形成整體綜合判斷,或者逐步地深化判斷,又可能相互制約強烈,只有綜合考慮各條件才能作出判斷,有時還可能需要對某些條件反復進行推理和作出判斷。
三、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的編制
要提高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的質量,在編制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和程序?;瘜W習題和試題的編制原則主要有:
1.導向正確原則符合教學或考試目的,遵循教學或考試大綱,體現先進的教學思想,有正確的導向作用,符合化學學科特點,注意聯系社會和生活實際,能促進化學教學向正確方向發展,而又適應學生實際水平情況,不會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
2.內容科學原則不違反化學事實及客觀規律,不“閉門造車”、臆造杜撰,符合實際情況,題目可解并且不會引起爭議。
3.形式適當原則題目形式適合于考核的目標和內容、適合于學生的特點,不雜、不怪,學生比較熟悉,又比較新穎、靈活多樣。
4.表達無誤原則題文準確、完整、簡練,便于閱讀和領會,不會產生歧意和誤解;名詞、術語規范,單位、符號使用正確;有必要的答題指導語,以及原子量等解題必需的數據資料。
5.難度合理原則考核的認知或操作水平符合教學或編題計劃要求,有適宜的難度和區分度,能有效地促進學習或者測量學習結果。
6.精心挑選原則為使習題或試題有較大的選擇余地,編成備用的題量應在實際需要量的2倍以上。
編制化學習題和化學試題的科學程序是:
①研究、了解教學或考試大綱,明確教學或測量目的和題目的作用。
②確定目標知能要素、認知或操作水平,制訂編題計劃。
③選擇題材、構思情境、確定題型、編寫題文。
④試讀、試解,查找誤漏,審查修改,調整難度,確定必需提供的數據資料,編寫答題指導語,必要時需通過實驗作實際驗證。
⑤制作題卡,列出題文、標準答案、評分要點、適用對象、試測難度、目標知能要素以及認知或操作水平、索引編號等內容,存庫備用。
對于不同認知和操作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編寫:
1.編制“知道(了解)”層次的題目時,可以采用要求再認或者回憶(復述、默寫)等方式。
[例1]下列大氣污染物中,能與人體中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的氣體是
(A)SO2(B)CO2(C)NO2(D)CO(再認)
[例2]怎樣除去可溶性物質中的不溶性雜質?(復述)
[例3]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____提出了近代原子說,意大利科學家____首先提出了分子的概念。(默寫)
2.編制“領會或體驗”層次的題目時,可以要求用另外一種方式表達、進行解釋、說明、舉例、判斷、辨別、比較,或者要求能模仿實驗操作示范、體驗操作要領等。
[例4]某金屬X的最高化合價為+m,它的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酸的分子中有6個氧原子,則這種酸的分子式為____。(表述)
[例5]用石灰純堿法軟化硬水時,加入石灰有何作用?(解釋)
[例6]在四種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NH4)2S④N2NCH2COOH中,跟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都能反應的是()
(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辨別)
[例7]反應X(氣)+3Y(氣)2Z(氣)+熱量,在不同溫度、不同壓強(p1>p2)下達到平衡時,混合氣中Z的百分含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應為()
3.編制“初步應用或學會”層次的題目時,可以要求學生獨立地應用某種知識或技能來解決條件和任務均明確指出、比較簡單的問題。
[例8]碳化硅(SiC)的一種晶體具有類似金剛石的結構,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3種晶體:①金剛石②晶體硅③碳化硅中,它們的熔點從高到低的順序是()
(A)①③②(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
(要求應用鍵長與共價鍵鍵能的關系作出推論)
[例9]將固體NH4I置于密閉容器中,在某溫度下發生下列反應:
NH4I(固)NH3(氣)+HI(氣)
2HI(氣)H2(氣)+I2(氣)
當反應達到平衡時,[H2]=0.5摩/升,[HI]=4摩/升,則NH3的濃度為()
(A)3.5摩/升(B)4摩/升
(C)4.5摩/升(D)5摩/升
(要求應用化學方程式中的物質的量比計算)
[例10]把a、b、c、d四塊金屬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導線兩兩相連可以組成各種原電池。若a、b相連時a為負極;c、d相連時c為負極;a、c相連時c為正極;b、d相連時b為正極。則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由大到?。椋ǎ?/p>
(A)a>b>c>d(B)a>c>d>b
(C)c>a>b>d(D)b>d>c>a
(要求根據原電池電極正負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
4.“綜合運用”題的編制比較復雜。綜合運用題常常綜合了幾個知識技能要目,有時還隱蔽了某些條件,需要對有關信息作變換處理。所謂“綜合”既可能是知識的綜合、技能的綜合、知識與技能的綜合,也可能是學科間的綜合。
在新的問題情景下,當學生克服思維定勢干擾,從新的角度、靈活地用新方法解決了跟平時訓練模式不同的問題時,也就達到了“創新”的水平。
編制“綜合運用”層次的題目時,應先確定綜合的主要內容,然后分析它們之間的聯系,確定綜合的方式。綜合運用題也可能要求解釋、辨別、判斷、比較和應用,但解答時要涉及多個知識技能要目,比“領會或體會”以及“初步應用和學會”層次復雜。
一道高質量的綜合運用題常常需要經過反復加工和修改。實踐證明,從生產、生活、化學研究和化學教學活動中提取題材和問題,是編制高質量的綜合運用題的有效途徑。
在日常的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經常地編、選、積累高質量的習題或試題。
四、化學習題和試題的改編加工
對現有的化學習題和試題進行改編加工,根據化學事實進行演繹、逆推、衍變、提高或降低要求、隱蔽或變換某些條件等等,來增加或減少題目復雜程度和難度,是編制符合實際需要的化學習題和試題的有效途徑,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常用的改編加工方法有:
1.變換題材
[例11]配平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將系數填在空格內:
□P+□CuSO4+□H2O=□Cu+□H3PO4+□H2SO4
□Cu2S+□HNO3=□Cu(NO3)2+□NO+□S+□H2O
把題中的化學方程式加以更換,即成為
□P+□CuSO4+□H20=□Cu3P+□H3PO4+□H2SO4
□Cu2S+□HNO3=□Cu(NO3)2+□NO+□H2SO4+□H2O
當兩道題的題材基本相似時,它們即互為復份題。
2.變換題型
[例12]0.2摩/升CH3COOK與0.1摩/升鹽酸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摩爾濃度的關系正確的是()
(A)[CH3COO-]=[Cl-]=[H+]>[CH3COOH]
(B)[CH3COO-]=[Cl-]>[CH3COOH]>[H-+]
(C)[CH3COO-]>[Cl-]>[H+]>[CH3COOH]
(D)[CH3COO-]>[Cl-]>[CH3COOH]>[H+]
把題型由選擇題改為填空題,即得到
將等體積的0.2摩/升CH3COOK溶液與0.1摩/升鹽酸相混合,混合液中各離子和CH3COOH的濃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順序是____。
3.變換解答要求
[例13]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MnSO4+□K2SO4+□KNO3+□H2O
跟一般的配平題比較,此題提出了缺項配平這一更高的要求。
[例14]怎樣鑒別硫酸鈉和碳酸鈉?
把要求由鑒別改為檢驗,即成為
怎樣檢驗硫酸鈉中是否含有碳酸鈉?
若把要求改為除雜,即成為
怎樣除去硫酸鈉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鈉?
4.變換條件
所謂條件,可以是有關數據,也可以是其他已知條件
[例15](1)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斷下列物質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Fe3+>Cl2>I2
(B)Cl2>Fe3+>I2
(C)I2>Cl2>Fe3+
(D)Cl2>I2>Fe3+
(2)下列四種元素中,其單質氧化性最強的是()
(A)原子含有未成對電子最多的第二周期元素
(B)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的元素
(C)原子最外電子層排布為2S22P6的元素
(D)原子最外電子層排布為3S23P5的元素
同樣是要求作出氧化性強弱的判斷,第(1)題和第(2)題采用不同方式提供了不同的條件。
5.變換思考方向
[例16]在一定條件下,CO和CH4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2CO(氣)+O2(氣)=2CO2(氣)+566千焦
CH4(氣)+2O2(氣)=CO2(氣)+2H2O(液)+890千焦
由1摩CO和3摩CH4組成的混合氣體在上述條件下完全燃燒時,釋放的熱量是多少千焦()
(A)2912(B)2953(C)3236(D)3867
此題系由混合氣體組成確定燃燒放出的熱量。若作逆向變換,即改為由燃燒釋放的熱量確定混合氣體組成,則成為已知下列兩個熱化學方程式
2CO(氣)+O2(氣)=2CO2(氣)+566千焦
CH4(氣)+2O2(氣)=CO2(氣)+2H2O(液)+890千焦
實驗測得由CO和CH4組成的混合氣體4摩完全燃燒時放熱2953千焦,則混合氣體中CO和CH4的體積比為()
(A)1∶3(B)3∶1(C)1∶4(D)1∶1
6.交換思考范圍
[例17]若短周期中的兩種元素可以形成原子個數比為2∶3的化合物,則這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不可能是()
(A)11(B)6(C)3(D)5
解題時只需考慮元素的最高正價和負價,若將備選項(A)改為1,則思考范圍就擴大到非最高正價的情況,難度有所增加。
7.抽象處理指用抽象的符號、圖像或者模型代替具體的數字和描述。
[例18]A、B兩種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線如圖39。現要用結晶法從A、B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慮A、B共存時,對各自溶解度的影響)
(1)取50克混合物,將它溶于100克熱水,然后冷卻至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則混合物中B的質量百分比(B%)最高不能超過多少?(寫出推理及計算過程)
(2)取n克混合物,將它溶于100克熱水,然后冷卻到10℃。若仍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請寫出在下列兩種情況下,混合物中A的質量百分比(A%)應滿足什么關系式。(以W、a、b表示,只需將答案填寫在下列橫線的空白處。)答:當W<a+b時,A%____。當W>a+b時,A%____。
跟第(1)題比較,第(2)題的一個重要變化是作了抽象處理,難度有所增加。
8.暗藏變化包括隱蔽解題條件、設置解題障礙或者暗藏某些變化等。
[例19]淺綠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著如下平衡:Fe2++2H2OFe(OH)2+2H+。若在此溶液中加入鹽酸,則溶液的顏色()
(A)變黃(B)變淺(C)變綠(D)不變
應的條件,而其中的水解反應式是命題者有意設置的迷惑性障礙。
[例20]有一在空氣里暴露過的KOH固體,其中含水7.65%,含K2CO34.32%,其余是KOH。若將a克樣品放入b毫升1摩/升的鹽酸后,多余的酸用25.52毫升c摩/升的K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蒸發所得溶液,所得固體質量應是()
(A)0.80a(B)0.0745b(C)0.0375c(D)無法計算
此題中,最后生成的固體產物應是KCI,其質量決定于鹽酸的用量,即只跟b值有關。題中的百分含量等數據實際上起著干擾和迷惑作用。
9.綜合變換即同時采用上述幾種基本變換方式。這種方法很常見。前面某些舉例實際上即綜合了2種或2種以上變換手法,故不再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