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術展覽對高等美術教育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美術是藝術領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在人類發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在高校教育中,美術教學逐漸受到社會的重視,其教學方法也在進一步豐富,例如學術展覽的運用。通過美術領域的學術展覽,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當前的主流美術作品,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本文主要探討學術展覽對美術教學的重要導向作用,希望能夠促進高校美術教學方法的改變。
創作一幅美術作品,需要作家投入非常多的精力,運用非常多的手法,通常一幅作品就是作家思想和創作手法的結晶。后人在學習這些藝術精品時,需要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品味其中的創作手法,從而真正領略一幅作品的精髓。我國高等美術教育中會使用學術展覽的教學方式,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領略作者的思想,對學生的思想水平和創作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教學工作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
一、審美觀念的導向
在美術展覽中,許多不常見的美術作品也會呈現到人們的面前,這些作品的藝術價值往往比較高,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比較多,對于身處高校的學生而言,參觀美術展覽能夠學到非常多的知識,通過美術展覽,能夠讓觀賞者了解當前的藝術發展方向,以及新的創作手法,引領人們的審美觀念,這種導向作用對美術教學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在美術教育中,會面臨非常多的美術作品,這些作品的作者多如牛毛,每個作者的生活狀態也存在較大的不同,同樣,一個作者在不同的時期,創作的作品也會有所不同,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總結美術作品的精神內涵,明確審美觀念,讓學生對作者的作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對這個作者有一個準確的定義,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建立審美觀念,在確立正確的觀念之后,學生才能進行進一步的創作,才能減少作品中的孔空洞性,使作品更有內涵和水平[1]。
二、教師教學的導向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這些知識有很多來源于教師的生活和經歷,其中一些知識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甚至是不正確的觀念,學生如果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會形成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從而影響學生的一生。通過學術展覽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欣賞到知名畫家的作品,學生在欣賞之后,能夠將其與教師的觀點進行對比,從而形成自己的認識,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應當重視這種教學方法,通過展覽的方法,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還能減少自身的工作壓力,更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此外,這種教學方法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人們做一切事情最重要的行為動力,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推動力,在學術展覽課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欣賞興趣,使其將被動欣賞,變為主動欣賞。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構建良好的欣賞環境和氛圍,要掌握學生的欣賞興趣,了解學生喜歡何種作品,喜歡哪個畫家等,然后進行有針對性地準備,這樣更能夠抓住學生的欣賞興趣,即使周圍的教學氛圍并不好,學生也能積極欣賞[2]。
三、教學思想的導向
美術是一門包容性非常強的藝術領域,許多常人看不懂的畫作也是一些水平和內涵非常高的藝術精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應當只介紹自己喜歡的作品和畫家,還應當介紹其他知名的畫家和作品,這種教學方法需要優秀的教學思想作為基礎。教師在學術展覽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認真欣賞,自己也應當積極學習,了解自己并不熟悉的畫家的優點,并主動接受新的藝術創作,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師的思想和風格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教師不應當存在明顯的缺點和不足,而應當積極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貫穿古代美術,緊跟世界美術的發展潮流,然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學生傳授更加優秀的美術知識。由此可見,學術展覽不僅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也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思想,對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3]。
四、造型風格的導向
文中已經提到,美術創作是一個非常具有包容性的藝術領域,其對創作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作品具有一定的內涵,具有值得欣賞的創作手法,就是一幅優秀的美術作品。在學術展覽中,會有很多類別的美術作品,這些作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一般很少出現,大多屬于非主流的范疇,通過這些作品的展覽,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創作的精髓,能夠開放學生的思想,著名畫家達芬奇曾經說過:“畫家如果以別人的作品為典范,他畫出的畫就毫無價值。”這說明每個創作的人都應當有自己的思想和特點,具有自己的造型和風格,這樣才能與眾不同,通過學術展覽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具包容性,對于其創作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五、培養模式的導向
目前,我國的美術教育主要是以高校教育為主,這種教育方式也被認為是最優秀的教育形式,而那些傳統的美術教育形式則逐漸消失。學生現如今更加注重表現,而不注重基礎,使得自己的作品難以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這與現如今的培養模式存在較大的關系。而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美術展覽一亮相,使得美術院校里的許多非繪畫專業學生也相繼追趕時髦,拿起筆畫起畫來,這種培養的模式更加具有帶動作用,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我國堅持已久的職業技能教育和實用目的教育正在脫離現實的需要,已經不適合藝術體系的要求,教師應當積極轉變現在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多去欣賞他人的作品,多去進行品鑒和學習,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提高他們的藝術造詣,在創作時,也能更加游刃有余。
六、結語
總之,美術展覽能夠默默改變人們的思維和學習方式,影響美術教育觀念和立場。同時,也應看到某些美術展覽的消極影響的一面。客觀評價美術展覽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話題。學術展覽在當今社會無論就美術的專業范疇來說,還是從廣泛文化含義需要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展覽的意義和作用不可忽視,對于目前相對基礎教育發展滯后的高等美術教育,如何客觀面對是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
作者:郭一棟 單位:新鄉學院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韓晶.游離開父親的日子--羅中立訪談[J].美術觀察,2011(11):19.
[2]賀絢.永恒的記憶[J].美術,2011(11):61.
[3]劉劍虹.美術對藝術100年歷史的誤讀與偏離[J].美術觀察,20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