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課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以讀為線,起疑導思
在改革思想政治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我首先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入手,以閱讀為線索,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閱讀能力是自學的首要能力,教科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在教學中,教師要適量安排閱讀并進行一般指導。學生在開始閱讀教材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如脈絡不清,抓不住層次,找不出問題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要精心設計本節課的閱讀提綱,向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閱讀目的和要求,有的放矢。閱讀提綱主要包括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例如我在講《幾種非公有制經濟成分》一框時,就準備了六個思考題供學生在閱讀時思考。
(1)什么是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它們與公有制的關系如何?
(2)為什么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它有哪些消極作用?
(3)黨和政府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采用了什么方針?
(4)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否會改變我國經濟制度的性質?為什么?
(5)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與主張“私有化”矛盾嗎?為什么?
(6)什么是所有制結構?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結構是什么?
學生根據思考題開始讀書,邊讀邊勾畫,我隨時解答學生提出來的各種疑問,前后座的學生展開討論,根據問題暢所欲言。如此不但使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主動地得到了新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議、講、評相結合
1.“議”。就是議論。議的關鍵是教師的設疑,這樣學生的議論才有內容,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的思考狀態。
2.“講”。就是在議的基礎上,教師對知識的重難點進行精講分析,使學生系統地了解和掌握規律性的知識,進而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例如在講《價值規律的內容和作用》一框時,很多學生只看到“市場上商品的價格時漲時落”這一表面現象,而看不到它的本質,即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通過我的講解、分析,學生解決了“商品的平均價格與價值是一致的,價格仍然是由價值決定的”這一問題。
3.“評”。即評論,指教師和學生的共同評論,包括師生間不同觀點的探討和爭論。
例如在講《正確對待貨幣》這一框時,有的學生注意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社會上有些人把金錢看得高于一切,更有甚者為了得到它而不擇手段,不惜損害國家和他人的利益。針對這個問題,我給予啟發和提示:這主要是由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決定的。同時我明確指出正確的金錢觀:金錢不是萬能的,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通過探討和爭論,學生不僅能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而且調動了學習思想政治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閱讀與討論和講解必須結合起來,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的課堂討論和講授是對學生閱讀效果的總結和提高。學生的討論應該是民主的、充分的,學生在自學和討論中已基本解決的問題,教師在講授時只要點明即可,應該引導、誘發學生,而不是灌輸。通過討論和講授,學生能進一步理解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學會把知識運用于實際。所以整個過程教師應當使學生思考“為什么”和“怎么辦”,而不是只懂得“是什么”和“這么辦”。通過這樣的議、講、評,再加上教師的歸納總結,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起來,便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練、測、批相結合
1.“練”。就是鞏固練習課上所學的知識,其方法和形式多種多樣,有課上練習,也有課下練習,由此達到及時鞏固和掌握課上所學知識的目的。
2.“測”。就是測驗。運用各種測驗方法檢查學生是否掌握、理解、消化了課上所學的理論知識,爭取當堂內容當堂消化、掌握,這樣既能提高課堂效率,又能減輕學生的課下作業負擔。
3.“批”。就是對作業、測驗試卷的批改。對學生當堂作業及檢測的批改,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不但能使學生復習鞏固了新知識,而且能使學生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傳授知識和提高能力是緊密相連的。掌握知識是培養能力的前提和基礎,能力是掌握和獲取知識的重要條件。總之,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既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突破口,又是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必須大膽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摘要: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關鍵是課堂教學的改革,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突破口。本文作者在探索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改革中,著重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入手,大膽改革課堂教學方法,逐步摸索形成了以讀為線,起疑導思,議講評相結合,練測批相結合的做法,從而提高了教學成績。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自學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