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職業中學數學教學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職業中學教育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一種形式,其目標是培養兼有職業技能和較高文化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作為職業中學基礎文化課的組成部分,數學以其抽象性、概括性、推理性等特點在學生文化素質、思維方式的培養上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職業人才結構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如何在辦好職業中學教育的同時,著力發揮職業中學教學中數學教學的基礎性地位,這是時下需慎重對待的新問題。
一、我國職業中學生源特點
由于是職業教育,因而較之普高教育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尤其在生源上,存在普高生源相對充足并優于職高生源的固有規律。此外,職業中學在生源上具有如下特點:
(1)成績普遍差,厭學情緒重
在現有的觀念里,上大學是多數學生和家長所追求的目標。為此,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在中考升學時,首先都會竭盡全力向重點普高擠進。實在不行,也會退而求其次地把孩子安排在非重點普高。這給職業中學留下了較小的“生存空間”,在生源方面尤其如此。往往來職業中學上學的,多數是成績不好,并且厭學情緒重。
(2)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離較為突出
如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所言,“兒童的舉止大半是從模仿得來的,我們都是一種模仿性很強的動物,是染于青則青,染于黃則黃”[1],作為孩子人生教育第一課的啟蒙者,家長的言傳身教與家庭環境對于子女具有很大的影響。而在職業中學里,家庭教育問題較為突出,諸如粗暴教育、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占據了不小比例,同時也有不少單親家庭,這樣往往使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一種脫節,不利于學生成長。
(3)“自我標簽”現象嚴重,學習主動性、自制力差
由于與普高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使得職業中學學生容易形成一種“自我標簽”,即認為自身學習成績差,先天屬于差等生。這樣往往造成學習主動性不夠,習慣差,學習缺乏興趣,情緒易波動等問題。
二、職業中學數學教學現狀
隨著普高擴招之后,在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職業中學紛紛轉變觀念、轉變招生方式,這導致差生、問題生的比重過大,難教難管現象突出。對于相對枯燥、連貫性、邏輯性要求較高的數學課而言,這無疑給實際的教學增加了難度。
1、學生方面
首先,基礎較差,自信心不足。在普高連續擴招過程中,許多考生把職高教育作為升學無望后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因此職高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尤以數學為甚。此外,他們大多以失利者的心態入學,失落感較強,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信心不足。
其次,學習方法不當。受應試教育影響,學習觀念陳舊,普遍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在數學學習上,存在老師片面的教,學生被動的學的陋習,同時,死記公式、定理現象突出,不能活學活用。
最后,缺乏學習目標和興趣。由于沒有升學的壓力,職業中學的學生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是被動的,往往沒有學習的動力。由于數學底子較差,學生學習興趣普遍缺乏,大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來學校只是混日子,不能自覺學習。
2、教材與教學方面
教學需要以大綱為指導,同時大綱需要隨時代變化。而在職高教學中,數學大綱的長期相對穩定,使得教師對大綱往往忽略,造成教學無導向。在教材上,職高教材注重知識淺層挖掘,但對于職高學生目前水平而言,教材仍然顯得較難,純數學味道較濃,不夠注重數學應用意識。因此數學課在教學上難度較大,也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數學教學的效果較差。
同時,數學教學與專業課教學存在脫節的現象。受分科教學的影響,目前職業中學都按照一定的體系標準將各種知識、技能劃分到不同的教學領域,這使得數學教學與其他學科分割開來,與其他專業課處于脫節狀態。同時,為了強調學生對相應職業技術的掌握,多數職業中學偏重把教學重點放在專業課的教學和實訓上。
此外,教學內容單一,缺乏特色。在目前的職業中學教學中,教學模式基本仍停留在“教師為中心”的層次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教育價值的取向不受社會需求和市場利益驅動,導致教學內容單一,缺乏特色。
3、教師方面
在教學觀念上,目前職業中學教師顯得相對性滯后。在考慮到職高學生數學底子薄弱后,教師普遍能認識到學生接受能力較差的現實,然而教學中容易忽略了學生在時展中的變化,沒有將學生的考核、評價標準及時進行更新,存在將過去的標準來考核現在學生的情況。此外,實際教學中,也會存在一些誤區,認為數學就是教學生解數學題,忽略思維方法的教學,導致學生模仿現象嚴重,運用能力不強。
同時,在教學方法上,部分教師對教材的把握缺乏高度,在授課時照本宣科,拘泥于教材自身的安排,不能靈活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切入方法,不善于引入貼近學生生活及專業需求的問題,從而使數學教學顯得死板,遠離學生,進而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了興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