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學生學習的要求
我國汽車工業迅猛發展,汽車行業急需具有汽車專業知識的人才。作為汽車行業后市場工作者培養的職業院校,也急需通過各種方式來加強學生汽車方面的專業知識。汽車工業不僅要求我們學生要懂得汽車構造的基本原理,而且要懂得汽車的維護、維修和檢測,要求他們能從理論上了解汽車的工作原理,要能在實踐中保障汽車的正常運行。越來越多的學生想進入這一行業從而選擇進入職業院校學習,首先是要懂得汽車的專業基礎知識,其次就是要懂得汽車的專業知識,包括檢測、維修和保養。學習者必須學習關于汽車的相關知識和基本的維修、維護及檢測。對于想進入汽車行業的學習者,多是沒有太多的實踐經驗,在理論上先要鞏固和加強。本本門課重在培養學生汽車機械基礎知識。
2教法以及重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讀零件圖和裝配圖時,可采用案例式教學法。課前教師搜集一些生產上用過的典型零、部件或生活中常見的機械設備實物圖和圖紙,讓學生研究其工作原理、折裝過程、裝配關系、加工工藝、尺寸標注和表達方法,然后將這些原理應用到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演示法是教師向學生展示實物、直觀教具,向學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的理解、應變能力還在培養之中,如果教師只講述不演示,他們很難領會,不一定全能理解。這時教師可以采用演示法,把一些具體的操作演示給學生看,這樣他們就能比較快地接受。例如在講汽車常用四桿機構時,可以做四桿機構的模型,同時演示三種基本機構,同時學生理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演示,給學生演示實際的運動過程,使學生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再去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提高自學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教師巧妙設置任務,把教學內容融于實際任務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經過思考和老師的點撥,自己解決問題。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如何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講授液壓原理時以液壓千斤為任務開始講授,促使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在校不僅學習本專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還要學會怎樣學習。汽車機械基礎是汽車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包括的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具備機械基礎知識的能力,學會如何學習也應該是基礎課向專業課發展的一個很好的奠基。學校的經歷對一個人來說畢竟是短暫的,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基礎而已,目前汽車技術日新月異,出了校門不是可保持自學幾乎是不可能的。老師教學生最終是為了“不教”讓學生獨立學習。因此,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是我們教學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這門課來說怎樣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呢?首先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善于引導學生總結規律性的東西;其次是針對不同機械實踐內容結合生活中案例,引導他們主動去分析問題,得出原理,從而掌握知識并能應用,最后基礎課與相關專業課的聯系紐帶,傳統的“填鴨式”已過時,學生自覺的學習行動成為本課程教學探索的重點。教師有意識地去引導、加快和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發展,為學生學會學習打下基礎,為學生將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講單元一,我們以講練結合為主,由教師講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也可以由教師邊講邊畫做示范,然后布置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完成練習冊相應的知識,同時學生在畫圖訓練時,教師在旁邊做指導,對沒有掌握畫圖方法的同學隨時集中輔導,學生學習積極性會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提高。
3重基礎并優化教學內容
本課程中機械識圖部分的教學內容分為基本知識、投影作圖、機械圖樣的表達和機械圖樣的識讀,在教學中,不是泛泛的把書本知識從頭到尾講。機械識圖部分的教學側重點應在“技”而不在“理”,能讀懂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裝配圖是本部分教學的目的,使所有的教學活動都為讀圖服務,需要對內容進行合理的優化,以“夠用”和“必需”為原則,以投影理論為線索,國家標準規定貫穿始終,再附以各種繪圖、看圖所規定的表達、標注方法加以強化說明,一定要避開一些難度大、學起來困難的機械專業學生才掌握的制圖部分,比如相貫線是在加工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沒有必要準確畫出,可用簡化畫法代替。此外尺寸標注也是制圖教學中的難點,學生沒有加工實踐經驗,對標注認識不到,就應該將尺寸標注的教學從“標注”轉移到“識讀”上來。本門課所能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篩選,以便在有限的學時內保證汽車機械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本門課程教學使用課本是經過征選之后選定的認為較為理想的教材,但其中仍然有內容在合并之后的取舍上,例如:單元一是機械制圖,但合并之后改為機械識圖,這是由于我們培養的學生不是機械系的需要繪制機械圖樣的學生,著重培養學生看懂圖紙,讀懂圖紙語言,掌握圖紙技術要求,但不會畫圖能讀懂圖,就像認漢字只認識不會寫,這樣的層面還是有些矛盾。實踐教學過程中單元一知識也沒有僅讓學生看圖而不畫圖,而是采用邊教學邊演示邊練習的學習過程,教學效果良好。另外,在單元二機構運動簡圖和示意圖章節應增加各元件及運動副符號,包括空間運動副;在平面四桿機構處應先詳細闡述其三大基本類型后再舉其在汽車上的運用;汽車配氣機構應改為凸輪機構,因為汽車配氣機構采用的是凸輪機構,還應先講凸輪機構再講汽車配氣機構。
4創新能力培養
指導學生以學習的內容為中心,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后,老師不急于解答,可先反問學生是如何想到這個問題?思路或目的是什么?再讓班級其他同學討論、回答,由設題同學說明,到適當的程度,老師才介入討論、指導和點評。教師對學生所提問題要從創新、求異、實用方向加以引導,給予正面鼓勵。復雜性問題在課堂沒能完成的,可留到課后繼續討論,有的還可作為研究性學習課題,指導學生課余鉆研,參考相關資料,同時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提高知識的實用性和掌握的牢靠性。
5總結
總之,本門課的教學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專業課教學工作的基礎之一,是教學工作發展的前提,作為從事這項工作并實踐的人員,我愿和更多的同行一起相互交流和探討,努力提高自身教學工作水平,做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彭銳 單位: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