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兒童皮膚病臨床教學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兒童皮膚疾病發病率較高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國兒童皮膚病學人才的培養方式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導致我們在兒童皮膚病學基礎研究與臨床治療領域缺乏創新型人才,也迫切需要進行臨床兒童皮膚病學教學改革。通過分析兒童皮膚病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臨床兒童皮膚病學教學改革方法,以期培養更多高素質兒童皮膚病專科人才。
關鍵詞:
兒童皮膚病學;臨床教學;教學方法
兒童皮膚病是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的多發病和常見病,對于兒童皮膚病的防治是兒科醫務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兒童皮膚病學作為一門獨立的三級學科,近年來越來越得到重視。然而,隨著兒童皮膚病學的發展,其教學工作也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滯后,無法適應該學科知識快速更新的要求。加之兒童皮膚病學臨床研究的專業型人才缺乏,使得臨床研究裹足不前。發達國家兒童皮膚病學臨床教學模式不適于我國兒童皮膚病學臨床教學實際,迫切要求在新形勢下尋找更好的兒童皮膚病學臨床教學模式,以推動兒童皮膚病學臨床研究的快速發展[1]。我院作為一所三級甲等兒童專科教學醫院,承擔著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教學以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本文從兒童皮膚病學臨床教學現狀著手,結合目前先進的醫學教學理念,對兒童皮膚病學臨床教學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1兒童皮膚病學臨床教學現狀
1.1教學理念落后
目前,醫學模式已經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這就要求兒童皮膚科醫生在提高醫療水平的同時,培養良好的人文素質。目前,我國兒童皮膚病學臨床授課教師在授課中,往往僅從生物醫學模式予以講解,使學生在理論學習及臨床實踐中局限于疾病本身,忽視了患兒作為一個個體的社會屬性,這勢必導致學生在未來的臨床工作中缺乏相應的人文關懷。
1.2教材內容與臨床實際脫節
兒童皮膚病學涉及多個學科知識,且隨著兒童皮膚病學基礎與臨床研究發展迅速,特異性皮炎、濕疹、血管瘤、血管畸形等疾病的國內外診療指南日新月異。然而我國當前的兒童皮膚病教材知識比較陳舊,遠遠趕不上兒童皮膚病學研究的更新速度。比如,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中仍將激素作為血管瘤治療的金標準,而臨床早已將普萘洛爾作為血管瘤的首選治療藥物。教材內容與臨床實際脫節,導致學生對于新知識、新技術缺乏認知。
1.3教師不重視學生整體診療思維的培養
兒童皮膚病患者在罹患兒童皮膚病的同時可能合并多種其他疾病,這就要求醫生有整體診療思維,不能把目光僅局限在兒童皮膚病一種疾病上。然而臨床教學中,帶教教師多圍繞本學科單種疾病進行講解,忽視了皮膚病在多系統的損害,不利于學生整體診療思維的培養
1.4教學方法不合理
目前,我國兒童皮膚病學課堂教學仍主要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傳授理論知識,學生被動接受,不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能力的培養。
2對兒童皮膚病學臨床教學改革的建議
2.1以“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理念指導兒童皮膚病學教學
根據“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以單一病種為載體,在臨床教學中將這一理念貫穿始終。鼓勵學生與社會工作者協作,參與兒童皮膚病患兒及其家長的心理救助。同時,教師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兼顧兒童皮膚病患兒及其家長的心理和社會因素,注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比如注意保護患兒隱私、對患兒及其家屬態度親切、和藹,注意在一些慢性易復發的皮膚病診治過程中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心理疏導。
2.2向循證醫學、整體醫學教育模式轉變
目前,醫學已經告別經驗診療的時代,以數據為基礎的循證醫學已被廣泛引用于臨床醫學的各個領域[2]。西方國家已將循證醫學作為醫學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并作為其制訂診療指南的主要依據。我國兒童皮膚病臨床治療廣泛采用美國、歐洲兒童皮膚病診療指南以及我國衛計委統一制訂的診療規范,因此,帶教教師應將這些診療指南及診療規范用于兒童皮膚病臨床教學中,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循證醫學觀念,讓學生掌握各種循證醫學方法,指導學生利用循證醫學思維,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尋找并評價各種證據,從而指導兒童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我科作為三級甲等醫院及臨床教學醫院的皮膚科,在臨床教學中除了向學生傳授兒童皮膚病內科知識,同時安排學生進行兒童皮膚病外科及兒童皮膚激光科輪轉,通過全面系統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兒童皮膚病綜合治療原則,樹立疾病的整體觀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為其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兒童皮膚科醫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2.3采取科學先進的教學模式
在臨床教學中,兒童皮膚病學帶教教師要掌握專業知識,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可采用案例教學法[3],案例教學法是指將所授知識融入案例中,學生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和探討,從而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選擇不同的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典型案例,讓學生以案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通過查閱文獻、課堂討論及課后總結,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如通過引入典型病例患者,讓學生通過復習、查閱文獻,對疾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病理學等相關檢查、治療等知識融會貫通。在有限的臨床教學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形成臨床思維,為今后的臨床學習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PBL教學法[4-5]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教師圍繞某種兒童皮膚病的診治提出一些問題,先讓學生提前查閱與此相關的文獻資料,理論授課時,教師再在課堂上講解這些知識,引導學生就該兒童皮膚病的診治進行討論,通過充分的討論提出新的問題。教師對這些新問題給予解答,再讓學生提前接觸臨床,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臨床問題,對于早期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綜上所述,我們需要進一步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方法及模式,適應新形勢下兒童皮膚病學發展的需求,為培養更多高素質兒童皮膚病專科人才、更好地服務廣大兒童皮膚病患兒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姚志榮.兒童皮膚病的研究現狀和展望[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28(10):1219-1223.
[2]李幼平,姚巡.循證醫學回眸與展望[J].醫學與哲學,2006,27(5):76-79.
[3]羅麗,楊瑩,胡潔,等.案例教學法應用在皮膚科臨床帶教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4,33(5):113.
[4]楊靜,馮文莉,奚志琴.PBL教學法引入皮膚性病學臨床見習教學的嘗試[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6):464-465.
作者:甘立強 王華 倪思利 譚春花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