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淺談如何加強教育教學的有效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弊端日益凸顯出來,限制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只有走出一條創新之路,才能夠確保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學校管理者必須要堅持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全方位的實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促進學校整體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效性;教學改革;新課程
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是學校深化教學改革和創新辦學的重中之重。為摒棄傳統管理思維的弊端,規范學校管理工作,開創教學新局面,實現教育教學工作重心的轉移,創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勢在必行。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加強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積極轉變觀念,遵循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既要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加以指導,又要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給予優化。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校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效率,強化師生溝通,突出領導的示范作用,把構建和諧校園作為最終的目標,推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本文筆者根據實際工作經驗,主要闡述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一、規范教學行為管理
提升學校辦學質量一直以來,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都是學校的重點工作,只有把教育教學工作切實落到實處,才能夠真正的促進學校穩定發展。面對當前復雜的形勢,學校管理者應該把握工作全局,正確處理好學校改革發展的問題,發揮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增強領導班子的創造力和凝聚力。由于教師的價值觀念和個人素養不同,所以他們的教學行為也有所差別,有的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是在處理學生問題上還存在問題,學校管理者應該及時與教師溝通,給教師提供改進的建議,幫助教師走出教學困境。還有的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導致教學目標不能達成,學生找不到學習的重點,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學校管理者應該引導教師多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反思出現問題的原因。近年來,我校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課程改革的精神,結合實際辦學思想,不斷提升辦學質量,積極規范教學行為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和深造,認真編寫教案,開展集體備課,將教師教學行為與職稱評定等掛鉤。同時,學校還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讓他們在教育教學中多進行公開課和示范課,鼓勵他們參加校本課程開發,使其教學行為得到較大的改變。組織老帶新結對子活動,讓青年教師與骨干教師相互配合,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二、實施教師培訓制度
加強教師作風建設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是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關鍵,只有教師的素質提升了,才能夠教出高素質的學生,尤其是在信息化社會,教師必須要掌握豐富的知識,尊重學生的想法,更好的為學生做出榜樣。我校為教師設計了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制定了明確的培訓制度,以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首先,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培訓。師德是一個教師必須要具備的素質,是教師終身發展的基礎,要讓教師重視到師德的重要性,才會積極的投入到日常教學工作中,為學生帶來全新的課堂體驗,滿足不同學生的求知欲。學校與每一位教師簽訂了師德考核責任狀,建立教師師德考核檔案,并且進行跟蹤考核,成立考核小組,由學校管理者擔任組長,把師德作為教師年終考核的重要指標。其次,對教師進行業務培訓。教師必須要精通自己所教授的學科,要對學科知識有獨到的見解,才會提出有價值的教育觀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業務培訓時,要求教師深入學習新課程理念,對教材二次開發和集體備課進行細致的學習,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提高操作計算機的水平。另外,學校還加強對教師隊伍的作風建設,將“為人師表”和“以身作則”作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依據,嚴格規范教師的行為準則,確保教師用最佳的狀態面對學生。
三、運行學校長效機制
健全校務公開制度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必須要制定明確的制度,讓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據可循,這樣不僅增強了管理效率,還極大的提升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在實際工作中,有一些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制定的規章制度成為了擺設,沒有發揮真正的監督作用,這樣也使教師隊伍出現精神松懈,達不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我校秉承“以人為本”“科學執教”“嚴格管理”的方針,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力爭打造“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新型教育模式。我校建立并運行長效管理機制,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完善學校領導干部的選拔制度,努力打造一支精簡高效的管理團隊,還組織教師和管理人員深入學習,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增強駕馭學校改革發展的能力。為了更好地突出學校的管理水平,緊密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我校實施校務公開制度,包括教職工聘用公開、評優評先事宜公開、財務收支及專項經費使用公開、涉及學生切身利益的有關事宜公開等。校務公開是加強學校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增強學校管理者依法治校、規范管理的自覺性,激發廣大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自主參與精神,促進學校與社會的穩定。三、抓好教學常規工作,注重校本課程開發首先,在開學前要制定教學和教研計劃,各學科教師制定個人工作計劃,各類計劃要按時進行,由專人負責監督檢查,要做到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操作。其次,要堅持集體備課,因為集體備課打破了傳統備課的弊端,有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夠深入的研究教學重點和難點,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最后,建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即加強對學校內部各項教學工作的管理,包括授課、批改作業、輔導、復習、考試、成績評定等,要充分展示教師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班級中的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還要注重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學校管理者應該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種講座和培訓,豐富教師的理論修養,凈化教師的心靈。可以組織“教學基本功大賽”和“教學示范課”等活動,活躍教師的思維,讓教師吸收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還要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不僅要在校內聽課,還要定期到其他學校聽課,使聽課活動常規化,為校本課程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四、強化教學過程管理
鼓勵家校合作辦學在素質教育視角下,學校只有不斷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才能促進整體教育教學管理的提升。我校推行教學過程精細化管理,把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落到實處,讓教師教學更具有實效性和啟發性的特點。明確教學目標,改變傳統教學思維,成績不是評價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督檢查,責任落實到個人,把檢查結果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指標。教學過程公開透明,邀請家長到校參觀聽課,對教師提出合理化建議,定期開展家長座談會,成立家長教師互動群,促進各種信息的及時傳達。“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個人素養和價值觀念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所以要不斷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鼓勵家長配合學校工作。多年來,我校一直把家校合作辦學當成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途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和教師是平等的,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經常與家長溝通,以便共同解決好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問題,促進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很好地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傊?,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有很多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突出工作重點,實現“業務型管理”向“專業化管理”的轉變。
作者:郝明玉 王維強 單位:山東省昌邑市濰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