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研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采用趣味教學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學習自制力較差,好奇心較強,學習時心理因素占據主導地位。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要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來選擇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愿意學,并主動地學。而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比較枯燥,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且不利于教師教學過程的展開。因此,教師要采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寓教于樂,改變傳統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樂趣。在數學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各種實踐,不斷向學生灌輸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數學學習的實際意義和社會意義,以進一步誘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實例和趣味性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體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習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之后,教師可以布置趣味性的作業,讓學生回家親自量一下自家電視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的面積;或是讓學生動手去測量學校沙坑的長和寬,然后計算出它的面積。這種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巧施教學方法
在平時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當地開展競賽式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競賽模式下的學習效率要比正常模式下的學習效率高很多。在競賽的過程中,小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得第一,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這種好勝心理會激發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各種競賽,如“比一比誰算得快”“比一比誰記得多”“比一比哪位學生的解題方法最快最省事”等,這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去,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三、用“活”教材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覺得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飄渺。教師要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如學習了常見的乘法數量關系以后,教師可布置學生在雙休日隨父母去菜市場買菜或購物,并獨立計算價錢,學生對此興趣十分濃厚。這種教學方法比較重視數學學習的應用性操作,加強了學數學、用數學的聯系,使學用緊密結合,這正是片面應試教育所欠缺的,也是我們改革數學教學必須要不斷加強的。
四、結語
總之,教師要讓數學真正成為學生愿學、樂學的學科,要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實踐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大幅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
作者:孫學超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新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