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自制教學數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具筆者身處農村小學,比起發達的城鎮,我們缺少先進的教學設備,學校所配備的教學具也非常有限,能夠真正用到教學中的更是少之又少,但這絲毫不能阻止我們數學教學的步伐,不能阻擋我們學習數學的激情。我們要充分利用自身條件,發動學生一起來自制教學具。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一方面自制教學具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生有著非常強烈的動手能力,讓學生來自制教具,非常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生理特征,學生參與制作的積極性非常高。同時當學生看到在教學中所用的是自己制作的教學具,自豪感、榮譽感油然而生,這也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自制教學具更加符合教情與學情。雖然上級部門配備了相關的教學具,但是實用性不強。自制教具可以就地取材,更加富有針對性,更能符合基本的學情與教情,更加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教學具的自制,要發動學生一起來參與到教學具的制作中來。
(一)取材的便利性要就地取材
利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這樣才能讓學生意識到制作的可能性。如常見的紙板、樹葉、石子等,在農村這些材料隨處可見。
(二)制作的簡單性農村教學任務重
我們不可能在制作教具上花費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因此,我們所制作的教學具要簡單省時省力,又能反復利用。
二、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數學學科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這是數學學科的顯著特征,也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新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大數學教學觀,實施生活化教學理念,將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在農村數學教學中實施起來更為便利,更有優勢。
(一)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來引入數學
學習如在學習“正負數”時,以學生所熟悉的天氣預報記錄溫度來引入,這樣可以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現實生活,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的影子;同時又可以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零下幾度要如何來記錄呢?這樣由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象來引入負數,學生理解起來更深刻,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學以致用
所學知識只有運用于解決現實問題,學生才能真正理解與掌握。將數學學習回歸于生活,這是實施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方面。如學習了計算長方形、三角形的周長,我們可以讓學生來計算將自家的菜園子圍起來所要用的材料的長度;來計算地里的支出與收入等,讓學生能夠運用課堂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更多的生活問題,這樣既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深刻感知數學的實用性,更加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與持久的學習興趣。
三、發揮評價的激勵效應
小學生更為敏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他們更需要得到教師不斷的肯定與認可,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與期待,這樣才能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持久而穩定的學習興趣。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發揮評價的激勵效應,不要以所謂的標準來約束學生,不要只看學生的書面成績,而是要順應學生的天性,發現學生的優點、特長與進步。如一些學生數學成立績并不好,但是他們動手能力強,在制作教學具中表現出了積極的參與熱情,點子更新、做的教具更有新意,此時我們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以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只要我們用心,全面而客觀地看待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必要的表揚與激勵,不斷為學生打氣,就可以讓學生以更大的學習動機參與到教學中來。
四、總結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隨著教學形勢的發展,擁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結合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來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入手,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與形象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作者:房穎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北港鎮劉家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