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數學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工匠精神”成為當今時代需要加以強調的一種崇高精神?!肮そ尘瘛辈粌H代表著出色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對所從事專業懷有的崇高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以及精神。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教育作為一種專門為國家培養并輸送社會所需要的、具有專業技能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著重強調“工匠精神”。為此,對“工匠精神”做出了進一步的闡述。
【關鍵詞】中職數學;工匠精神;教學策略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精神”不僅是一種意識上的取向,也是一種行為上的取向。也就是說,首先要有爭做上流,努力進取的價值取向。另外,還要盡所有能力使自身的技術不斷得到修善,自己制作的產品精雕細琢,爭取做出最好的技術產品。2018年,“工匠精神”的內涵已經被納入新修訂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并且以此作為人才技能鑒定和職業教育培養評價的依據。在此之前,黨和國家就極其重視“工匠精神”,這幾個字第一次出現是在2016年的“兩會”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之后提出的弘揚“工匠精神”則是在不久后的報告中,這充分說明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由上述資料可以發現,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培養和滲透“工匠精神”是一項非常重要且急迫的任務,這也要求專業課和文化課要齊頭并進,不可重此輕彼。教師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是中職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以及建設偉大祖國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也將關系到他們對自己的技術要求以及對未來發展的規劃。數學作為中職教育中一項主要課程,不僅有助于學生提升專業上的能力,對學生素質的形成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而也有助于學生在專業上和生活中對“工匠精神”的踐行。
二、培養“工匠精神”的意義
據以往的數據顯示,中職學校的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表現出一個較為積極的態度,這與數學課程在中職學校中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只有對學校中的課程進行正確的意義評價,從課堂出發,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滲透,才能實現中職學生對“工匠精神”的正確認識與理解。中職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學習的關鍵期,對知識有著強烈的渴望,在此時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養擁有極為良好的條件?!肮そ尘瘛笔抢弦惠吶肆艚o我們極為珍貴的財富,我們在繼承的同時還應該對其進行保護和發揚,將這種精神進入學校,進入社會,使其將老一輩人的認真、專注、努力、追求完美的美好精神得到永久傳承,服務于社會。
三、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工匠精神”
(一)結合專業教學,感受工匠精神
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數學是不屬于主要課程的,而是一門附屬課程,學生的主要課程是他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課程,若想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滲透,就要求負責專業課程的教師在教授專業課的過程中,能夠與數學課程相結合,這樣在不僅有助于學生對不同的課程的融會貫通,還能使學生鞏固專業課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從而進一步理解“工匠精神”的涵義。除上述之外,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決定終止學校要更加重視數學教育,因為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文化成績普遍偏差,數學課程更是如此,對于他們來說,每次的數學考試都是在過“鬼門關”,一些成績相對較好的同學在做題過程中也總是丟三落四,很難做到細心謹慎,解題過程的完整力也不盡人意。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在對待專業課的態度上也相差較遠,這樣的情況下,只靠教師的指導和示范作用,很難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將“工匠精神”滲透在課堂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則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學生的學習、做人都有著不可計量的好處,并且終身受益。
(二)增加企業教師,傳授工匠精神
中職學校主要的工作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并輸送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專業精神的學生,這樣看來,學校就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學生在社會和企業的實踐機會,學校如果能增加企業教師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這樣不僅能將身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能讓學生接受到企業一手所需的知識內容。另外,豐富的企業經驗是企業教師比學校教師更強大的一個優勢,學校教師只能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但知識的用途以及應用范圍卻知道得很少,這也造成了很多學生畢業以后無法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社會經驗和企業經驗的不足,讓學校教師沒有很好的經驗積累供同學們參考分析,更不用說對“工匠精神”理解的透徹程度,企業教師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從知識和經驗雙向出發,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三)豐富教學模式,滲透工匠精神
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特性,讓教師在講授知識時不能像其他學科一樣生動有趣,枯燥乏味的上課氛圍也是造成許多同學對數學“不感冒”的主要原因,這種情勢下,教師改變的作用微乎甚微,學生的態度不改變,教學效果只能是維持現狀。所以,想要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必須做出教學模式上的改變,除了可以策劃一系列活動來調節課堂氣氛外,“工匠精神”的滲透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將“工匠精神”貫穿在每一個小的知識點內,日積月累,其作用便會顯現出來了。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的相關內容時,由于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曲線函數,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制作二次函數的圖像變換模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二次函數的變換規律,理解二次函數的性質,練習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利用畫圖法來感受二次函數圖像的特點,學生從細致地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夠學習教材中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同時能夠通過這一活動感受“工匠精神”在數學學習中的滲透,從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
(四)創設相關題目,鍛煉工匠精神
在上數學課時,老師可以將數學題目與“工匠精神”結合起來,多出一些賦予內涵的題目,不僅能讓同學們擁有解題的激情,還能夠讓他們從真實情境中學習勇于挑戰困難、不懼怕、不退縮的“工匠精神”,激發學生獲得知識的欲望,相對的學生的熱情也能反作用于教師的教學狀態。從老師出發,讓課堂變得活躍,作用于學生的上課態度,再反作用于老師的教學狀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此外,也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毅力方面的訓練,因為“工匠精神”中擁有對技藝和事物的熱情與欲望,學生們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耳濡目染便能學習到其中的精華,從而作用于自己的職業和生活。例如,在學完“函數的單調性”相關的知識內容后,教師可以在課后練習的題目上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在求函數的單調性的過程中,教師要規范學生的解題步驟,并強化學生的訓練過程,使學生能夠細心認真地完成題目的解答,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工匠精神”在數學中的滲透和應用,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總之,“工匠精神”從古至今,一直是各行各業學習、模仿的典范,正是因為工匠們對待技藝的研磨,對待產品的嚴格要求,才一度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與認可。中職教育要想在新時代立足,一定要緊扣時代主題,發展“工匠精神”,增強學生專業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教師也要把“工匠精神”展現在課堂上,以自身的實際行動感染學生,破除固步自封的課堂模式,充分發揮創新思維,創造出知識與技能共同發展的“完美”課堂。
參考文獻:
[1]金澤旺.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J].福建中學數學,2018,(09):27.
[2]王啟鵬.讓“工匠精神”滲透中職教育教學[J].學周刊,2018,(27):23.
作者:鄧學明 單位:東莞市電子科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