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命教育生物學科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包含對生命的關注,同時也包含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它重視對人的心靈的熏陶,重視對人的完整精神世界的構建,重視對人的健全人格的養成,是一種有著濃重哲學根基、蘊涵人生大智慧的教育。而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要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感恩生命的美好,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提升學生的精神世界。
二、高中生物學科
教學結合生命教育的優勢生物學它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活動規律及其與環境關系的科學學科。在生物教學活動中,人既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又是客體。當人作為教學研究的客體時,我們將其放在了眾多生物中,以此來探究其生命活動規律、生物演化關系以及它與地球自然環境的密切聯系。而與此同時生命教育本身就是以生命規律為基礎,從生命的視角來探尋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之間的關系來審視生命的整體性和人這一生物發展的主體性作用。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命質量和提升其幸福指數,我們可以從人的生命成長發展規律和社會需求等方面來實施教育。同樣,生物學科教學融入生命教育即是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將生命教育的主要內容融入其中,通過生物學科課程的具體教學活動來實施生命教育。因此,結合兩者的特點發現生命教育的目標可以在生物教學中實現。
三、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途徑和方式
1.結合教材內容
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高中生物課程是一門將科學知識與生命教育融為一體的學科。仔細研究生物教,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素材,就能將教授生物知識與生命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發育》教學中,教師可介紹形成受精卵的艱難歷程,男子一次可排出2億5千萬個精子,可是進入輸卵管的不到20個,經過精卵細胞識別、精子附著于卵膜,最終精卵細胞核融合完成受精的只有一個精子。讓學生體會到生命形成的艱難,能夠受精的精子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是最強壯的那個。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父母的第一,是父母的驕傲。從而增強自信,尊重自己。教師講述受精卵發育需要經過母親要經過十月懷胎,期間為新生命提供營養,保證新生命的安全等。至今在體外只能實現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體外培養,尚無從受精卵到新生兒的全體外培養技術。就是由于母體的環境實在難以模擬,無法替代。所謂試管嬰兒也是在試管中發育至囊胚,必須移植入母體子宮。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從而能孝敬父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2.結合實驗課
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學生在進入實驗室前就要進行實驗室安全守則教育,學會在實驗室遇到突發情況時進行自救。進入實驗室后,如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實驗中,在徒手切片花生子葉時小心刀片劃傷,在使用本尼迪特試劑沸水浴加熱小心燙傷,在使用雙縮脲A液NaOH時,當心濺出腐蝕。在《提取和分離葉綠體色素》實驗使用層析液乙醚時,要在試管上加塞子,防止乙醚揮發影響自己和他人。通過這些安全教育,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3.結合科學史
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近200年來,生物學科有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科學家的不斷實驗,刻苦專研分不開的。通過介紹生物學科發展史中的經典案例,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科的發展歷程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眾多科學工作者為生物科學的發展做出了畢生的貢獻。如: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在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默契配合,鍥而不舍的研究DNA分子結構,最終在威爾金斯、卡加夫等人的研究成果和他人合作的前提下,最終獲得了成功,發現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在生長素的發現過程中,從達爾文父子對植物向光性研究,到溫特發現植物向光彎曲是由于某種化學物質的分布不均,再到郭葛發現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經歷了幾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茖W家們為了自己喜愛的事業奮斗一生,這需要怎樣的生命價值觀?這些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進而領悟生命的更高層次。
四、總結
綜上所述,學校和高中生物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高中生物教學融入生命教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加快生命教育和高中生物教學多途徑,多方式的結合,把生命教育真正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
作者:陳斌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魯迅中學柯橋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