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構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生命安全教育有機融合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既能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又能促進高職體育教學創新,確保學生安全,同時提升學生生存技能。本文針對遼寧高等職業院校生命安全教育的現狀,探討基于體育課程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生命安全教育
一、高職院校生命安全教育的現狀
(一)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當前,部分高等職業院校開展的安全教育較為片面,不夠系統,形式單一,學生沒有融會貫通;存在只在發生了危害大學生安全事件后的特定時期里,講解安全事件的教訓和預防,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指導和長期相關的制度管理。
(二)安全演練少形式化
遼寧省生命安全教育開展較晚。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遼寧高職院校在開展生命安全教育時所選擇的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較為單一,主要以“說教聽”的形式從理論層面對學生進行指導;真正的安全演練實踐體驗較少;相應的安全課程設置比較匱乏,操作性較差。調查發現,超過半數學生的安全知識和逃生技巧來自安全講座、網絡媒體以及重大危害學生安全事件。
(三)生命安全教育保障機制不完善
大部分高職院校出臺的相關生命安全教育保障機制和具體落實實施細則,由各院部,各輔導員制定針對學生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案。雖然大多數高職院校會在宿舍消防用電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但生命安全教育內容在教學計劃和教務安排上的體現少之又少。
二、高職體育教學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明確課程目標
(1)在自然生命層面上,深化高職學生對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解和認識,增強生命安全理念,強化學生的職業體能,讓他們通過學習之后,有效掌握運動損傷防治技能,掌握基本的應急救護技能和職業安全知識,提高對安全事故的預防技能。(2)在精神生命層面上,要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戰勝挫折的勇氣和敢于挑戰的精神,使其具備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和健全的人格。(3)在社會生命層面上,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培養高職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高職學生融入社會的能力和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使其具備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和親和力,擁有良好人際關系,最終促進高職學生健康與全面發展。
(二)合理構建課程結構
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兩年。一年級自選體育項目,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終身體育意識;二年級職業體育課程,根據學生未來的專業工作能力和素質要求,選擇服務于學生職業發展的教學內容。
(三)創新區域性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設置上,結合體育教學和生命安全教育目標和要求,將其劃分為體育理論知識、體育運動、課外體育活動、體育志愿者服務、體育藝術競賽等不同模塊,同時每個模塊分別對應不同的教學內容。
1.低溫寒冷防御知識類
遼寧省地處東北地區南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長夏暖。由于冬天較長可能引起凍傷、甚至由寒冷引發的突發性疾病。可借助田徑、足籃排項目的教學訓練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耐缺氧能力。不僅如此,人們會在天氣寒冷時使用一些取暖工具,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如電熱毯暖手寶起火、煤氣中毒、取暖漏電造成傷害等。這些都是遼寧地域生命安全教育體育課程不容忽視的內容。
2.滑冰、滑雪安全類
遼寧地區尤其是冬季冰雪體育項目在這里非常流行,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但項目特點存在危險性,因此,教師在初學者教學時應該教給學生們如何選擇安全摔倒和摔倒后如何站起來。以及參與冰雪運動項目會出現許多損傷后,應如何應對等,與冰雪運動相關的生命安全教學是遼寧地域生命安全教育體育課程不可或缺的內容。
(四)改進考核評價方式
將生命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評價體系是保障其實施效果的重要措施。將教學內容納入期末考試之中,占體育課程考核的10%。課外體育活動、體育志愿者服務、體育藝術競賽等進行考查。
三、結語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融合生命安全教育,有必要明確課程目標、合理構建課程結構、創新區域性教學內容、改進考核評價方式,不斷推動生命安全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有機融合,促進高職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季建成.體育與生命安全教育[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
[2]李宏斌.當代大學生野外生存訓練與生命安全教育[M].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15.
[3]廖可人.大學公共體育課增設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3):269.
[4]曹湘.生命安全教育和體育與健康課程結合的思考[J].運動,2010,(11):111-112.
[5]鄭建芝,朱新紅.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論探析[J].凱里學院學報,2011,(06):105-107.
作者:孫陽 單位: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