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需以生命觀教育為導向

      眾所周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緣起,是對教育的憂思,即是對大學生出現的異常心理,甚至輕生自殺、傷害他人生命等問題而展開的。但隨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都會遇到一些相似的情況和困頓,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難以解決大學生心理更深層次的思想認識問題。那么怎樣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優勢,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呢?可以說,生命教育的產生與發展,為破解這一困惑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方向與方法。一定意義上講,同樣緣起于對當前教育憂思的生命教育,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也是其教育的進一步拓展、深化與升華。也就是說,對大學生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把握其心理病理,予以心理疏導;更要關注他們的生命觀,了解其思想認識,予以人文關懷,培養其正確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只有這樣,方可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走向“越來越關注大學生心理問題與心理病理”的極端,脫離大學生的思想實際與教育本原。正如有關專家談到的,“青少年自殺不能簡單歸因于心理問題”,青少年對生命、生活的態度是自殺現象的又一個重要原因,要降低自殺率,必須從正確的人生觀建構上著手,改變青少年對生命與生活的一些不健康的態度。

      從這一層面上講,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視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教育,生命教育也正好是其教育的補充、拓展與深化。為了促進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內容與方式上的轉變,促使大學生回歸自我精神的把控,真正感到生活的價值和快樂,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生命教育為導向,突破原有的學科架構,重新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以重新回到關注學生的價值和潛能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上來。實踐證明,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基礎上,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確保大學生在生理、心理、社會性以及靈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地發展,根本破解大學生心理異常與疾病以及造成嚴重后果等突出問題,真正使大學生珍愛生命的美麗,健康成長,順利成才。再從相關理論分析來看,預防與矯治大學生心理異常雖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之一,但在面臨大學生“三觀”方面偏差而產生各種錯誤認識之時,心理健康教育則往往顯示出有些無奈與無力。對此,學者進行了多層面的探索。其中人本心理學的創始人羅杰斯提出“當事人中心療法”。這一理論最突出的是,要相信當事人的自我成長的力量。這即是講,對其當事人存在思想方面的偏誤時,要運用人本的理念與技巧,對其首先能夠理解與接納,然后促使當事人去自我反省,進而促使他能夠逐步趨于積極的方面而不斷進步。顯然,這種精神力量的原源是哲學,也就是最高認識層面上對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考量。超個人心理學一樣關注人的生命與精神世界。這一理論在診治心理問題時,在很多方面與生命教育是相同或相似的,特別是其提出的要極好地診療人的心理問題,必須直面人的思想認識,也只有在精神層面解決了人的思想問題,“人”才能夠產生本質性轉變,對心理健康教育不啻他山之石。從這些理論分析可見,重新審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其教育的目標,重要的是需要以生命教育為導向,并將其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之中。

      二、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需以生命教育為基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要想不斷地豐富與完善,就不僅要適時地拓展本學科的知識與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及時地吸納與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從教育的內涵與外延上看,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深、更寬。眾所周知,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所關注的主題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如大學生的貧困與就業的壓力、學習與交往的困頓、前途與情感的迷茫、現實與責任的逃避以及對生活的悲觀、對生命的漠視等,但二者所關注的側重點是極不相同的。對于這些問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首先認為是心理問題,并會相應運用心理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不可否認,這些措施的確使大學生有了進行心理疏導的路徑和破解心理癥結的方案。然而生命教育不僅僅局限于這些方面,它關注的是更深層次的有關生命問題,如壓力所引起的生命價值問題、困頓所引起的生命意義問題、逃避所引起的生命責任問題、冷漠所引起的生命權力問題等等。由此可見,生命教育更凸顯了教育的本質與本原。為此,要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就需以生命教育為基礎,吸納、拓展與充實其相關的內容。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確定,主要針對的是如何破解大學生遇到的現實問題。就其具體內容來看,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對的是,大學生面臨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問題以及擇業、擇偶和學業問題等。這些現實的問題,確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在特別重視當前直接迫切的現實問題的情境下,恰恰忽視或輕視了大學生生命意義的主題教育內容。

      從二者教育的本質與相關性來看,只有以生命為主線和目標,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欣賞生命的美好,懂得生命的可貴,明晰生活與生存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才能進一步地深化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實效。高校教育的實踐也說明,當學生從內心感悟到生命教育與自我人生共振時,就會使他們油然產生對生命強烈的敬畏與尊重,進一步在內心深處對于自我“三生”,即生存、生長與生命產生良好的向前向上的反思與反省,會以樂觀的態度對待與解決自我所遇到的各種心理的或現實的問題。由此而言,生命教育內容是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層、更根本的教育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是當前深化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基本方面。然而,提出與主張在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選擇上要注重大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他們的生存、生活與生長,并不是把生命教育內容機械地搬過來,硬塞進去,而是為了改變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偏頗,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設計過分注重心理理論與技能的片面性,使學科理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搭起一座相通的橋梁,進而使科學理論既能夠促進學生基本智能的提升,又能夠培養大學生正確地了解與理解生命及其意義,并積極地追求與創造生命的價值。此外,生命教育還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沒有開展的內容,比如休閑與養生教育、生命的尊嚴與權利教育、生命倫理與死亡教育、女性的家庭教育等等。這些方面的內容從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角度來看,似乎離題很遠很偏,但仔細分析一下,它其實是很近很正的。在一個凸顯人文教育的當今時代,面對這些問題,應該說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而不是要以生命教育壓縮或替代心理健康教育。這就是說,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借鑒和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使其教育重新面對大學生的現實,并從他們的現實世界中凝練教育材料,致力于培養他們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快樂的生命意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充實與完善。

      三、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需以生命教育為參照

      如上所述,以認識、尊重、完善、成全、呵護、超越生命為目標的生命教育,更具有教育的原本性與基礎性。為此,改進與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其教育目標與內容應以生命教育為基礎和導向,而且其教育方式也需借鑒與運用生命教育。具體來講,就是注意與強化下面幾點。首先,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關懷。心理健康教育與生命教育屬于不同的系統和模式,在理論基礎上,前者側重心理科學,后者側重人文社科;在指導思想上,前者側重科學規律,后者側重社會價值;在指向對象上,前者側重個性差異,后者側重群體同性;在注重問題上,前者側重心理行為,后者側重思想精神;在措施方式上,前者側重訓練咨詢,后者側重教育關愛;在達成目標上,前者側重健康的“心”,后者側重完善的“人”。由此對比,就可以顯明地看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明顯偏重于心理理論的教育,而對大學生心理潛能的挖掘及心理品質的培養重視不夠,甚至輕視或忽視了人文精神方面的培養與關懷,尤其是較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學習心理學的興趣,以至對心理教育造成誤解,將其理解和定位于不良心理的治療。為此,開展與深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注意糾正以往對心理知識講授上的偏頗,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質與關懷,促使大學生積極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義,欣賞生命的美好,維護生命的尊嚴,追求生命的價值。其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動體驗。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一個不可輕視與忽視的現象是,教育者往往把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心理健康知識的講授上,而沒有注意課堂的交互作用以及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從教育的現狀分析可以看出,其教育的癥結在于,學生面對心理健康課堂,自己清楚自己的問題何在,同時也曉得怎么樣去克服與改變目前這種狀態,但是在實際行動與行為上沒有切實的轉變。分析其成因,即是忽視了極其重要的體驗環節,學生沒有真實的感受。

      與此比較而言,生命教育過程應注重學生體驗與享受生命的過程,這樣的過程也是學生內心探究的過程。這樣一個教育過程使得學生在潤物無聲中得到了心靈觸動與成長。為此,心理健康教學課堂,應當注重學生的互動與體驗,這樣會使課堂體現和突出強烈的生命體驗和深刻的主體認知,讓學生油然產生真情實感,最終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生命教育強調教師不是課程教學任務的被動執行者,而是課程教學體系的積極開發者,由此而產生的有效教育方式都是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借鑒與運用的。如專題講解、影像欣賞、主詞解析、主題討論等教學環節的設計法,以及注重過程性與形成性測評的考核法,還有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和努力創造的親身體驗法、閱讀指導法等等。另外,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可借鑒生命教育課堂教學的情境營造法,以創設正向、溫情的課堂情景和氣氛,使同學們相互之間能夠彼此接納與欣賞,相互關照與融合,由此在情緒上產生親近感和安全感,以此使課堂教學更富有親和力,使學生成為促進與優化課程教學的重要貢獻者,使課堂教學收到正向、突出的實際效果。

      作者:王冬冬張國民單位:山西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v野草社区|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亚洲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不卡|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