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對象和方法
1.對象
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的中小學教師135人,發放問卷135份,回收問卷135份,有效問卷12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0%。其中男教師48名,女教師74名。年齡范圍24~57歲,其中24~34歲64人,占52.5%;35~45歲54人,占44.3%;46~57歲4人,占3.2%。
2.方法
研究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該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測試量表之一,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門診檢查量表,將協助個體從十個方面來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本測驗適用對象為16歲以上的用戶,采用團體測試的方式,在主試的統一指導下一次完成所有問題。
3.數據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二、結果
1.不同年齡段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SCL-90得分比較(X)。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除軀體化35~45歲得分最高、抑郁46~57歲得分最高,其余各因子均表現為年齡越低得分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得分逐漸降低。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較少。
2.不同年齡段多重比較的顯著性檢驗
通過不同年齡段間的多重比較,盡管不同年齡段呈現出不同的特征,但存在顯著性差異的較少。從表3可以看出只有24~34歲與46~57歲在焦慮方面差異顯著;在偏執方面前面兩個年齡段均與46~57歲差異顯著。
三、結果與討論
從調查中發現南江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兼職多,專職少,135人中只有5人是專職,其他的全是兼職,專職率僅約為4%,所以教師專門接觸和分析學生心理問題學生的機會較少,因為接觸較少,所以較難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同時因為與問題學生接觸少,這樣對自己心理健康的影響會較小一些。另外南江縣城鎮化率較低,生活比較閑散,這種生活氛圍對學校的影響較大,學校教師競爭較小,在工作和學習上所承受的壓力不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總體問題不大。然而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35~45歲軀體化比其他兩個年齡段高,這種現象可能與這個年齡段的教師正處于事業和職稱評定的高峰階段,家庭和工作的壓力都比較大,這種負擔導致身體的負荷也就較大,所以對身體的不適感更嚴重一些。而抑郁46~57歲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4~34歲,得分最低的是35~45歲,這種特征可能是因為46~57歲的教師在工作中教育方法或教育內容上跟不上教育的改革,而學習能力又不夠,所以不免情緒低落,如果長期處于情緒低落狀態,抑郁的平均分數就會很高;24~34歲的年輕教師作為初任教師,剛從學校畢業不久,教學適應能力相對較差,又面臨組建和經營家庭,這樣對他們的要求就很高;但這個年齡段的很多教師都是“80后”,作為獨生子女的他們在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自身有所欠缺,因此在適應學校的工作和家庭的生活、承受和調節心理方面能力較差,當他們出現負面情緒時,他們可能會沉迷于手機或網絡,然而這些方式本身會加劇負面情緒發展,所以這個年齡段的教師抑郁得分也較高。其他的因子均表現為年齡段越低,得分越高。其中焦慮24~34歲顯著高于46~57歲,偏執24~34歲顯著高于46~57歲、35~45歲顯著高于46~57歲。這表明年齡段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應該受到關注,其中特別是焦慮和偏執。這種狀況可能是因為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教師基本是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產物,他們要么是獨生子女,要么是超生子女。不管是獨生、還是超生,這部分孩子大部分在過度保護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又在社會壓力極大的情況下生存,因此他們存在著個性與壓力的矛盾性。個性品質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手機控”、“網絡成癮”、懶惰、意志力不夠堅強等,特別是意志力中的堅持性、果斷性;而面對經驗不足的工作,渴望作出成就的動機初任教師都非常強烈,同時要交友、結婚、生子,所以的壓力像山一樣壓在他們身上,所以焦慮與偏執顯著高于46~57歲。而35~45歲顯著高于46~57歲可能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教師家庭負擔較重,工作上也正處于上升期。
四、總結
從調查的總體情況來看,年輕教師應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的重點對象,其次是年老教師,所以學校通過一定的途徑對這兩個年齡段的教師進行專業教學適應及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的訓練。同時對于年輕教師,要引導他們有科學、健康的心理調節方式。教師健康了,學生才能健康。更何況這些教師是學校選任的專門給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他們的心理健康與否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尤其重要,所以學校應該通過一定的策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唐名淑單位:四川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