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醫理論飲食調護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醫理論飲食調護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醫理論飲食調護

      摘要:運用中醫的基本理論指導飲食調護,是中醫臨床“辨證施治、辨證施食、辨證施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藥療、食療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中醫理論飲食調護;應用

      祖國醫學歷來重視對患者的飲食調護,“醫食同源”[1],源遠流長。認為合理的飲食不僅對疾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而且又有調理疾病、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功效。在臨床護理實踐中,要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發揮飲食在調護抗病中的積極作用。

      1辨證施食,適當忌口

      食物有寒、熱、溫、涼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疾病有寒、熱、虛、實之分,陰、陽、表、里之別。疾病的性質不同,對食物的性味要求也不一,只有食物的性味與疾病的性質相宜,才能收到調護疾病的效果,否則,會影響疾病的恢復,甚至加重病情。如中風患者,當出現昏迷、半身不遂、四肢癱軟、肢體不溫、面白唇暗、舌質暗淡及舌苔白膩等癥,乃為素體陽虛、痰濕內盛、風痰上擾所致的痰濕蒙塞心神之證,宜用溫性食物,如花菜、胡蘿卜、糯米、菜心、香菇、南瓜、木耳、核桃、玉米、紅小豆、蜂蜜等進行調理。若辨證不清,反用清涼甘寒之品,如綠豆、芹菜、菠菜、冬瓜、黃瓜等,則陽氣更傷,濕痰凝滯,易致病情惡化。因此,指導患者的飲食,一定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疾病的性質選擇不同屬性的食物,按照“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原則進食[2],以達到促使疾病康復的目的。飲食忌口,歷來為中醫所重視。如《金匱要略》曰“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補體,為害則成疾”[1],說明適宜的忌口,對疾病的恢復是有利的。同時中醫強調忌口不宜過分,當靈活掌握度,以免影響患者的營養攝入。如麻疹患者,飲食宜清淡,禁食魚蝦等發物,但并非絕對禁食一切動物蛋白,每天可給予患者雞蛋1~2只,瘦肉40g。否則,會因營養缺乏而并發角膜軟化等疾病。

      2均衡膳食,葷素搭配

      飲食清淡為中醫飲食原則之一。患病之體,臟腑功能紊亂,脾胃每多受累,使運化功能減退,給予清淡食品,不僅易于消化吸收,亦可減輕胃腸負擔,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但是,單純素食蛋白質質量較差,維生素A和B2、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減少,利用率較低,不能滿足患者的生理及病理要求。如消渴癥,臟腑物質轉化功能失調,組織蛋白質分解大于合成,使患者日趨消瘦。此時,需要供給較多的優質蛋白――動物蛋白,以彌補身體的大量消耗。可見,只有在素食的基礎上,搭配適量的葷腥之品,才能滿足病體之需。如《內經》曰“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才能“補益精氣”。補充葷腥食品,要切忌過量。否則,過食肥甘厚味,則可助濕生痰。祖國醫學認為,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心痛、胸痹、消渴、瘡瘍腫毒等癥的發生,大多與過食肥甘之品有關。如《內經》曰“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膏粱之變,足生大疔”。

      3飲食節制,饑飽有度

      飲食無節,饑飽失常,均不利于疾病的恢復,甚至可加重病情。過饑,水谷精微不足,精氣津血化生無源[2],久之,氣血虧損變生他病(如貧血)。過食,“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尤其是暴飲暴食對患者更為有害。如逢年過節,喜慶之余,醫院門急診收治中、老年患者,大多是多食肥厚食物,出現心胸憋悶、刺痛、肢厥神昏、脈微欲絕等癥,經及時搶救,方轉危為安。可見,患者飲食有節,防止饑飽過度是何等重要。

      4食品多樣,防止偏食

      在飲食調護中,注意為患者提供豐富多樣的食物,避免單調飲食。這樣,既可以提供全面的營養物質,又能刺激患者的食欲,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飲食品種,不僅要有雞、魚、肉、蛋、奶、谷、豆、果蔬,而且在形式上要有流質、半流質、軟食、普通飲食及特制的營養液等[3]。應根據患者的需要,經常變換食物的品種和形式,使營養物質的攝入既全面又充分,以促進病情的恢復。如《內經》曰“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某些患者有偏食某味的習慣,在飲食調護中應注意予以糾正。偏嗜某味不僅難以獲取全面的營養,影響疾病的恢復,而且還有可能繼發其他疾病。如偏嗜辛辣之品(辣椒、蔥、姜、蒜等),則可出現目赤紅腫,口干舌燥,皮膚生瘡,甚至便秘等癥[3]。尤其是心腦血管病患者,出現便秘會有生命危險,應給予高度重視。

      5辨清虛實,擇時調補

      患者住院后,家屬往往不顧病情是否需要,盲目給患者大量滋補品。誠然,對于各種虛證患者,進食滋補食品不失為調養疾病的一種方法。但患者何時需要何種滋補食品,家屬并非知曉,在飲食調護中應及時給予患者或家屬必要的指導。若不問病情,不注意把握調補時機,盲目進補,則難以達到滋補之目的。通常情況,飲食調補應選擇在疾病的恢復期進行,效果較好。若溫熱證,疾病初起,常伴有發熱,此時給予滋補食品,易致濕熱互結,邪熱留戀[4];且因熱灼陰液,可致胃腸津液不足,消化能力下降,營養成分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導致徒傷脾胃之氣,又造成經濟浪費。在疾病的恢復期給予適當的飲食調補,甚至不必投藥其病亦有自愈之可能。“藥補不如食補”是膾炙人口的民間佳語[5]。食物既能飽腹又能起到防治疾病的“醫食兼優”的作用[4],在現代醫學中,飲食調護法同樣是預防和治療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6]。因而,科學地應用飲食調護,特別體現在中醫的因人、因地、因時的具體運用[7],以達到滋身強體功效。

      【參考文獻】

      1段逸仙.醫古文.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107-204.

      2鄧鐵濤.中醫診斷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112-124.

      3譚建祥.中醫護理學.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44-79.

      4張伯臾.中醫內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69-89.

      5劉炎.家庭食醫圖鏡.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5,23-57.

      6吳霞.實用中醫護理指南.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3,38-79.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www.亚洲成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亚洲熟妇av一区|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老熟女视频|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亚洲18在线天美|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91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