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血細胞儀質量控制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鍵詞]血細胞分析儀;質量控制;深刻體會
血細胞分析儀具有檢測快速、結果重復性好等優點,在提高了檢驗人員工作效率的同時為臨床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實驗數據,但在使用過程中如無完善的質量控制措施,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將受到影響。為確保血液分析結果的準確可靠,筆者在使用Poch100i血細胞分析儀過程中,全面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質量控制,體會如下。
1分析前的質量控制
1.1做好標本的正確采集用EDTAK2真空采血管采集靜脈血2.0ml,采血時應一針見血,采血后要及時混勻,避免血小板聚集;當血液采集量不足1.5ml時,EDTA的濃度達到2.5g/L時,中性粒細胞腫脹、分葉消失,血小板腫脹、崩解、產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當采血量超過2.5ml時,由于抗凝劑相對不足,血漿中出現微凝血塊的可能性增加,這些都將影響檢驗結果。血標本出現凝集或溶血時,應重新采集標本。
1.2血液標本應盡可能在短時間內檢測在室溫下,DETAK2抗凝靜脈血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計數可穩定24h,白細胞分類6h內穩定,細胞形態2h后即可發生變化,對于需要推片分類的標本應及時推片。
1.3用于全血細胞分析的血液不能放置于冰箱中保存標本不能及時測定應放置室溫下,并加蓋保存。若溫度過低,則溶血素與血細胞的作用力減低,使得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不正確,也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導致血小板結果異常。
2分析中的質量控制
2.1確保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每天開機后要檢查儀器是否正常,本底測試是否通過等,做好儀器的日常保養與維護工作,按Poch100i血細胞分析儀使用說明書,分別做好日、周、月保養,在大批量標本檢測時,每檢測20個~30個標本后,用自配的40%次氯酸鈉溶液按預稀釋模式當標本檢測,以沖洗管道,防止蛋白在管道中沉積,確保儀器運行正常。
2.2選用配套試劑并檢查試劑質量溶血素、稀釋液等一定要在有效期內使用。保證測試時試劑溫度在儀器要求的范圍內,低于15℃或高于30℃均對檢測結果有影響。
2.3認真做好室內質控本實驗室購買儀器配套進口定值質控物,每天和患者標本一起檢測,利用檢驗信息系統自動繪制質控圖,觀察質控物測定結果是否受控,如失控,認真查找失控原因,包括操作失誤,試劑、校準物、質控品失效、儀器維護不良等,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并分析判斷當天的結果是否可以發出。
2.4每天用樣本浮動均值法進行監測以彌補定值質控物的不足浮動均值法[1],是搜集每天檢測標本數據,20個以上為一批,以血細胞分析中MCV、MCH、MCHC三項參數浮動均值作為主要參考,本實驗室根據健康人群各項參數調查分析[2]確立MCV=88.5fl,MCH=29.8pg,MCHC=336g/L。當天標本浮動值超過2s應分析原因。本實驗室曾經出現連續20個標本MCHC浮動值超過2s,查找原因,發現檢測部管道污染,經5%次氯酸鈉多次清洗檢測部,MCHC浮動值在參考范圍。
2.5參加福建省臨床檢驗中心組織的室間質評活動2次/a共計10個盲樣考核,及時上報檢測結果,根據反饋信息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改進措施,確保檢驗結果準確可靠。如室間質量評價失敗,應從檢測儀器是否校準與維護、人員是否培訓、試劑質量是否穩定、室內質控是否有效等多方面查找原因。
2.6顯微鏡復檢Poch100i血細胞分析儀采用的是電阻法,其對病理狀態下的血細胞計數和分類只能是一種篩選手段,對異常顆粒無法辨別,尚不能取代顯微鏡檢查。因此對異常結果必須用顯微鏡鑒別。
3分析后的質量控制
3.1結果審核認真審核每1項檢驗結果,對結果有疑異時,應重新采集標本檢測。對于血小板異常(特別是異常增高或降低者),用復方尿素血小板稀釋液進行手工顯微鏡計數和分類,排除由小紅細胞干擾引起的血小板異常增高和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假性降低。筆者在健康人群體檢中發現,對個別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小板結果在80×109/L以下者,重新采集標本,用手工顯微鏡計數,推片分類,結果都在正常參考范圍內。
3.2標本保存血液標本測定完畢,應在室溫下保存至少1d,以備復查核對之用。
3.3結果登記報告發出前,在電腦保存結果的同時,對異常結果和手工復查結果進行登記存檔。總之,在Poch100i血液分析儀使用中,應樹立全面質量管理觀念,只有認真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質量控制,才能確保每1份標本結果準確可靠性。因此,本實驗室使用Poch100i血液分析儀參加室間質評都取得了較好成績。
參考文獻:
[1]叢玉隆,王淑娟.今日臨床檢驗學[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541.
[2]楊萍,陳美珠,廖琳虹.健康人群靜脈血血細胞各項參數調查分析[J].職業與健康,2005,21(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