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構建農業循環經濟標準體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有助于轉變農業的發展方式,可以適當推動農村經濟的穩步運行,對建設現代化農業,積極響應農業政策號召具有極大幫助。本文分析中國農業循環經濟標準體系的構建與相關對策,通過現階段環境友好型與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探索此課題的價值。
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屬于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核心內容,更是現階段國家現實的選擇,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制約了國家農業的可持續發展[1],影響了協調性,本文針對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構建中國農業循環經濟標準體系的舉措與相關措施,為更好推動國家農業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1中國農業循環經濟標準體系的構建
1.1實現循環利用
近些年,農業部門按照文明建設的標準,推動生態文明、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更加重視循環利用。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在循環經濟的理念支撐下,重視沼氣建設與種植業的緊密結合,從而更好地建立起循環利用模式,實現種植業、養殖業、沼氣產業的循環發展[2]。
1.2推進清潔工程建設
實現中國農業循環經濟的前提是開展清潔工程,為更好的解決農村生活垃圾與相關的廢水污染問題,保證以自然村為基本單元,在此基礎上完善各種有機物的廢棄處理設施,確保就近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推進家禽家畜糞便、生活垃圾與飼料等循環,實現家園清潔與田園清潔。
1.3生產廢棄物的循環利用
近些年,農業部門更關注肥料化、飼料化等的循環利用。通過推進先進技術,使得秸稈肥料化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保證全國秸稈肥料化的利用量達到相關標準?,F階段,全國秸稈飼料化利用量達到了2.2億噸,已經占據了可收集量的27.8%,經過相關方式的轉化,實現清潔能源的轉化,從而達到循環利用的具體標準。
1.4運用節約型技術
圍繞農業的具體發展方式,應該堅持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為根本,重視運用節約型技術,促進農業清潔生產的順利開展。大力推進測土配方的施肥方式,重視實現一體化技術的生產,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推廣更為高效、低毒的防治技術,提升相關的病蟲害生態攔截工程,積極改造并修建生態攔截區域,實行科學化農業示范基地建設,迎合保護性耕作的需要。
2注重循環農業的發展方向及重要環節
2.1理念
轉變思想觀念,從大生產、大生態等方面實現循環農業的發展,摒棄依靠消耗資源發展經濟的做法。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保證實現農業經濟由單向式資源利用到循環梯級式的利用,在根本上轉變農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把握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向。
2.2發展
及時優化相關的資源配置,提升資源的實際利用率,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踐行。構建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模式,建立科學的生產方式。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確保合理配置相關的農業生產要素,保證提升相關的資源利用率,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問題,推進廢棄物資源的循環利用,解決一系列的臟亂差等問題。
2.3途徑
要實現由粗放型、高耗型到集約型、高效型的轉變,推動農業技術的不斷革新,確保農業的不斷發展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標準。重視保護耕地、草原及一系列的生物資源,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完善資源的優化配置。
3中國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對策
3.1開發節約型農業
農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提升資源的合理利用率。注重節約型農業建設,對耕地實行分等級動態管理,強化基本農田建設,在改造過程中實現田地的分配,經過普及相關的施肥知識,提供相關的技術指導與配套服務,保證及時調整施肥結構,從而更好地提升肥料利用率。注重節約技術的推廣,在統一防治措施的利用過程中,提高農藥的利用率。另外,還需要適當的推廣節水農業技術,有效降低農業裝備耗能。
3.2落實農業產業鏈條延伸
循環農業經濟的實現需要拓展并延伸相關的產業鏈,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的完美結合,促進農民增收。著力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且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推廣先進的合作形式,實現企業與農戶結盟的共同體構建,推動相關格局的不斷完善。
3.3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
在農村清潔工程實施過程中,應該堅持以自然為基本單元,注重清潔工作的順利開展。還應該積極推進秸稈肥料的優化利用,及時解決秸稈資源浪費與焚燒所造成的嚴重問題,強化沼氣工程的建設,實現農業資源的保護與有效利用。資源的優化利用能夠更好的貼合國情實際,以最優質的資源配置,推動國家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結語
中國農業循環經濟標準體系的構建,需要迎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應努力順應農業發展的趨勢,以更好的方式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的實現。我國屬于農業大國,雖然農業的發展占有明顯優勢,但還應與時俱進,用現代化科學手段,指導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構建符合國情的中國農業循環經濟標準體系。
參考文獻
[1]周曉瑞.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的農業循環經濟研究———以河南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7(6):174-177.
[2]段文華.區域循環經濟標準體系的研究———以山西省首批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城市試點為例[J].中國標準化,2016(23):105-110.
作者:程麗波 單位:通榆縣科學技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