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學與學生學習興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鼓勵學生質疑,不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傳統教育方式一般都是教師教,多數學生獲得的知識數量有限,沒有學到身邊的地理知識,不斷提高和不斷完善知識體系受到局限。因此,教師必須調整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突出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古語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多向學生置疑,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養成質疑問題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中學采用的“問題引領教學法”,通過問題引領、問題點撥、問題拓展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質疑解難,有所進取,有所創新。通過綜合訓練,學生往往能突破常規,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把頭腦中的地理知識與地理現象有機地聯系起來,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二、積極參與課堂小組探究合作
合作性學習是指提倡組成合作小組進行探究性學習,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有利于學生各抒己見,發現問題,提出構想,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放手讓學生合作,相信學生的能力,多給學生激勵性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例如討論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整治措施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水土流失的成因,激勵小組成員參與活動,展示并比較小組討論結果,再進行小組總結。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傾聽,及時點撥,適當總結。又如在教學完《地球的運動》一節后,我請學生說出自己的生日,然后描述當天太陽直射點的大致位置、運動方向、晝夜長短的情況,以及變化趨勢。這項活動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及時鞏固學習內容。
三、動手畫圖,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地理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時空和地域因素的復雜事物表示出來。“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是地理學的重要工具,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充分運用地圖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看圖、填圖、畫圖、用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想象力,使地理課更加充滿“地理味”。所以,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現象自己畫示意圖,實際上就是先讓學生在頭腦中把所閱讀的東西變成表象,然后將頭腦中的表象以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學生要把語言描述變成表象,就必須對學習材料進行積極加工。這種加工,不是簡單地記錄和記憶信息,而是改變對這些信息的知覺,把所學信息和自身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這樣才能有自己的理解。很顯然,學生畫圖的過程是一個積極思維的過程,畫出的示意圖,就是他們積極思維的結果。例如,在講《地球公轉與季節》一課時,我先帶領學生通讀課文,再根據多媒體演示地球公轉的現象,在白紙上畫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側視圖和極地俯視圖。然后用視頻展示儀展示學生的作圖,找出錯誤,有針對性地講解。這樣,既能鍛煉學生觀察和組織材料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讀圖看圖作圖的能力,從而加深印象。
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可幫助學生深化知識,豐富感情,從而促進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發展。我經常會在課后向推薦學生閱讀地理書籍、雜志、報紙等,例如《地理文摘》、《中學地理報》、《地球十講》等。通過閱讀既開闊了學生眼界,又擴大了學生的地理知識領域,培養了學生的地理興趣。總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放手學生大膽創新學習,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開拓創新。
作者:周仁升單位:淮安市新馬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