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專教育管理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教育,一直都是我國民眾關注的話題,也是國家重點改革的行業之一。而隨著市場需求的多元化和質量化,對于教育的方式以及類型改革也趨于多樣化,特別是教育體系的分化,也讓我國教育體系產生多種形式,即如義務教育、職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等。當然,無論是哪種教育形式,科學的管理模式也是極其重要的,需要相關部門重點關注,特別是對教育質量的提升,對于教育體系,特別是職業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將帶來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管理模式教學改革
區別于傳統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面對的學生往往存在較多的問題,具體體現在理論知識較為缺乏,而且學生學習素質也較為低下,主要表現為心理素質不足,如厭學、貪圖安逸、安于現狀;而思想素質也無法達到相應要求,如思想頹廢、缺乏自覺思想、紀律意識薄弱,等等。所以,職業教育管理工作本身的難度性也由此體現,所以也需要一個科學上的管理模式對目前教育方法進行改革。而筆者將通過本文,就職業中專教育管理模式方面,展開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一、職業中專教育管理改革原則
1.引導原則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引導過程,而對于職業中專教育管理來說,也需要體現出教育的引導性。如針對學生的一系列不良行為,約束是一方面,引導也是一方面。特別是職業教育本身面向的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所以應當更加注意對于他們行為的引導和糾正,而不是盲目去追究他們行為的對錯,同時可以針對學生的角度作為切入點進行有效引導,以達到教育與管理雙管齊下的效果。
2.約束原則
教育管理本身的目標就是約束和管控,所以約束的原則在職業中專教育管理改革中的體現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并不僅僅體現在強制學生進行學習或者終止學生的行為。相反,約束的是學生的意識,如一些不良意識的產生,同時讓學生形成一些能力,諸如自覺意識、創造意識以及上進意識,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一定基礎。
3.創新原則
職業中專教育管理改革還需要具有創新性,不能沿用傳統的以“管帶教”的錯誤理念,而是應當將管理和教育創新化,同時協調開展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創新管理教育方式也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針對模式的創新及理念的創新,模式的創新體現在新的管理理念,即由傳統的“教育為主”的理念改變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同時模式創新在傳統的技術能力培養基礎上加入素質培養。
二、職業中專教育管理改革的策略
1.強化師生交流,重視問題管理
師生交流是強化教育管理的第一步,正如《學記》提到的“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溝通交流也是提升師生關系不可或缺的步驟。特別是對于教師來說,交流應該是一個自然的行為,同時也具有一定對主動性,交流的出發點即是關愛學生,幫助學生為主體。而且教師在交流過程中還需要注重雙方的平等性,不能以年齡、閱歷、身份作為個人主導地位的體現。另外,交流時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情感,同時對學生進行感染和感化,最終達到引導學生自我改變的目標,而且教師個人還需要具備充足的人格魅力以及高尚的奉獻思想,以保證交流的效果。最后,還需要強化對于問題細節的管理,諸如學生的性格問題,包含急躁、自卑以及自傲等性格,然后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家庭、交際圈以及個人情況入手,找到這些性格形成的原因,最終探尋引導交流方法,幫助學生擺脫這些不良性格帶來的問題。
2.日常行為指正,尊重學生個性
對于教育管理改革,可以同完善管理規則體制以達到相應的效果,如向學生普及應當遵守的規章制度,同時對他們日常行為進行指正,并且進行積極引導。而對于入學的新生來說,則應當在開學之際及時進行校規班規的講座,同時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以及個性的基礎上配合有效的訓練管理。例如,入學軍訓主要即是針對學生的個性和意志磨礪的一種有效的手段,而且軍訓中除了加入傳統的項目以外,還可以加入一些互助以及小組合作任務,這樣則可以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助,而且團隊任務的好處在于體現出學生個體的優勢,從而讓他們可以有效發揮自身的優點,以保證個性化的發展。此外,團隊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意義,特別是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不但能夠讓他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同時還能夠學會如何揚長避短。
3.優化科學評估,強化教學管控
對于職業中專教育管理而言,教學管控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特別是其中的評估流程,不能沿用傳統的評估手段,即將學習成績作為單一的評估指標,在學生個體之間進行好壞評估,因為這樣長期以往會讓學生產生更多的功利化心理。所以,需要對評估指標以及評估方式進行優化,即如評估的指標可以由以往的學習成績轉變為學生的個人能力以及優點,同時評估標準則是根據學生個體的進步或者退步情況進行評估,特別是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產生的行為以及能力變化,進而也能夠發揮出日常教學的管控和指導效應。
三、結語
職業教育雖然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還未能獲得一定程度的認可,但是不可否認其本身的價值。特別是目前社會市場多元化,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趨于多樣化,而職業教育則能夠輸送更多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當然,為了提升人才的素質水平以及質量水平,還需要對教育管理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最終可以達到提升人才的能力素質、行為素質、思想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為推動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動力。
參考文獻:
[1]賀新元.高職院校院系兩級管理模式中實施中職教育探究[J].職業時空,2015,(05):6-8.
[2]陳秀清.淺析遠程中職教育考試管理工作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5):41-46.
[3]肖平.關于中職教育教學管理改革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05):5-6.
作者:劉彩云 單位:山東萊陽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