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師范院校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數學應用領域逐漸擴大,高等教育成為人才發展的重要來源,對社會和人文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高等數學課程作為非數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是開發大學生創造力和潛在動力的有效渠道,也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分析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師范院校學生學好高等數學,可以為他們的后續課程和今后解決實際教學問題提供更多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基礎知識。可以說,高等師范院校數學教學質量的好壞對學生后繼課程乃至今后的教學工作有著直接的影響。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性教育過渡,辦學模式和學歷教育呈現多樣化和層次性的現象。數學作為基礎課程,大多以大班教學為主,再加上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教師難以把握學生們的整體水平,導致高數課程教學難度增加。
一、高等師范院校數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學生方面:
(1)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由于學生對高等數學的重要性和作用還沒有明確的認識,還沒有缺乏切身體會到高等數學對自己將來發展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將其當成普通的公共課程來對待,主要目的是為了修學分,導致學生缺乏對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就業壓力不斷變大,學生將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能給他們的將來帶來實際利益的考級和課程上,導致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
(2)難以適應高校的學習方式,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高中時期的數學教育主要以滿足應試教育為主,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比較被動,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后,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容易讓學生產生松懈,再加上上課的節奏快和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自學能力,而學生在中學階段主要依附于教師學習,這些能力都比較欠缺。而且考試的壓力容易讓學生忽視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導致不少學生產生知識遺忘或混淆的情況,學習知識比較生硬,不能靈活的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
(3)學生的抽象思維不足,高等數學難度大。高等數學偏重于抽象思維,重視對理論知識的分析和驗證,這要求大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鍛煉,通過日積月累養成,但是這些能力在中學時期沒有形成,導致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困難重重,最終失去學習高數的自信和興趣,數學教學效果不樂觀。
2.教師方面:
(1)教學模式缺乏新穎。高等數學教學本身就是學生自主探索的活動過程,需要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之間要及時的反饋信息,才能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然后現實教學中,不少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認知水平,再加上教師授課占據了課堂的大量時間,學生思考的時間少之又少,一方面教師容易產生疲憊的感覺,另一方面學生因為數學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而趕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最終影響了數學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脫離實際。高等數學開設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為了幫助學生鍛煉和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二是為了滿足后繼專業課程知識的需要,三是為了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同的專業要求學生具備不同的數學能力,然后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數學理論只是的傳授,導致學生陷入“死學知識,學而不會用”的困境。
(3)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各高校對高數教師的學歷要求越來越嚴格,但是教師的整體素質并沒有得到大的改善。高數教師教學水平不高對教學效果也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高等師范院校數學課程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近幾年,雖然高等數學教育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是這還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與高等數學教育還不能太適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仍舊占據大部分的數學課堂;(2)隨著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學生的生源比較復雜,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數學教師大多時候不能從整體上掌握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解決困難;(3)數學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過于重視體系的完整和形式的邏輯性,忽視了高等數學在不同專業的不同需求,而且內容上海過于強調數學定期和概念的形式化,不能突出數學推論下的數學思想,所以學生不能充分認識到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對后續課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4)數學教師缺乏系統的教育教學培訓,部分教師學歷高但不是科班出身,科研能力較強但教學素質比較欠缺,難以準確把握教學規律和教學難度,而且過重的教學負擔導致數學教師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教學交流,大量的教學任務容易使教師產生疲憊,不能及時研究和反思教學,導致教學缺乏創新性,大大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高等師范院校數學課程改革與實踐
高等師范院校的數學課程當前存在學生基礎較差、缺乏學習興趣、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合理等問題,為了更好地適應高等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筆者認為高等師范院校的數學課程教學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深刻理解高等數學的教育價值和重要性。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師生認為高等數學課程的設置主要是為了滿足后繼課程的需要,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專業課服務。這種錯誤的理解,導致部分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簡單的計算,忽視了數學思想方法對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作用。實際上,高等數學象征了一種理想主義的探索精神,這種探索精神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數學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文化素養,對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有著巨大的積極作用。作為高等師范院校數學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發展智力,讓學生在學習之初就明白數學學習的真正目的和重要性,還要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教學規律,啟迪學生正確處理數學的邏輯關系,還要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插入一些數學常用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給予學生參與數學研究活動平臺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逐漸感受數學的強大魅力。
2.調整教學內容,建立新的課程體系。
數學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學內容要根據數學教育的發展和時代的要求及時的補充和更新。數學教學論課程的內容要在保持其基礎性、實用性的前提下,還要注重內容的時代性、連貫性和創新性。要根據我國最新教學改革的要求,結合國內外數學教育課程改革的情況,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的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及時的改變,比如可以將新課標的內容融入到數學教學論的教學中去,保持學生的數學教育觀念與時代同步,幫助學生掌握當前的數學教育情況,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數學課程對自己未來職業的重要性。另外,數學教師要關注國內外數學教學的發展動態,將數學專業的最新研究前沿和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最新的指導思想和教學理念,鼓勵學生參與數學教育教學研究,通過提供不同的學術爭論,培養和提高學生對數學教育研究的興趣和能力。
3.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數學技能。
數學教學論這門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這就決定了數學教學要保持課內、課外教學相結合。課堂上,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理論和常用的數學教學理念,可以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用最短的時間構建學生的數學理論觀念,教師在上課前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關鍵,有針對性的讓學生圍繞核心內容去自學,鍛煉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另外,在數學教學論課程中可以引進現代教學設備并保證學生有一定的時間實踐,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師范學生的信息素養。課外,我們要引導高師學生進入中小學課堂,親身體驗一下數學課堂教學的氛圍,還可以帶領師范生聽講優秀數學教師的講課,特別是當前新課標指導下的中小學新教材公開課,或者組織學生開展新教材座談會、研討課或者集體備課等科研活動,讓學生盡快了解新課程的標準。
四、結束語
高等數學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學的各個方面都要根據教育的發展和時代的需要及時更新。這門課程的特點是理論與實踐并重,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的選用和教學方法的實施、教學效果的評估和實踐活動的開展都需要進行詳細的研究,這需要我們數學專業的師生共同努力,希望能不斷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合格的數學教師。
作者:孫宏 單位:成都學院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