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醫內科教學改革的思考研究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中醫內科的教學改革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作為一門臨床學科,其教學內容得到了改進調整,實踐性與臨床性得以加強,但在現階段的中醫內科教學改革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其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對中醫內科教學改革進行必要的思考與研究,是推動教學改革進一步發展的必要環節,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關鍵詞】中醫內科;教學改革;思考研究
1中醫內科教學改革面臨的現狀
中醫內科是以中醫為基礎,合理運用醫學知識進行治療的臨床性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因此,深化中醫內科教學改革,有效提升中醫內科的教學質量成為必然的趨勢。縱觀我國現階段的中醫內科教學開展,雖然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調整、優化,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阻礙著中醫內科的教學改革。(1)教學內容問題仍然存在。雖然中醫內科的教學內容得到了調整,但是就課本知識而言,要想應用于實踐中,存在著巨大的難度,并且課本內容的枯燥單一,也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教材中的“52病證及附病”教學,課本無法將各種病證的變化情況呈現出來,這就使得學生無法制定有效的實際措施。(2)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灌輸式為主,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實踐性較強的中醫內科學習,成為了以應試為目的背誦記憶式學習,其教學成果自然很差。再者現代教育的發展,促進了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了教師忽略實際教學情況,按部就班的采取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教學改革的進行。(3)教學計劃問題。中醫內科的教學內容,相對而言較為寬泛,知識面在醫學學習中較為復雜,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學計劃的合理性、科學性、可行性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環節,是保證中醫內科教學改革質量的重要措施。
2關于中醫內科教學改革的策略
2.1優化教學內容與方法模式優化教學內容與方法模式,是中醫內科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對于教學內容而言,由于中醫內科學的臨床性較強,因此如何深化教學內容,以便更容易的應用于臨床實踐是一個難點所在。其次要注意內容的全面性、延伸性以及時代性,優化知識結構層次。教育的發展促使了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實際合理進行選擇。例如應用PBL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進行“心悸之心血不足”的學習中,針對病例產生的問題:心悸判斷依據?病因病機的變化?哪些證型?選藥依據是?從而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從實際中發現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完善綜合素養與技能,這也是PBL教學模式的目的所在。案例教學法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只不過在某一些方面與PBL方法不同,但也是以病例為基礎進行中醫內科的教學。2.2強化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的結合理論知識的學習是中醫內科學習的基礎,也是臨床實踐的基礎,因此,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加深理解與感悟,培養自我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從而為臨床實踐提供良好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僅是書本教材的內容,同時也要重視知識的延伸與滲透,形成豐富的知識層次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中醫內科的學習也是為了更好的進行實踐應用,因此要加強臨床實踐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學有所用、學以致用,完善自我綜合能力與素質。例如在胃痛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將“通則不痛”簡單的歸納于“通法”,也就是將常見的胃病治療方法皆歸于“通”字,不區分理氣、散寒、消熱等方面的不同,這就會導致學生對學習內容理解不深,無法建立良好的基礎,導致臨床實踐能力低下。因此要強化理論知識的教學,“通則不痛”的另一部分是“不通則痛”,以及“不榮則痛”的說法,要合理的區分胃病,掌握不同的益胃養陰、溫運脾陽等方法。同時加強臨床實踐的教學,結合具體病例輔助教學,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2.3重視學生中醫內科思維方式的形成與培養嚴格意義上來講,學生中醫內科思維方式的形成與培養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工程,這其中不僅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是對學生思維方式、綜合能力以及價值體系的教育教學,涉及面較為寬廣,因此教育教學的掌握尺度也必須科學合理。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中醫理論體系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有針對性、獨特性的進行臨床實踐探索,從而系統性、整體性的進行中醫內科的學習,對其有一個整體宏觀的價值體系與認知體系,然后再細化學習內容,完善學習體系,從而形成自我獨特的思維方式與學術思想體系。
3結語
中醫內科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的工作,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改革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正確認識教學改革所面臨的現狀,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策略措施,促進中醫內科教學改革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秀峰,鐘云青,毛德文,江家鵬.循證醫學在中醫內科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24).
[2]鐘建,韋玉娜.講授中醫內科“水腫病”的體會[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11(04).
[3]胡節惠,介思,石慧.淺談中醫內科課堂教學的生動性[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1)
作者:郭璇 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