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本土資源在美術教學中的利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造型•表現”。組織學生以生態游、寫生等方式,開展本土美術教育活動。把美術課堂移到室外,進行寫生。通過實地搜集多種美術資料,學生可以用鉛筆畫、水粉、水彩來表現,也可以用雕塑(橡皮泥、泥塑)、剪貼畫等自己擅長的表現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所見所想?!霸O計•應用”。組織生態游,讓他們觀察野外的各種花卉,設計創作花卉圖案,設計字體等,并運用在黑板報、板報設計、各種裝飾等生活領域的各方面?!靶蕾p•評述”。教師可以拍攝錄像、照片搜集和整理人文景觀中的本土美術資料,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文字資料介紹等方式,讓學生認識當地的本土文化資源,感受本土文化的濃濃氣息。組織學生調查訪問活動中所看到的美術作品、信息、事件和活動,激發學生對來自他們身邊的“美術現象”進行評論的熱情。“綜合•探究”。開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綜合探究活動,用各種材料、多種形式創作和制作相關的美術作品;開展以環境保護和社區建設為目的的綜合探究活動,調查美術在人類生存環境的運用及其關系,用圖文的形式記錄調查結果。
二、本土資源實施課堂教學方法
1.導入法
在學習民間美術進課堂《剪紙》中,出示圖片春節“貼掛千、貼窗花”,巧設懸念式問題情境導入。讓學生研究如何制作,貼近學生生活,自然導入新課。在《泥塑》教學時,如:我們從哪個方向欣賞黑板報、可以從哪些方位欣賞泥塑人物,引出三維空間概念,立體造型的理解。創設階梯式問題情境導入。在《美化環境》中,利用學生調查問卷《衣食住行用》的生活方式變化,反映共同心聲,導入本地資源。《寫生課》所學的畫物體的印象,可以對范畫或臨摹對象進行欣賞、評價,使學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構圖、造型,產生美的向住,激發強烈的作畫欲望,在此基礎上導入新課。
2.示范法
示范引路要事半功倍。播放視頻片段,多適應于某年級某些技法難以掌握的色彩等,教師可邊講解、邊做技法動作示范,同時讓學生在自備畫紙上學著畫。
3.探究法
如:《衣食住行用》生活方式變化,從發問卷——調查——寫問卷——課堂匯報談如何調查、取得知識、反映問題、調查體會——開展活動過程中的困惑與啟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全部由學生去解決,設計既重視實踐活動的成果展示,又充分照顧活動前后學生的感受、困惑以及啟迪。
4.多媒體語言運用法
媒體語言指的是教學中常用的圖片、實物、模型、音響、幻燈、語言描述等一些“輔助工具”。教學中媒體的使用,能使繪畫內容變籠統為具體,變抽象為形象,變模糊為清晰,變難為易。
5.評價俗話說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一歲寒”評價不能語句過激,。要讓鼓勵教學方法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如:在學習《走進星甸、了解星甸》時,讓學生事先考察,老師利用相機拍照圖片制成課件,讓學生欣賞、圖片,對星甸的熱點問題進行辯論,鼓勵學生的審美個性,鼓勵積極參與的意識。
6.創新實踐,繼承拓展
(1)臨摹、復制民間美術、剪紙、年畫等,讓學生親身體驗民間美術創作過程的構思、構圖、制作、上色等,從實踐中體味民間美術構思的大膽想象,構圖的無拘無束,造型的變化夸張,色彩的強烈熱鬧﹑線條的粗獷、簡略。
(2)在《泥塑》一課中,讓學生創作動物、人物的基礎上,除保留原來的生活中所見特點外,更多地體現兒童那質樸、夸張、大膽的造型特點;《科幻畫》要讓學生體會到通過移情、變化、重組等手法進行了一系列創新?!蹲儚U為寶》則要在在材料和技法的運用上,盡量降低難度?!侗憩F大自然》要學生學習在色彩搭配上,采用鮮艷強烈、本土氣息濃厚的色彩進行表現的技法;在內容選擇上,更多的是表現孩子們熟悉的兒童生活題材。
7.綜合實踐,在特色活動中傳承文化
(1)上《民間美術進課堂》一課時,讓學生看問卷后,開展質疑,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保護政策,民間美術到底包括什么內容,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做介紹準備。
(2)去大自然中觀察。課前讓學生分小組對相關知識進行調查,用相機收集、記錄蘊藏在美術中的藝術:石獅子、石刻磚雕、鏤雕、華嚴寺寶塔、市民廣場雕塑、石刻書法……讓他們在旅游中去用筆記錄或描繪,探訪本土文化資源,把生活變成我們的大課堂。在課堂教學時,引導學生匯集資料,交流課外調查結果,結合相關成果,再進行創作表現。學生在大自然中上課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3)利用節日去體驗。
(4)走近藝人去學習。
(5)走進網絡去拓展。
(6)走進地方教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利用本土文化資源開展美術教育的意義
本土文化資源增強了學生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和責任感,強化了對學生的歷史文化傳統教育,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意識。農村中學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優勢,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培養綜合素質,多留心觀察多積累應用,美術課也會被學生越來越喜歡。
作者:趙聲霞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星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