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美術教學中實施生命化教育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小學美術教育的主要陣地是在教室里、在繪畫教學中。我深深認識到,小學階段美術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學生學會幾種物象概念,而在于通過藝術創作,把兒童整個身心的潛能發揮出來,促進智力的發展,受到美的陶冶。在美術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施生命化美術教育,我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思考,體會如下。
一、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
小學低年級兒童已經具有一定的空間知覺能力和寫實能力,盡管開始時他們仍受老師的影響習慣地畫他們記住的印象,但他們面對實物而受到感應,所表現的畫面已經有了實物的特點。經過不斷訓練,他們早期具備的空間知覺能力得到發展,就能根據物象特征畫速寫,寫實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迅速提高,從而有效地減弱“抑制期”,順利進入新的繪畫階段。在美術教學中,我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他們對繪畫內容的選擇各有不同,我們要尊重學生的選擇權,讓他們畫自己感興趣的景物,不要提出“整齊劃一”這種扼殺創造性的教學要求。如我帶三年級學生到我校花壇里進行花卉寫生,之前的畫法我都講過,結果出乎我的意料,學生沒有完全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有的學生畫的是花朵反過來的情景或者只看到花的頂部;有的畫的不是花,而是對花的周圍產生興趣,他們對花反而興趣不大。我欣喜地發現,他們畫出的效果非常棒。因此,我非但沒有批評他們,反而表揚了他們,即便沒有畫我指定的物體,但也掌握了寫生技巧,知道了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表現物體。
二、尊重學生“愛玩”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是愛玩,“玩,是孩子們的工作”。因此,我常常抱著“領著孩子們玩”的心態,在“玩”中自主畫畫,享受繪畫的樂趣。我一向主張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作畫方法進行創作,因為只要學生在作畫中找到快樂、感到愉悅,什么事情都能做好。正因為這樣的主張,所以學生少了束縛,多了寬松,所以學生都能夠放開膽子去體驗、享受作畫的過程。老師可以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因勢利導,隨著學生的思維引導其走向更高的層次。有一次,同事帶著孩子來到我的美術教室,讓孩子跟我學畫畫,沒想到孩子很排斥,連教室都不愿進,躲在門口。我看了笑笑說:“沒關系,我們不畫畫。”接著我告訴他:“我這里有好玩的,你要玩嗎?”他馬上眼睛瞪得大大地問:“什么好玩的?”我神秘地說:“我這里有積木,但不是普通的積木(其實是我把水粉顏料瓶說成是積木),它不僅能蓋房子,還能讓水變色……”這樣的溝通輕松無壓力,頓時激起了這個孩子的好奇心,他情不自禁地走進了我的美術教室,進入了我的美術課堂,愛上了繪畫,愛上了美術創作。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也常常在周末的時間與學生相約到大自然中寫生、采風,到藝術館里學習,與他們一起棲息在美的殿堂里,感受生命里藝術的震撼,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對美術的熱愛。
三、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
實際教學中,我發現有的老師過于注重教給學生方法,強調房子怎么畫、樹怎么畫、花怎么畫、鳥怎么畫……雖然學生的作品看起來很漂亮,但是長此以往,學生的獨立創造能力明顯下降,思維被束縛,依賴性變強,最終導致學生失去了自己的“眼睛”,如果離開了老師,畫一個新的東西,竟然不敢動筆、不會動筆了。事實上,在美術創作中,不存在一個兒童畫樹、畫人或進行一種設計的任何限制。我們要知道,兒童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兒童和兒童的眼光也是不同的,正因為這些差異,才豐富了兒童的心智,使我們洞悉其他人的思維方式和內心世界。如果我們能夠對這種差異表示欣賞,會對學生自我形象的樹立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是對學生差異的尊重,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在尊重中學生才能張揚個性,激發潛能,發揮創造能力,受到美術教育的熏陶和感染。
四、尊重學生的創作成果
在作品評價這一環節,我始終堅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分層評價。因為美術創作不同于其他事情,孩子在創作的過程中會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他們自己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留不住作品的最佳效果,不經意間就會破壞掉。這時就要求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充滿信心,有成就感。記得在我的課堂上,有這樣一個學生,在創作中他突然哭了起來,還把畫的畫塞到課桌里。我走過去問他為什么哭,他說同學們笑話他畫的水紋不好看。我拿起他的畫看了看,告訴其他學生說:“這張畫非常有創意,水紋變化豐富,色彩用的大膽,是一張好畫。”其他學生聽到我的評價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那位學生也破涕為笑,拿起筆繼續作畫。這樣的事情其實也發生在我身上,師范時專業老師帶我們在青島寫生,晚上進行作業講評。當時我的作品被同學們笑話,我不好意思地把作品放在角落里,結果老師說畫得最好的就是我這張畫,具有現代構成的感覺。正是老師的評價激勵著我越來越好,認為自己是一塊可塑之才,我正是生命化美術教育的受益者。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作為美術老師的我們,應尊重學生的天性,遵循人性發展的軌跡,尊重學生成長的規律,用正確的觀念、欣賞的眼光、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愛上美術,喜歡繪畫,讓美的教育在孩子們的心中綻放,讓孩子們在生命化的美術教育中幸福地棲息。
作者:王海芳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大馬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