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微課在聲樂教學中的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摘要】微課是信息化教學發展進程中的必然產物,是教學精細化的進一步體現。在翻轉課堂、慕課等一系列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沖擊下,傳統教學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微課逐漸在學校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文章從微課是聲樂信息化教學發展的需要、微課是聲樂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補充、微課是現代化信息教學發展的精細化體現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了微課突破傳統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便捷性,促進“課堂翻轉”,大大提高了聲樂教學的有效性,使教師從課堂中解脫出來,以引導者、陪伴者、觀察者、評價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促進教學相長,在聲樂信息化教學發展進程中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聲樂教學微課
2014年,教育部副部長、中職和中小學學習實踐活動指導小組成員魯昕強調:“要充分認識推進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對于全面提高中職教育質量的重要意義……通過推進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廣泛應用,帶動職業教育思想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等領域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無論是翻轉課堂、慕課,還是微課,都是依賴于網絡在線視頻教學的課程教學模式,也是課程教學改革不斷創新的成果。尤其微課,更是課堂教學最好的補充,讓學生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心所欲地進行知識點的循環學習,真正實現“課堂翻轉”的教改理念,提高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實踐與拓展環節的效率,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聲樂課堂教學中引入微課形式,使探索性學習成為常態,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微課如同微電影一般,因為視頻時間的縮短、重難點的突出,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有效解決學生的學習障礙,成為當下聲樂教師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
一、微課是聲樂信息化教學發展的需要
微課是以微視頻教學為載體,針對某一學科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學習活動、主題、實驗、項目等)設計開發的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網絡視頻課程。①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是,微課將教師上課資源轉換為學生的學習資源。聲樂作為一門傳統的藝術學科,一直遵循“口傳心授”的教學模式,即師父帶徒弟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延續了幾千年,培養出許多優秀的聲樂教育家和歌手。隨著時代的發展、招生人數的增加,“一對一”或“一對二”的授課模式已無法滿足聲樂課堂教學的需要。課時少、學生多、學生嗓音條件的差異性,使聲樂課堂授課日益艱難。信息化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學習多元化的需求。如在線視頻的觀看,可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關注授課內容,“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我是歌手”等綜藝節目的選播,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時代的氣息,也激發了其學習欲望。由于生源的影響,中職院校的學生大多處于培養聲樂興趣愛好的初級階段,除了教授基礎知識與發聲技能之外,歌唱心理輔導也應予以關注。微課的優勢就在于教師將課堂中的難點或重點錄制并制作成視頻,既能使學生在課堂上觀看,還可以在家中觀看,甚至可以通過手機上網隨時隨地觀摩學習。這就解決了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因為悟性較弱而無法及時掌握發聲技巧的問題,通過多次觀摩學習,有助于逐步掌握發聲要領。另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后學習制作微課,將學習難點以視頻播放的形式傳給教師,師生之間通過網絡實現課堂教學的延伸,有利于及時解決聲樂教學中的困難,從而培養學生對聲樂學習的積極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微課是順應時展、教學變革、信息化教學發展而誕生的,是聲樂教學改革的一劑良方。
二、微課是聲樂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補充
聲樂教學信息化是對聲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授課質量。微課以其小巧、精致、有效、便捷的特點,成為中職院校聲樂課堂教學的新形式。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不同于教學課件,不著重于體現整堂課的具體步驟,而是解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容易遇到的難點或重點問題。如在發聲練習中,如何巧妙地運用氣息進行練習,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的播放,讓學生看到直觀形象的發聲練習,使聲樂學習變得更加簡單、易懂。微課只是截取課件中的某個環節,進行放慢、放大地講解與示范,使學生在5-8分鐘的視頻播放中,充分理解解決難點的方法,從而順利完成學習。優秀的微課教學應以“學生學習”為中心,遵循簡單、有趣、可信、可用的教學原則,精選好的選題、良好的教學策略及講解手法,依托確定選題、教學設計、課件制作、錄制投影四個步驟進行具體實施,最后通過網絡平臺、手機、平板電腦等學習工具,具體完成信息化教學中的展示環節。如2014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藝術學科“創新杯”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及說課比賽一等獎微課課件《璀璨的民族樂器》,擺脫了傳統器樂欣賞教學中單調、枯燥的沉悶風格,注重“做中學,做中教”,以人為本,更多地從學生的欣賞角度出發,注重游戲與聆聽的結合,邏輯性強,使學生很容易在游戲的過程中完成器樂欣賞的任務,還能積極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參與課堂實踐及拓展環節;福州市文教職業中專學校教師林月鳳制作的京劇微課視頻《走進國粹京劇,了解戲曲世界》,融聲樂藝術與京劇藝術為一體,勇于突破和創新。視頻清晰優美,涵蓋了聲樂與京劇兩大藝術范疇,容量大、視角獨特、富于創新。可見,優秀的微課既能夠展示教師精湛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教學修養,又能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有助于提高其音樂鑒賞能力與創新能力。
(二)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學手段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點指出: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動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目前教育現代化的具體體現為教育信息化。依托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在線教學模式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美國的“可汗學院”吸引了大量年輕學子,而我國各高校興起的慕課與“翻轉課堂”,以及當下流行的微視頻、微課,都是信息化教學手段中的組成部分。隨著國家對于網絡建設的高度重視,無線網絡、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人們充分享受到資訊共享的快樂。課堂教學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室,在家庭、公共場所,只要有網絡覆蓋的地方,微課可以無處不在。如我國歌唱家戴玉強的“戴你唱歌”,借助微信平臺,使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欣賞到戴玉強的教學視頻;浙江平湖職業中專的教師倪國峰更是將信息化教學手段發揮到極致,他建立了個人網站、微博平臺,借助學校局域網、免費無線網,將微信、QQ都變成課堂教學的延伸,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時代已經來臨,信息化教學模式正逐漸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作為網絡時代的新生事物,正是信息化教學模式最好的補充。
三、微課是聲樂信息化教學發展的精細化體現
智能手機、微信、網絡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在線教學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微課從課件中單獨剝離出來,脫離了整堂課的教學程序,突出重點和難點,在5分鐘內完成教學內容某一要點的展示與說明,并以視頻保存的模式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微課的優點在于擺脫了傳統課件“流水線”式的教學程序,以鮮活、形象的視頻形式展現給學生,即便是學習悟性較差的學生,通過對在線視頻的反復觀摩與學習,也能逐漸掌握學習的難點,大大提高了聲樂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同時也方便學生在家自習。如講授聲樂理論民族唱法,教師可播放民族歌曲視頻《金風吹來的時候》,通過聲音剪切、視頻編輯、播放錄音,并輔以文字、圖片等資料,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傣族的民俗風情及傣族歌曲的藝術特點,從而自主地歸納出民族唱法的藝術特點。對于課堂結束后依然存在困惑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通過手機客戶端進入教師微信平臺,通過反復觀看學習視頻,強化學習效果;也可以通過電腦在線視頻、微信平臺等完成師生互動,將課堂教學進行延伸。聲樂教學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使“面對面”“一對一”的即時教學不再是難題。
結語
信息化教學的飛速發展,帶動了課堂教學改革進入“大數據”和“云”時代。全球網絡化必然引發教育及其他領域的革新,“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等教學形式的出現,是信息化教學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發展的需求,微課以小而精、靈活多樣的微視頻形式逐漸占據各大高校的教學課堂,成為目前最方便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之一。微課的誕生與發展,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注重學科知識的邏輯性與趣味性,深受師生的喜愛。微視頻的出現,使課堂教學跨越了時空的限制,促進了學習有效性的提高。學生可以便捷地利用各種智能終端觀看教師上傳到微信平臺的微視頻,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拓寬了課堂知識的實踐性,增強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微課是對傳統教學的有益補充,它有助于解決學生學習效率兩極化的問題。微課方便教師在課前傳遞知識,有助于引導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課堂時間高效化。微課對于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信息化教學技術的運用將決定未來教學領域中學生學習視野的廣度與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微課是符合當代信息化教學發展需求的,對于聲樂教師來說,除了具備良好的師德、精湛的專業技術、嫻熟的教學能力之外,還要掌握較好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聲樂教師只有保持教學的熱情、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才能在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注釋:
①胡鐵生.中小學微課的設計制作與評審指標解讀.
②王珠珠.淺談微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設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7-8):205-206.
作者:王建濤 吳榮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71436部隊指揮自動化工作站 福建省福州跨洋中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