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眾傳媒思想政治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隨著科技的發展,大眾傳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發展和普及,同時,人們獲得的信息量也在急劇攀升,各種文化和思想在人們的生活中廣泛、自由地傳播著,使得人們的思想不再閉塞。
1.及時地報道國內外各種重大事件。這些報道使得人民群眾可以及時了解世界局勢以及國內外形勢、政策的變動,了解黨的一系列方針和政策,有利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形勢政策觀。如在“2014全國兩會”上,許多委員把通過網站和博客等形式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反映出來,各類媒體也以各種專題的形式將會議精神及時地傳達給群眾。國外的各種重大事件通過衛星以及網絡也能在瞬息之間傳到全球的各個角落,使得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天下事。
2.宣傳社會發展動態。近年來,我國的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升,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大眾傳媒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重大成果進行了大力的宣傳,如載人航天飛船上天、奧運會與世博會的成功舉辦等,讓人們看到了我國改革開放后經濟和科技發展所取得的進步,從而能夠激勵人們更加努力奮斗,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地域以及數量的改變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對象主要集中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如黨政干部、學生、軍人、國企職工。除此之外的其他群體獲得信息和受教育的程度則會受到限制。但大眾傳媒的迅速發展與普及打破了這種信息傳遞的受阻現象,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實現了全球的信息共享,人們通過互聯網可以自由、平等地獲取信息和知識。不得不說,大眾傳媒以其高效的傳播方法與手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廣泛地普及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極大地擴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對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
1.擴大了教育對象的地域范圍。改革開放初期,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以及廣電網絡覆蓋率的影響,國家的思想主張與政策法規在農村得不到宣傳,大部分農村成為了大眾傳媒覆蓋的盲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眾傳媒在農村得到迅速發展。如今,大眾傳媒在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全方位覆蓋。人們無論居于何地,都可以隨時通過大眾傳媒接收信息。我國大眾傳媒業的快速發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地域范圍不斷地擴大。
2.使得教育對象數量得到增長。據統計,我國的網民數量從2001年6月到2006年6月,僅僅5年時間,增長了3.67倍。改革開放之后,農村大眾傳媒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農村居民成為大眾傳媒新的受眾和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潛在的教育對象。大眾傳媒的快速普及和發展使得其思想政治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通過大眾傳媒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員數量在不斷增長。
(三)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多樣化在大眾傳媒的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途徑不再僅僅以人際傳播為主,而是通過廣播、報刊、網絡等傳播媒介多角度、多元化地傳播給受眾,這樣受眾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從而使得教育途徑可以多樣化發展。現今,人們的生活壓力在不斷地增加,產生的心理問題也在不斷增多,這時架起主客體之間心靈橋梁的大眾傳媒就起到了相應的作用。大眾傳媒可以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成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催化劑,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內心世界,解決其存在的心理問題。
二、大眾傳媒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的消極影響
(一)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價值取向的偏差和行為失范當今社會,大眾傳媒作為“守門人”的社會功能在逐漸弱化,對于信息沒有起到篩選的作用,不管什么性質的信息都可以傳播,傳播多少以及怎樣傳播都沒有限制。美國著名傳播學者維爾伯•施拉姆在對美國大眾傳播媒介進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指出:“大眾傳播主要被用于娛樂所占的百分比大得驚人。幾乎全部美國商業電視,除了新聞和廣告(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讓人消遣);大部分暢銷雜志,除了登廣告那幾頁;大部分廣播,除了新聞、談話節目和廣告;大部分商業電影;還有在報紙內容中,越來越多的部分都是以讓人娛樂而不是以開導為目的的。”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媒體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走向市場,在轉變經營方式的同時,使得自身的價值取向也發生了變化。為了提高發行量和收視率,大眾傳媒變得越來越世俗化。為了爭奪受眾,很多媒體在傳播過程中側重于擴大娛樂性,加大對受眾的感官刺激,再加上監控技術的不完善,進而導致受眾個體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偏離了社會主導的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特別是使得沒有完整辨識能力的青少年出現了道德意識的扭曲和價值觀念的偏差。例如,備受青少年追捧的很多美國好萊塢影片中就滲透著典型的資本主義式的文化形態和價值標準。受到這些影片的熏陶和影響,一些青少年對現實生活產生了極度的不滿情緒、扭曲的價值觀念和嚴重的心理失衡,這些都非常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心理和社會交往受到沖擊大眾傳媒將傳統的人際傳播方式轉變為人與媒體、機器的交流方式,這就使得受眾在人際傳播過程中無法感受到對方通過表情、語氣以及肢體動作語言傳遞的豐富情感,從而造成了人際關系以及情感的冷漠,甚至造成情感或者心理的錯位,特別是互聯網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導致許多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為了逃避現實生活而熱衷于網上交際。據我國互聯網調查數據顯示,在平均每周上網時間超過5小時的人群中,13%的人會減少與朋友、家人的相處,26%的人會減少與朋友的言語交流,8%的人逐漸與社會隔離。長此以往,這一群體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會逐漸下降,他們甚至會對親情、友情都變得冷漠,從而誘發人際障礙。青少年正處于生理、心理發育不成熟的階段,社會化程度較低,網絡世界又是吸引人的虛擬世界,因此,青少年若徜徉其中,很容易迷失在“網絡的叢林”中。
總之,在現代信息社會,大眾傳媒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積極作用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努力發揮好大眾傳媒的積極作用,根據大眾傳媒的規律,消除其消極影響,從而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地向現代化的發展軌道上推進。
作者:李繼民趙心瑜單位:吉林建筑大學